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人感应”学说是谁提出的?

2023-08-06 16: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华民族关于火与火灾的理念

起源于人类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

但后来随着“人火”与“天火”的区分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

根植于中华民族整体心理中

关于火与火灾的理念

被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

奠定新儒学思想的儒学大师董仲舒

锁定在基于唯心主义的“天人感应”学说上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广川(河北景县)人,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在吸收先秦诸子的正确思想后融入儒学体系,形成了适应中国中央集权制的新儒学——经学。董仲舒成为经学大师,“为群儒首”。

▲ 董仲舒像(中国消防博物馆藏)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提出的“贤良对策”(又称“天人三策”)被汉武帝所采纳,首策“天人感应”。他认为,天与人是同类事物,因而天与人之间就自然能够发生感应。“德体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且董仲舒将灾异谴告作为“天人感应”的外在表现,“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君主只有任德而不任刑,才能使天下归心。如果人君无道,天即降灾遣告和威慑。这是“天”对人间的政治得失与治乱兴衰的回应,也是天对在位者施政得当与否的评判。

在“天人感应”的精神枷锁下,不少皇帝小心谨慎,如履薄冰,从汉代到清代,皇帝在出现灾异时,常下罪己诏,广开言路,听取谏议。这就体现了“天人感应”说的威力。这种对皇帝起到约束的机制,对稳定社会、缓和阶级矛盾、安定人民生活、发展生产无疑是有利的,当然,对防灾减灾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这样来看,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为统治者所采纳,作为统治思想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对于封建社会的阶级统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但在火与火灾的认识方面属于唯心主义理念范畴,还存在着时代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朱雷 王学先.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述评.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12月

[2]李采芹.中国消防通史.上卷第二章,2002年

原标题:《“天人感应”学说是谁提出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