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央媒头版:透过经济“半年报”看上海高质量发展“三股劲儿”

王永前、何欣荣、郭敬丹、桑彤/新华每日电讯
2023-08-04 07:26
浦江头条 >
字号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90亿元,同比增长9.7%,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城市首位。

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窗口。在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下,上海也认识到,当前外部形势更加严峻复杂,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需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经济上要“拼”,改革上要“闯”,民生改善要真抓实“干”,锚定高质量发展不放松,上海的这“三股劲儿”,也是中国经济韧性活力的写照。

抓经济:不拼不行

“万米仓”“水泥筒仓”“窑尾塔”……在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腹地,有一座早已停产的张江水泥厂。近期,总投资超67亿元的张江水泥厂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这些工业遗存建筑,将摇身一变成为高达100米的研发中心和20栋多层独栋企业研发总部,为新经济发展释放44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

张江集团董事长袁涛介绍,包括张江水泥厂项目在内,近年来各类特色产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在科学城这片热土上“生长”。张江人工智能岛、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张江机器人谷等相继入选上海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名单,为张江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注入新活力。

张江的奋进是上海发展的缩影。在“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基础上,上半年上海的一些经济指标可圈可点:

上半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8385.47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快2.8个百分点。

上半年上海口岸以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出口2478亿元,同比增长74.7%,出口值占全国46.4%。

成绩来之不易,需有清醒认识。上半年上海主要指标同比增速较快,既体现了在质量效益导向下的增长韧性和发展活力,也有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因素。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还要持续发力。

全力推动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落实,全力打造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加快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

一个“拼”字,已成为上海全市上下抓经济发展的共同认识和自觉行动。

促改革:在闯中开新局

“执法检查中,许多科研单位和领军企业反映,在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时候,组织动员能力还不强。下一步如何改进?”近日,在上海市人大组织的专题询问中,有人大代表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表示,核心技术攻关是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2022年,上海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至4.2%左右,并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等体制机制改革。“怎么由点到面,全面深化铺开,形成多层次市场接续机制,需要久久为功。”

坚定不移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这是上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路径。

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是改革开放高地。生产任何一件产品,都需要计量这双“眼睛”。今年7月底,全球精密流体计量领域的“隐形冠军”、德国家族企业普罗名特集团宣布,其史上最大单笔投资正式落地上海临港。

让普罗名特(中国)公司董事长段颖泽感慨的是,这个项目7月21日完成用地交易,仅仅7天就拿到了开工许可证正式开工,真正做到了“拿地即开工”。特斯拉项目创造的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的“临港速度”,已经逐步常态化。

作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试验田”,临港新片区设立近四年来,不仅区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速21.2%,实到外资年均增速更是达到58.7%。包括临港在内,今年上半年,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研发中心分别达到922家和544家,两项指标均居全国城市首位。

营商环境是改革重点领域。今年3月1日起,上海启动实施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用“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帮助企业把更多精力用于业务发展上。

“从学习怎么开,到选择需要证明的时间范围和领域在线申请,不到半小时就得到一份系统自动生成的专用信用报告,十分高效!”上海一家基因医学公司检验事业部负责人感叹道。

截至6月29日,上海各类市场主体已开具专用信用报告6677份,可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11.7万余份,有效减轻了市场主体多方协调、往返奔波开具证明的负担。

推动“五个中心”功能升级、开展浦东综合改革试点、推进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全方位制度型开放、提升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能级,加快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上海已经明确了今年的“4+2”重点任务。

上海市委全会提出,在具体实践中,要把技术逻辑、市场逻辑、治理逻辑有机统一起来,不断放大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整体效能。

保民生:用心用情真抓实干

上海火车站东南侧,苏州河北岸,川流不息的南北高架下,有一片红顶白墙的多层住宅楼房。

这就是位于静安区的蕃瓜弄。从解放前难民栖身的“滚地龙”,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第一个五层楼高的工人新村,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加层、平改坡以及近些年的“美丽家园”修缮……时代大潮中,蕃瓜弄一直在改造更新。

如今,蕃瓜弄开始迎来第四次“新生”:作为今年上海体量最大的小梁薄板改建项目之一,蕃瓜弄已实现居民100%签约,将原址重建,已开启两个月的搬场期。

“今天是个好日子!”7月中旬,蕃瓜弄在欢天喜地的气氛中举行了搬场仪式。71岁的居民老周与老伴坐上搬场车,与街道居委干部挥手告别。三年半后,独用厨卫的电梯房、人车分流的地下车库、9000平方米的公共配套建筑等,将迎回自己的老街坊们,共同拥抱新生活。

旧改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2022年,上海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全面完成,“两旧一村”改造(零星旧改、旧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随之启动。上海已定下目标:2023年计划完成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3000台,12万平方米零星旧改,28万平方米旧住房改造,启动1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一老一小是民生保障的重点。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最近开出了一家“滨江市民食堂”。9元的葱烤大排、3元的当日特价菜、16元的三黄鸡……傍晚5点多,这个市民食堂已经人声鼎沸。品着实惠可口的饭菜,透过玻璃门窗欣赏一线江景,成为附近居民的日常。

“最初,早餐供应是7时30分开始,但不少前来锻炼的居民希望时间前移,于是调整到7时供应。”徐汇滨江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夏瑞说,类似的细节调整,助力滨江加快完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城市更新、大学生就业、养老服务、公园绿地建设、城市安全……和老百姓美好生活有关的桩桩件件,都纳入了上海各区政府的发展规划和任务清单。

对上海来说,高质量发展不只是经济层面的要求,而是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根本遵循。拿出拼劲、闯劲、干劲,全力以赴冲刺“下半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责任编辑:陈建慧
    图片编辑:沈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