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外贸“新三样”,“新”在哪儿?
今年在外贸领域有一个热词——“新三样”,指的是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
以往,服装、家电、家具被称为我国外贸出口的“老三样”。如今,“新三样”产品走俏海外,出口表现十分亮眼,正在成为我国外贸增长新动能。
“新三样”的表现有多亮眼?先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其中,今年一季度,我国“新三样”合计出口2646.9亿元,同比增长66.9%,占我国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达到4.7%。
“新三样”的火热还体现在今年举行的第133届广交会上,首次增设了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无人驾驶小巴等新能源汽车产品纷纷亮相,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现场体验。
外贸是观察经济的重要窗口。我国外贸“新三样”产品为何持续走热?探究深层次原因,有三个方面“新”:能源换“新”、科技创“新”、政策更“新”。
能源换“新”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能源发展“半年成绩单”。其中,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约占我国总装机的48.8%。其中,水电装机4.18亿千瓦,风电装机3.89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7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43亿千瓦。
此外,风电光伏发电量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34万亿千瓦时,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7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
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全球能源绿色化、低碳化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世界发展主流。
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已经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的承诺,把这些国家加到一起,已经覆盖了全球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DP和人口。
电动汽车被视为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关键。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超过28%,也就是说,每卖出四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斌认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新车市场和保有量的主流。
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随着全球绿色能源转型步伐加快,国际市场旺盛需求带动我国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额持续攀升。
近年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锂电产业优势持续释放。今年1—6月,临港新片区出口锂电池产品141.3亿元,同比增长2.5倍。
在上海奉贤综合保税区,光伏产业龙头企业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作,一块块切割好的光伏电池片,经过焊接、叠层、层压、装筐等工序后,从奉贤综保区出区,经洋山港出口欧美市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出口光伏电池组件达39亿元,同比增长66%。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受到海外电价高企和全球能源危机加剧等影响,进入2023年,整个公司出口的光伏电池组件数量快速增长。2022年我们的发货量是40GW,今年有望增长到70GW左右,其中海外市场份额约占到六成。”这位负责人还提到一个细节,“目前全球排名前十的光伏组件供应商都是中国企业。”
可以说,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的旺盛需求带动我国绿色低碳产品,尤其是“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
技术创“新”
我国外贸“新三样”产品持续走热,有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技术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相关领域形成规模优势。国内完备的产业链与供应链体系,能够满足“新三样”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推动“新三样”产业快速发展。
江苏常州比亚迪汽车项目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我国在电动载人汽车领域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包括车载电池、操作系统等在内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均实现自主可控。得益于生产成本优势,我国电动载人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价格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国际竞争力。”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
说到新能源汽车,不得不提另一个“新三样”——锂电池。电池续航里程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问题。如何提高电池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间,需要靠企业自主创新。
从2011年创业之初,宁德时代就一直走在动力电池研发的最前沿。在宁德时代的创新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测试新一代动力电池——钠离子电池的各项性能指标。
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数智化研究中心主任魏奕民说:“这屏幕上就是材料颗粒内部的一些微结构,最大我们可以放到10万倍。我们现在就是在致力于改进它的能量密度、它的充放电性能、它的寿命。”
作为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已连续6年排名全球第一,市场上每三辆电动汽车,就至少有一辆装载了宁德时代的电池。但近两年,碳酸锂市场的价格巨幅波动,让企业意识到,原材料受限是当前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为了补齐短板,宁德时代开始了钠离子电池的全新探索。
今年,宁德时代率先推出了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高达每千克500瓦时;同时,钠离子电池车型即将量产。宁德时代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开拓着新的市场。
围绕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上下游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正在发展建立起来。仅宁德市就累计引进建设80多个锂电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形成了年产值超两千亿元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不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电动载人汽车的大规模发展时间还不长,在技术等层面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用户体验也需进一步提升。但电动化、智能化是大势,发展中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发展去解决。
政策更“新”
我国外贸“新三样”产品持续走热,得益于我国前瞻性、持续性的政策支持。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时间回到2003年,当时我国传统汽车产业一直处于跟跑状态。出于对能源、环境和产业发展的考虑,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对发展新能源汽车进行了研发布局,相关技术已经开始攻关。
但在这个起步阶段,却发生了一件足以摧毁信心的大事——电动汽车的“葬礼”。
起因是1996年,福特公司推出了轰动业界的电动汽车EV1,但由于种种原因,到了2002年,福特公司决定收回所有EV1。于是,2003年7月,电动汽车的粉丝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公墓为电动汽车举行了“葬礼”。当时,全球电动汽车发展以美国为主导,这个活动在全球汽车产业界影响巨大。
中国科协常委、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说,产业界普遍认为以此事件为标志结束了电动汽车发展的历史。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怎么办?是否继续电动汽车研发攻关?
张进华说:“通过对研发布局进行系统复盘、思考,我们认为,随着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仍然是可期待的一个发展方向。国家科技计划仍然支持了新能源汽车科技攻关,中国是当时唯一这么做的,坚持这样的路线。”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第一批量产新能源车规模亮相,拉开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序幕。
然而,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陷入持续低迷,新能源汽车的推进还是步履蹒跚。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汽集团时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再次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指定了方向。
我国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及2020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是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顶层战略性文件,系统规划了我国从2012年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产业发展的目标以及技术攻关的重点等。
从2009年开始补贴再加上税收的减免,是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发展、规模化应用一个重要的支撑措施。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充电换电设施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各类充电桩超过660万台,累计建成换电站超过2200座。
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随着绿色低碳成为全球共识,我国系统布局并出台了《“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为“新三样”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各地也在持续发力。比如,江苏日前出台14条措施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明确支持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品出口。
能源换“新”、科技创“新”、政策更“新”,助力“新三样”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优势。同时,“新三样”产品持续走热,也助推我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加速奔跑。
原标题:《外贸“新三样”,“新”在哪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