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杜锺敏|德勒兹的舞台剧:内心

杜锺敏
2023-08-13 11:12
思想市场 >
字号

本文节选自《欲望与归零——从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看人生》,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出。

《欲望与归零——从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看人生》,[美]杜锺敏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版

法国人是一个爱思考的民族,所以德勒兹的思想才会在法国学界与大众视野里,产生巨大的影响。德勒兹过世的时候,法国的文人描述德勒兹的思想,“像强风一样,从背后推着你前进!” 法国人说:阅读德勒兹,有如“骑上女巫的扫帚一样,可以上天入地地遨游”。当初写这本书时,对象是17岁的青少年,在理性思考将明未明的岁月里,彷佛初晓。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个初升的太阳,带领莘莘学子走一条有阳光的道路。所以写作时掺入诗歌与哲学散文的风格。但是,任何一个好的思考系统,都应该有两个面向:一个是针对通俗大众阅读,另一个是能接受专家学者的学术剖析。比如中国的儒家思想,可以接受学术论述的研究,也可以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德勒兹的思想也不例外,写这本书时原来的想法,是既可以深入日常生活,同时又能接受严格的学术分析。所以希望这本书所适合的读者群,是喜欢思考的读者,或者对哲学有兴趣的高中生、大学生和知识分子。

德勒兹的舞台剧:内心

德勒兹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的故事跟别人的不同,别人讲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德勒兹讲的是心灵的手术室的故事,他带领我们穿越那张常常戴着面具的人脸,走进“人”的心里,看一看,若是我们能够穿越一张张“面具”,一个个“名牌”,再穿越情感的泪水,最后走进热带丛林般混乱的思绪。

“人”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在讲述休谟的《经验论与主体》一书时,德勒兹提到主体戏剧式的出现,他让哲学概念里的“主体”穿上戏服,活灵活现,走上舞台。如前面提到的,在这本书的序言里,康思坦丁·邦德指出,西方传统哲学认为我们的意识是夜间的探照灯,我们的潜意识是深沉的暗夜:在一切都是晦暗、游移、没有光亮的时空里,所有的景物都没有固定的形状、颜色,以及分别的界限。然后,突然间,我们的意识,像夜间探照灯的光束,使一切景象定位、划界、固定。意识也用理性把一个叫作“外边”的东西和感受者的“里边”相对起来。可是柏格森却用不同的比喻来梳理这个“心”的现象。柏格森认为我们的心原本是纯粹的光,而意识,是一把不透明的刀,把所有的“光”给挡了下来;要不然,光会无尽地散开,不会聚集成影像,再把自己反射出来,成为一个个意念。

德勒兹继承柏格森的思想理念,彻底和传统西方哲学的轨迹脱离,希望穿透到人类“自我意识”“理性”“情感感受”之前的状态。邦德认为,对德勒兹而言,人心产生“我”的过程,是人性的一种超越。德勒兹的“超越经验论”意思很简单:“超越”指的是人心把自己超越了。

一般人会认为“事”“物”“我”都是固定的实体,也是思考概念或者思考对象,科学经验(empiricism)看到的却是原子的流动感,也就是关系(relations)。只是,当科学把一切事物,包括人心,都变成原子的流动时,德勒兹请大家在这里踩刹车。也许,在“事”“物”“我”与“关系”之间,应该画上界限,不能把自然界与世间所有现象都变成无止境的原子、分子流动。当然,这并不表示事物依然以个体性为主,大化流转为辅。同样地,在探讨人的科学里,原子的流动不是唯一的基调。146若是,则人这个存在,就是科学原子决定论的阶下囚。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若不用科学经验的立场,所有其他的哲学立场都会把人心变成一个固定的主体,一个“我”,有着固定的特性,这些,都是德勒兹想要动摇的传统观念。

所以,德勒兹希望我们看到两者都是生命的基石,也就是说,我们既“有我”,又“没有我”。

德勒兹喜欢休谟,因为休谟主张人心没有一个实质的“我”,所有的想法、概念,都来自经验里的印象。可是,德勒兹认为,这并不表示我们的心只是一面镜子,忠实地反映外在世界。和休谟不同的是,德勒兹说,所有的印象、外界的刺激,都会通过一道门槛,有如一个转换器,把一切都转换、重新组合。这个机器叫作“人性的原则”。

德勒兹真正想要我们看到的,是人心“最开始”的地方,如一个领航员一样,德勒兹带领我们走入“心”这个黑洞。

那是一个没有舞台的剧场,所有的演员(动态的原子、印象、感觉、外来的刺激)都处在最混乱的状态;然后,慢慢地,他们开始进行不同的组合,好像有一个导演出现了,引导大家各就各位,担任起自己的责任和角色,这个导演,就是“人性的原则”:它包括联想原则和激情原则。

联想原则又包括延续性、相似性和因果性,人心根据联想原则里的特性将杂乱的感觉加以筛选,然后它们一起建筑起人心的反思能力,形成惯性、系统,进而有了习惯、信仰,和一个感觉上好像存在着的“主体”(subject)或者“我”(self)。

从这个角度而言,德勒兹似乎暗示,道德,作为一种信仰系统,应该是人“创造”出的,不是自然给予的(可是人本身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心从混乱不堪到一层一层地“超越”原始的自己,这里所谓“超越”指的是混乱的感觉与意象开始遵循人性法则,变得有秩序,懂得“重复”(德勒兹在写休谟的时候,已经开始酝酿他的“变异”与“重复”的概念了)。

一层一层的超越其实是一层一层的紧滞,那个叫“人性的原则”的导演,最后带领人心这个混乱的大军,团结成一个有模有样的剧团,叫作“我”。邦德说:“我”演练着欲望与自卫的戏码,它无时无刻不在想突破它自己设置的藩篱。其实,这个“我”不止是想突破自己设置的藩篱,它根本就不断地在破坏“导演”给予的任务。它一直想回到原始的混乱状态,那个天地不分、男女无界的亚当夏娃的世界,那里有源源不绝的生命之水,灌溉着枯竭的人心。

人心产生自我与理性后,就开始为自己储备“粮食”,延续发展自我,这似乎是人性的本能。当人心对世间事的感悟越多,它开始明白给予和奉献也是一种自我的发展。但是,我们又常常埋怨世间事的不公允,认为自我牺牲是一种社会压抑的结果。那么,奉献与不情愿的牺牲除了心情不同,还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这个问题可以从斯宾诺莎的“身体”(body或译成“形体”)概念得到解答。斯宾诺莎的“身体”是种类(mode)的一种;身体与身体之间的关系有两种:被动的感受力和主动的感受力,也就是受影响与影响别人的能力。斯宾诺莎用这个差别解释人和上帝(自然)的不同,而我们常人的自我升华,应该是从受制于环境的自我牺牲,转变成心甘情愿的为众人服务,从中得到大爱的喜悦。属于人的“受影响”取决于人心有“内”“外”之分,属于上帝或者自然的“影响别人”则没有内外之分。一个比较没有内外之分的人,可以放弃较多的私欲,对待家人如同对待自己,对待世界如同对待家人,这种人可以产生巨大的能量,让别人对他产生信任,进而寄予期望,建立信仰。历史上许多伟人、政治上的风云人物与宗教领袖都具备这样的特质。

这是“人性原则”里又一次的“超越”。也就是说,人心是从混乱的宇宙能量“紧缩”成有系统的思考,然后再打破这种“自我”系统。可是打破“人”的系统之后,是否又回到宇宙原来的原始能量?人的意识是德勒兹“一致性恒动平面”里的“现实的空间”(actual zone of reality)或者“子空间”,跟外面世界和潜意识的“潜在空间”(virtual zone of possibilities)或者“母空间”相连接,它通往无限或者无序的宇宙,得到的也是无限的力量。这说明了人心的巨大能量,与创造的可能性。心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尽管肉体生命的有限让人一生可以做的事有局限性,可是其创造能量的发挥,可以激起无数颗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以至于能量可以像波浪一般,一直传递下去,横面的传递与纵向的传递,让一个时代结束,另一个时代启航。

性情与文化:心与心的相濡以沫

德勒兹所定义的文化,比一般意义上的文化特性更细致。他不只谈集体的信仰、习俗和语言,更确切地说,他说的文化指的是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的时刻。

这个文化的瞬间,和性情有着深邃的联系。什么是性情?德勒兹说,性情是亿万个激情能量小因子(也是内心的能量强度小点),在一个人的“心”这个舞台空间里,不断地互相碰撞,按照人性里“联想原则”赋予某个人的某种个性和行为特质,以及一生道路大致的方向。例如,有人性情刚烈,有人性情温吞。这个激情本能因子就是潜意识里的欲望机器,它是人心能够把从外界经验世界得到的刺激、印象,根据“人性原则”加以组织的动力来源,也就是欲望机器的发动机。

而文化将所有个人的性情编织成一张巨网。在《褶子:莱布尼茨与巴洛克风格》里,德勒兹强调了“弯褶”存在于灵魂里,也存在于外在世界,因为世界也潜在地存在于灵魂的弯褶里,而灵魂又表达了世界。这段话简单的意思,就是心与世界的互相融入。

在《经验主义和主体》中,德勒兹用“河流”的意象解释文化。他说:“当激情因子在更广阔的激情里面‘看见’(reflflect)自己的时候,激情就有了一个高远广袤的视野,超越了自身的局限,这就是文

化的世界。”

德勒兹

德勒兹认为,性情与文化,个人与社会,都不是相对的概念;相反的,后者是前者的延展,性情希望得到抒发,因此产生了文化活动,个人欲望希望得到满足,而一己之力微乎其微,不足以达到欲望的目标,因此建立了社会制度。可是后者不是前者无限制的延展,在后者建立的同时,前者却跟着受到束缚。比如婚姻制度让人的性欲得到满足,却又克制了性欲的泛滥,它让人感情有了依靠,却限制了感情如春花般地无限绽放。私有财产制度让人的欲望得到满足,却又阻止一个人无限的贪婪,因为你不能侵占别人的财产。个人性情在文化仪式里得到抒发而平静,如同一个精力旺盛的少年打了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之后所获得的静谧愉悦。个人欲望也在社会制度中受到束缚。这种束缚,可以称之为道德、法律,但其实是人性在满足自我的同时,给自己设下的限制。

文化是性情的延展。性情是种子,文化是大树;性情是水滴,文化是长河。正如小水滴渴望流进大海,与其他的小水滴汇合;性情,也必须在众人中见到另外一个自己的时候,才能克服自己的局限性。一个小孩贪爱糖果,可是他却可以在看到另一个小孩用饥渴的眼神望着他手中的糖果盒时,愿意给出自己的糖果,从中学到分享的意义。

德勒兹说:“反思(映照)的意思,指的是一种自我克制倾向的运作。”有趣的是,英文reflflection同时有“映照”和“反思”的双重意义。人在真正“看到别人”的时候,才“真正看到自己”,找到自己

深刻的生命意义。一个母亲真正看到孩子的需要而满足他时,才成为一位好母亲。一个老师在真正看到学生的需求时才成为一名好老师。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拥有一项最重要的特质—道德。它犹如一颗闪烁的宝石在乱石中独照天地。

这也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真谛:自我是个幻象,它其实是本我和超我的组合,本我在变成超我的过程中,建立了自我。

德勒兹同意休谟的看法,在那个“反思”(映照)的时刻,人心克服了自己的局限性,不但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别人。也许,那面“镜子”是一条长长的大河,由亿万个“别人”组成,自己像是一滴小水滴,融入千万滴小水滴里面,那个反思,其实是一种自我的延展,也就是道德,而那条大河,即是文化的长河。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也说:一条小河渴望流入大海。

映照的时刻,人心得到延展,突破了自我的局限性,愿意为众人服务,也因此找到那源源不绝的内在生命能量(德勒兹称之为激情本能因子)。

——————————

杜锺敏,美国特拉华大学语言文学及文化系教授。祖籍山东邹城,1983 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获英美文学学士学位, 1987 年获台湾淡江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1997 年获美国佐治亚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专攻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哲学,东西方比较文学与哲学,中国上古文明研究,及现代中国女性作家。著作有中文书《欲望与归零:从西方后现代思想家德勒兹看人生》,佛学英译书《佛教跨越生死之旅:现世涅槃》,与陈建国教授和著英文《论语新解》、《美哉山东》,发表了《从美学角度看鲁迅小说中的超人概念:尼采式解读》、《终极的超越:德里达,德勒兹,和龙树菩萨》、《什么是德勒兹哲学?》等英文学术论文,并为英文版《现代中国百科全书》撰写丁玲小说的分析。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