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周艺术人物|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策展人:艺术可以改变社会

陆林汉 高丹 畹町
2023-08-07 08:03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策展人、艺术史学者伊沃娜·布拉兹维克将担任2024年第18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策展人,她曾于去年担任上海龙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特展“存在于世”部分的策展人。

在上海,艺术家顾黎明举办个展,用视觉语言对历史的延续与解读;在浙江,青年学者王一楠出版了《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在北京,展览“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在遇见博物馆·798馆呈现。《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一周艺术人物”,报道并评析国内外的艺术话题人物及热点事件。

伊斯坦布尔|伊沃娜·布拉兹维克

被任命为2024年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策展人

伊沃娜·布拉兹维克

据艺术论坛中文网报道,策展人、作者和艺术史学者伊沃娜·布拉兹维克(Iwona Blazwick)将担任第18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策展人。她目前是沙特阿拉伯乌拉公共艺术委员会专家小组主席,曾长期担任伦敦白教堂美术馆馆长。第18届双年展将于2024年9月14日至11月17日举行,由土耳其Koç集团赞助,非营利组织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 (İKSV)主办。活动主题和参展艺术家名单尚未公布。

去年夏天,布拉兹维克因接受了沙特阿拉伯的职位而引发关注,面对沙特阿拉伯的人权方面的问题与当时的批评,她回应称:“我宁愿参与进这些我能帮助促进言论自由、培养艺术生态的地方,因为我相信艺术可以改变社会。”

布拉兹维克于2001年至2022年领导白教堂美术馆,并监督了美术馆2009年的扩建。在白教堂工作期间,她因对前沿艺术的投入和委托备受赞誉的艺术家新作品而为人所知。她发起的计划包括泰特涡轮大厅委托项目和白教堂美术馆的委托项目,以及Max Mara女性艺术奖,反映了她在提升女性艺术地位方面的职业承诺。在来到白教堂之前,她曾在伦敦当代艺术中心工作,之后担任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和陈列主管。更早之前,她曾担任女性主义先锋画廊 AIR Gallery的总监。

2022年,近日,龙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特展“存在于世”和“多重景观”正式对公众开放。“存在于世”的策展人正是伊沃娜·布拉兹维克。“多重景观”由龙美术馆馆长王薇策展。两个展览合计展出260余件(组)作品,其中不乏国内外不同时代、不同流派艺术大咖的优秀作品,被媒体和网友称为“可以放进艺术史”。(文/畹町)

上海|艺术家顾黎明

用视觉语言对历史的延续与解读

顾黎明

8月4日,“顾黎明的语言转换——从马王堆到山水赋”展览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开幕。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顾黎明近四十余年艺术创作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76件。

顾黎明1963生于山东潍坊,曾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此次展览分为“马王堆”“门神”“佛造像”“山水赋”四个部分,涵盖了油画、水彩、版画、陶艺、综合材料及装置等多种表现方式,呈现了艺术家的探索道路,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的思考。

《枯山水》 画:395x146cm,布上宣纸、油彩及丙烯等;实物:大米、青石

顾黎明创作的“门神”“马王堆”“佛造像”“山水赋”等系列作品是其用视觉语言对历史的延续与解读。他把传统意象造型和西方抽象造型作了综合:抽象与具象的综合,表现与写意的综合,为当代艺术提供全新的视角。

顾黎明致力于民间年画、敦煌壁画、传统山水艺术图式的当代性转换,建构了具有鲜明个人风格的抽象表现绘画形态。从“马王堆”系列到“门神”系列,观众可以看到他通过对传统观念、图像、符号的重建。其中,“门神”系列是其借用年画中的门神,来为油画赋予中国意趣;而“佛造像”系列呈现了历史岁月的印记和沧桑,又传递了真实的人性痕迹。

其“山水赋”系列则是将自己所关注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五代荆浩山水画理,表达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问题。同时,在创作中,他尝试融入民艺撕纸的方式拼贴画面,使画面生成多意切换空间。展览将展至10月16日。(文/陆林汉)

浙江|青年学者王一楠

出版《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

王一楠

对苏轼与赤壁的描绘,自北宋起成为持续不断的画史现象。近千年来,有大量作品表现了元丰三年苏轼游览、书写赤壁的事件,其中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不同的作品如何表现同一个主题?看似偶然遗世的画作、间隔久远的艺术代际之间,是否存在内在关联?为什么有如此庞大的群体参与到“东坡赤壁”画题的定制、创作及鉴藏过程中来?

日前,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一楠的新书《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此书以存世的百幅图像为线索,从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融合的角度,梳理赤壁图像的发展脉络,阐明与图像相关的人文记忆。在关注形式差异与相似的交锋之时,该书意在阐明内在于图像中的古今共感的生命意识,探索立足中国艺术传统的图式研究模式。

《同绘赤壁:与苏轼有关的图像记忆》 王一楠/著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王一楠,1992年生,山东潍坊人。2020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现供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哲学、艺术史与叙事学。在其看来,中国画史中有一类难以忽视的主题创作,那便是大量存世的赤壁图。有近一百幅声称创作于北宋至明代间的画作存世至今,这些赤壁图均与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谪黄州后对赤壁的游览与书写有关。自不朽的名篇《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诞生起,一种由视觉元素联结而成的记忆共同体也正在形成。

赤壁图不但超越了文、武赤壁的地理意义,而且逸出了赤壁赋和赤壁诗的文学意义,成为苏轼文化的独特艺术象征,突出体现了中国艺术传统的连续性和创新性。而对这个问题的探究,或许将不仅提供给我们旧日的故实,而且提供有关生命存在的答案。这一点,已经在“过来人”的体验、书写与描绘中得到反复印证。(文/畹町)

北京|建筑师高迪

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

高迪与圣家堂

最近,“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主题展在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呈现。

安东尼奥·高迪(1852-1926)是享誉全球的建筑大师。作为塑性建筑流派艺术家,高迪建筑以大量规则曲面取代直线设计,其造型奇异瑰丽,并因此闻名于世。他一生设计过很多作品,包括古埃尔公园、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其中,圣家堂更是高迪建筑设计生涯的集大成之作。圣家堂延续了高迪最核心的建筑理念,同时融入新哥特式风格、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与曲线新艺术风格。

展览现场

高迪一生设计的建筑有18处被保留下来,其中17处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处被选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遇见高迪:天才建筑师的艺术世界”通过200余件展品,回顾了这位西班牙国宝级建筑师的艺术生涯。展品中,高迪在建筑设计中所使用的工具、设计授权制作的复刻家具与工艺品、建筑历史照片、设计图稿、建筑影像资料、建筑灵感笔记等均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观众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圣家堂、文森之家、巴特罗之家等世界经典建筑瑰宝的创作历程,仿佛置身一场西班牙之旅。(文/高丹)

    责任编辑:陆斯嘉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