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京、江苏、安徽都能感受到,山东地震为何震感传得这么远?

2023-08-07 14: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8月6日凌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了一次5.5级地震。这次地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它的震感范围非常广。不仅山东省内的多个城市感受到了明显的摇晃,就连北京、江苏、安徽等地的不少网友也表示,同样感受到了地震。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这次地震能够传播得这么远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1. 地震的规模和震源深度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地震的规模和震源深度。地震的规模是指地震发生时释放出的能量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里氏震级是一个对数尺度,每增加一级,表示能量增加约32倍。例如,6级地震比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32倍,7级地震比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大32倍,以此类推。地震的震源深度是指地震发生时断层面距离地表的垂直距离,通常用千米来表示。根据震源深度的不同,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指的是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中源地震指的是震源深度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深源地震指的是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地震。

一般来说,地震的规模和震源深度是影响其传播和感受范围的最主要因素。规模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强,传播得越远;而深度越浅,损失的能量越少,感受得越明显。这次山东地震的规模为5.5级,属于中等强度以上的地震。但是,它的震源深度只有1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浅源地震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产生的波长较长,能够在远处产生较强的振动。因此,这次山东地震虽然规模不算特别大,但是由于其浅源特性,导致了其广泛的传播和感受。

2. 地质结构和建筑物类型

其次,我们要考虑一下地质结构和建筑物类型对地震传播和感受的影响。不同的岩石有不同的密度、连续性和刚性,这些特性会影响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一般来说,岩石密度大、连续性好、刚性强的区域会使地震波传播得更快更远;而岩石密度小、连续性差、刚性弱的区域会使地震波传播得更慢更弱。不同的建筑物也有不同的振动特性,这些特性会影响人们对地震的感知。一般来说,高层建筑比低层建筑更容易感受到地震。这是因为高层建筑有更大的振幅和更长的周期,而低层建筑则相反。

这次山东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地区,这是一个岩石密度大、连续性好、刚性强的地质结构,有利于地震波的传播。而北京、江苏、安徽等地也是类似的地质结构,因此能够接收到较强的地震波。另外,这些地区都有很多高层建筑,这些建筑物也增加了人们对地震的感知。因此,这些因素也促成了这次地震的广泛震感。

3. 地震发生的时间

最后,我们要注意一下地震发生的时间对人们感受的影响。地震发生的时间会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生理状态,从而影响人们对地震的敏感度。一般来说,当人们处于睡眠状态时,他们会比处于工作状态时更容易被摇醒,从而感觉到地震。而当人们处于工作状态时,他们会比处于睡眠状态时更容易忽略轻微的摇晃,从而忽视地震。

这次山东地震发生在凌晨,这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处于睡眠状态的时间段。如果不是深度睡眠,人被摇醒之后感觉会更明显。如果这次地震发生在白天,大部分人都在工作或者学习,可能就不一定会感觉到了。因此,这个时间因素也是导致这次地震广泛震感的一个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次山东地震之所以能够传播得这么远,并不是因为它非常强烈,而是因为它是一次浅源地震,并且在一些有利于传播和感知的条件下发生了。我们应该对地震有一个科学和理性的认识,不要过分恐慌或者忽视。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和能力,做好应对地震的准备和措施。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