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小村“出圈”记㊴丨点亮“红色”灯塔,描绘振兴图景
原创 山西云媒体 山西云媒体 收录于合集 #小村“出圈”记 39个
石家塔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滹沱河南岸,距县城75公里,是一个四周被山环抱的小山村,也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
▲石家塔村
近年来,石家塔村挖掘村里自然环境、红色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特色旅游“名片”,“红色”“绿色”俨然成为这个小村庄最鲜明的元素。
提质改造
治水、治路建设美好家园
漫步在石家塔村的街巷上,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间,耳边是潺潺水声、鸟鸣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眼前尽是好山好水好风光。
村民们也不闲着,有在地里忙碌的,有在翻新道路的,还有人正往务工地点赶……“我们村现有128户,311人,虽然人少,但是都踏实肯干,近几年大家齐心协力,靠我们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蓬勃景象。”石家塔村党支部书记崔保青说。
石家塔村的发展之路坎坷而传奇。说起这几年村子的变迁,崔保青总结为“由乱到治,从治到兴”。十多年前,村民为打工、求学方便,纷纷外迁,人心不齐,矛盾凸显。2017年,原本在县城做生意的崔保青回到村里,立志要解决村里“乱象”,发展乡村旅游。
▲村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很重要。崔保青带领全村人修整街道、打坝治河、保护生态环境……经过长久的奋斗,他们在进村3公里内修起了柏油路,滹沱河上架起了跨河大桥,修建了水库,户户通了自来水,几代人的夙愿,如今变成了现实。这个偏僻的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小村转型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
石家塔村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加分项”。
1939年5月至1942年8月,盂县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主要机关团体曾在石家塔村驻扎办公。期间,盂县县委和抗日民主政府在石家塔村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并作出过许多重大决策。不少新生机构在石家塔村成立,众多抗日重大事件发生在石家塔村。
为传承革命精神,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石家塔村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历经2个多月,完成了盂县县委、盂县抗日民主政府和盂县第一届议会驻石家塔村旧址等院落的修缮工程。
▲抗战时期盂县党政机关旧址陈列室
“经过发掘,村里共发现20余处抗日旧址,我们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红色教育基地,目前共完成了8处旧址修缮,还设置了盂县青救会旧址陈列室、盂县工会旧址陈列室、盂县司法科旧址陈列室等7处红色纪念场馆。”崔保青介绍。
▲村里的红色主题标语
如今的石家塔村,村巷内随处可见写有红色主题标语的标牌。许多专家、学者和民众走进这里,瞻仰一件件红色文物、聆听一个个英雄故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感受红色文化魅力。
▲游客接受红色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战斗痕迹已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模糊,但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像火一样播撒在这片土地上。“旧址修缮工作还在进行中。我们还计划以石家塔红色文化故事为题材创作短剧,为游客送上精彩演出。”崔保青说。
带动旅游
描绘乡村振兴美好图景
近年来,石家塔村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提升村子接待能力,丰富村里旅游内容,打造特色旅游的“金名片”。
石家塔村整修了35亩河滩地,建起了农耕文化体验园、特色农业采摘园、烧烤露营营地等,办起了“人民公社大食堂”,还鼓励村民开办古村民宿、农家乐,为乡村休闲旅游提供食、宿、游相关服务。“五一小长假期间,我们平均每天就能接待1500多名游客。”崔保青介绍。
▲农产品销售长廊
烧烤露营地不远处是村里打造的农产品销售长廊,村民制作的黄米“油布袋”、马铃薯粉条、柴火月饼等特色农产品不出村就能销售一空。“打造农产品销售区,能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产品,还能增加村民收入。村民销售农产品的路子通了,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崔保青说。
现在的石家塔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越来越多的游客心怀期待来到这里,品山水盛宴、寻历史足迹、购特色产品,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而这片革命老区,也迎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在青山绿水间砥砺前行。
采 写 / 郑玉洁
制 图 / 安娜
编 辑 / 孙齐
审 核 / 薛琳
欢迎转载转发,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小村“出圈”记㊴丨点亮“红色”灯塔,描绘振兴图景》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