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特展细读|解锁墨纸拓痕间的“复印”技艺(下)

2023-08-07 14: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展是上海博物馆举办的首个以传拓技艺为主题的特展,目前正在上海博物馆四楼第三展览厅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0月8日。

点击图片了解展览更多文物

上期特展细读我们一起理解了金石传拓作为一项文化传承的实用技艺,并欣赏了拓墨入画的艺术表现。本期将继续深入了解展览的第三部分——“金石传拓技艺的传承保护”,还有更多历久弥新的传拓技法等你来发掘!

上海博物馆金石传拓技艺

的传承和应用

自19世纪40年代初开埠以来,上海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对外贸易的主要窗口,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古代艺术品收藏也凭借其良好的时空环境崭露头角,清咸丰初年上海就有古玩市场的踪迹,到民国初年,上海的古玩市场已经有了初步的规模,20世纪30年代,出现了具有盛名的“五马路古玩街”,而后上海收藏之风盛极一时,最终成为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金石是最重要的收藏之一,金石传拓技艺也随之盛行,成为海派收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博物馆古金石传拓技艺第二代传承人谢海元、第三代传承人李孔融工作场景

1949年后,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大力恢复和发展文化事业,1952年上海博物馆的建立,使上海地区的金石传拓技艺得到充分的传承和发扬光大。上海博物馆建立之初就聘请了曾经在古玩店工作过的专业人员,如万育仁(1916—1999)、李鸿业(1917—1984)等先生,他们从事文物鉴定的同时还进行传拓的工作,并向博物馆同仁教授传拓技艺,传拓对象以馆藏器物如青铜、碑刻、印章、钱币、甲骨、工艺等金石类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直至80年代,涌现了韦志明(1929—1998)、谢海元等第二代善于传拓工作的专业人员,现在已经传承至第三代。馆内许多专业研究人员也学习过传拓技艺,使得传拓技艺在上海博物馆得以传承且拥有比较广泛的基础。

经过建馆70年来的经验积累,使上海博物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的传拓流程。传拓前需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制订完整的传拓实施计划。对文物现状进行评估是否适合传拓,如若文物本身过于脆弱或有损坏风险,则不可强行施拓造成文物安全隐患。施拓前文物需安全固定,避免传拓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造成损坏。传拓工作过程中需保持高度注意力,耐心细致,小心谨慎,上墨不透纸背,切忌一次上墨过多透过纸张浸入器物,可能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污损。传拓完成后做好完整资料记录,每件器物的拓片分类分号独立进行资料保存,便于往后翻阅查找。计算机技术普及后,开始实行传拓资料的数字化保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拓片实物的损坏。同时,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化传拓等新技术,也在文博圈中开始尝试运用和探讨。

在博物馆展陈环节中,金石传拓技艺在应用上亦有着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性。尤其在展陈应用方面,展厅中文物的摆放是陈列设计、文物安全等多因素的结合,传拓技艺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传拓作品可让观众对文物内容有更直观、完整的感受。

拓片能够清晰地反映文物原貌、充分表现纹饰细部、需要表达的重点内容,也是展览文字阐述的重要补充。上海博物馆长期以来一直有使用拓片辅助陈列的传统,并成为展览的特色,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展陈技术的发展,传拓技艺亦结合多种方式改进表现效果。除展陈外,文物资料的补全和整理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学术研究一直非常重视拓片的使用,出版的金石类图书中,大量运用拓片资料,成为了学术研究的传统。

通过观察某些不同时期的上海博物馆馆藏金石传拓作品,一些拓本上有人为拼接涂抹遮盖的痕迹,向老一辈工作者询问后得知,在计算机扫描与修图技术还未发达的年代,为了适应当时的使用要求,在拓本上做部分涂抹修改,可算是当时与印刷出版技术合作的一种人工修图技术。

古父己卣拓片

当代

上海博物馆藏

古父己卣

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前11世纪下半叶)

上海博物馆藏

受现代考古绘图的启发,博物馆的拓本中广泛引入了类似考古绘图中器物正投影和局部分解面的理念。正投影的布局使得每个部位独立传拓,独立展现。这种方法可使各部位变形少,内容不易失真,文物细节表达更为丰富。

斿父癸壶拓片

当代

上海博物馆藏

斿父癸壶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初)

上海博物馆藏

在摄影摄像技术开始广泛运用的时代,传拓技艺作为一项古老的复印技艺,在表达器物外形的“全形拓”实用性上不可避免地受到技术的冲击。因为制作过程繁琐,制作难度较大,还原的真实度不及新技术高效和准确,一度面临失传的风险。但传拓技艺始终没有被取代,更是在近年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迎来了新的高峰,以往秘不示人的技艺如今得到了越来越多分享交流的平台,传拓这项古老的技艺和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因实用而生,其独特的人文艺术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学习和分享传拓技艺的人也逐渐增多,各类新颖的传拓技法和创意不断涌现。

传拓技艺中的一些种类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传拓技法根据不同的传拓对象,不同的选材用料,不同的时空环境和创作思路衍生了繁多的传拓种类。在传拓技艺回暖的如今,新式技法亦在不断地出现。一起通过本次展览的精美展品来认识历久弥新的传拓技法吧!

擦拓

通过擦涂的方式平行快速地在纸上送墨的技法,使用手法讲究轻落重收。擦拓速度快,适用于较为平面的碑石。擦拓技法早期使用特制的擦子完成,扑拓普及后使用拓包等工具亦可用擦拓技法。本次展览中的《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拓本》即是珍贵的淡墨擦拓本。

集王羲之书三藏圣教序拓本

北宋(960—1127年)

上海博物馆藏

扑拓

使用特制的拓包,受墨后通过一次次垂直扑打、敲击的方式在纸上送墨的传拓技法。传拓时要求包压包,行压行。每次送墨都较为独立,因此适用于绝大多数环境而被广泛使用。

乌金拓

指拓纸受墨后墨色厚重、乌黑而有油脂的光泽,同时具有层次和质感,一般需要多遍上墨完成。本次展览中的《中议大夫同知赣州路总管府事陈公墓志铭》拓本就采用了乌金拓技法。

中议大夫同知赣州路总管府事陈公墓志铭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

上海博物馆藏

蝉翼拓

指拓纸受墨后墨色整体浅淡均匀,拓纸揭取后墨色有如鸣蝉的翅膀,通透淡雅,透着肌理质感,对传拓技法要求较高。

摩崖拓

多用于传拓户外山林中露天岩壁上铭刻的摩崖作品。由于时间久远,历经风雨侵蚀,往往刻石表面已经风化严重。与传拓环境相对较好的碑帖刻石在上纸方法和传拓方式不同,常受天气、温湿度等影响,所以非常注重主体内容的优先取舍。

建安六年巴郡摩崖题字拓本

清(1644—1911年)

上海博物馆藏

全形拓

又称立体拓、图形拓等,是一种以传拓为主要方式,结合其他技法,把器物立体形象表现到平面拓纸上的技艺。早期传拓对象主要为金石彝器等立体器物。此后,全形拓技法又分为“平面版拓”“分纸拓”“整纸拓”等。

六舟拓 陈庚绘 剔灯图

清(1644—1911年)

上海图书馆藏

全形分纸拓

先通过测量在整张纸上画出器物等大全形线图,用不同纸张依次按线图拓制器物不同部位,后将之在线图上拼接去除多余部分而成。本次展览中《毛公鼎全形拓》即采用了全形分纸拓技法。

毛公鼎全形拓

清(1644—1911年)

上海博物馆藏

全形整纸拓

器物全形拓在一整张纸上的拓制方法。需先准确测量器物,画出精确尺寸线图,然后通过分次位移、分段拓制的方法拓出整个器形,是一种难度极高的传拓技法。《大盂鼎全形拓》下方器形采用全形拓整纸拓法。

大盂鼎全形拓

清(1644—1911年)

上海博物馆藏

颖拓

指用毛笔代替拓包,用笔触模仿出拓包上墨在纸上的效果,以绘画的形式绘制出一整张拓片效果的技法。

苏涧宽 颖拓博古图(局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上海图书馆藏

博古图

清代金石盛行,将金石传拓与清供绘画融合在一起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集合了传拓技艺、书法绘画的二次创作。作品清雅别致,深受喜爱。

赵之谦、程守谦 杞菊延年图轴

清(1644—1911年)

上海博物馆藏

传拓技艺存续发展千年,传拓对象大到摩崖碑碣,小如甲骨印章。如今适用的范围更是不断扩大。随着文明的传承和延续,这项古老的技艺将依旧与时偕行,焕发活力。

*本文选编自《金石传拓技艺发展的时空性刍议》。

作者:李孔融(上海博物馆青铜研究部馆员)。

原文刊于上海博物馆编,《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上海书画出版社,2023年。

往期回顾

展览名称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

Advancing with the Times:The Technique of Rubbing

展览时间

2023.7.7 — 2023.10.8

July 7th - October 8th , 2023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第三展览厅

No.3 Exhibition Hall

·“与时偕行:金石传拓技艺”特展·

供稿丨李孔融

编辑丨李宏洁、胡筠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原标题:《特展细读|解锁墨纸拓痕间的“复印”技艺(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