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艺术开卷|看宋代竹文化,风雅之极和市井百味
竹子美而不俗,淡中透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实用性。中国自古就是竹子文明的国度,古人使用竹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唐代的竹椅和尺八,宋代的竹花篮与茶具,直至今日的各种竹器。从器物到精神,文人雅士“以竹比德”的人格精神内涵也对中国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近日,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院长张小开的新书《与竹造物:中国竹器发展史及制作工艺》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作者追寻竹器的历史,发现竹器与人的关系。《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特选摘书中“宋代竹器”一节。
宋代文化的高度繁荣,进一步推动了宋代竹器与文人及文化活动结合。经过各代文人和老百姓的传承、发展,宋代竹文化已经完全成熟和符号化。从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到街头巷尾普通老百姓的“茗斗”,全民参与使宋代竹器走向了风雅时代。在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宋时期的竹器,如各类竹家具、茶器、花篮等雅物,宋代茶文化的高度发展还推动了竹制茶器的进一步发展。
《与竹造物:中国竹器发展史及制作工艺》
中国5000年历史文明中,无论政治、经济、文化,两宋都占有重要地位。宋代是竹器的风雅时代,实现了竹器的第二次繁荣发展。宋代在社会走向统一后,农业发展突飞猛进,科技持续进步促进农具和种子的改良,农作物单位产量不断上升。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从根本上支持了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市镇上各行各业、五花八门的店铺座座相连,构成一道道繁华的商业街,每日销售着品类繁多的货物,当然其中也包括各种竹制家具及装饰小物件。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极大地丰富,与以前单纯的农业社会相比,内容、节奏、观念等都已不同。
甲骨文中的竹器文字
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格物致知”成为解析事物及造物的基本准则,即对每一件事物都认真地去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造物向精致化发展。宋代理学呈现“生活化”的趋势,宋代文人主张“内省”,抒发主观情志,宋代文人日常生活的特点更是普遍追求雅致。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反映文人透过嗅、味、触、视“四艺”来品味日常生活,并提升至艺术境界。这为竹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高基准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社会环境,也为竹器融入普通人家的生活开辟了途径。
宋代,中国传统竹器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繁荣期。不论是一般的生活生产竹器,还是具有宋文化特色与内涵的竹茶具、竹家具、竹贡帘,以及宋代《广韵》中记载的226个竹器文字,都代表了竹器发展达到的高峰。
南宋,佚名,《花篮》
风雅之极
宋代竹器及竹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竹文化与竹器在皇家贵族、文人士大夫及平民百姓阶层都受到青睐。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原因是“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这是何等的雅致! 宋人四艺中的点茶、插花等,更是把竹制茶器和竹制花器(如花篮)等竹器推到了更高的风雅之境。
风雅是宋代文人的特质。李公麟传世画作《西园雅集图》以白描手法描绘了驸马都尉王诜家中文人雅集的盛况:松桧梧竹,小桥流水;宾主风雅,写诗作画、提石拨阮、说经阅读,极尽宴游之乐。宋代文人除了吟诗作画体现雅致以外,对于所使用的器物、家具出现精雅化的特征。特别是宋代的竹制家具,整体造型轻盈便携,所用竹材有斑竹、黄竹、紫竹等不同竹种,有的细腻雅致、有的富有自然洒脱的泼墨般的肌理,体现出文人不同的心性与审美。这与宋代文人崇尚“自省”“托物言志”“以竹比德”等思想是一致的。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中的竹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宋代绘画《十八学士图》中的竹椅,造型曲直相间、圆润端庄,制作者利用竹材的弯曲成闭环进行内部结构设计,巧妙地解决了承重与稳定的问题。另外竹制家具轻巧便携,可置于院落、户外、溪边等地方,宋代文人可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吟诗作画,这也是宋代竹家具受到文人青睐的原因。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中的竹椅,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的斗茗(斗茶)之风,从十分讲究的宋代贡席(梁平竹席)到宋代人热衷使用的便面(扇子),从湘妃竹制作的竹篱笆、竹椅和笔筒到文人士大夫使用的竹椅、竹帘、竹杖,以及竹林场景等,都和竹器息息相关,且处处散发出风雅特征,连平民百姓的“斗茗”都极尽风雅。
大家来斗茶
斗茶始于唐代,原是新茶制成后评比茶叶优劣的一项比赛活动。因为有技巧、斗输赢的特点,所以富有趣味,文人好此游戏。
《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
唐 白居易
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
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
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
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
白居易诗中所说即是唐代的斗茶。斗茶又称茗战、斗茗、斗浆,始于唐代而兴于宋代。宋人犹爱斗茶。斗茗、饮茶已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娱乐活动,这样的生活是不是风流、雅趣之极?
斗茶一般在三种场景中举办:一是山间斗茶,在茶山产地或加工作坊,对新制的茶进行品尝评鉴;二是市井斗茶,贩茶、嗜茶者在市井茶店里开展的招揽生意的斗茶活动;三是文士斗茶,文人雅士在闲适的风景胜地或宫廷楼阁进行的一种高雅的茗饮方式。斗茶判断胜负的标准在于最后冲泡的汤色和汤花两个方面。“汤色”指的是茶汤的颜色。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依次评之,比试汤色所用的茶器以建盏为最佳。“汤花”指的是汤面所泛起的泡沫。衡量的指标一是色泽,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早晚。由于汤色与汤花密切相关,所以汤花色泽的评判也以鲜白为上,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晚的胜,出现早的负。
文人斗茶是风趣,《浙江通志》卷一〇五《物产五·竹沥》记载了蔡襄与苏舜元斗茶的雅事。“苏才翁尝与蔡君谟斗茶。蔡茶水用惠山泉水,苏茶小劣,改用竹沥水煎,遂能取胜。天台竹沥水,彼人砍竹梢,屈而取之盈甕。若以他水杂之,则亟败。”在两人斗茶的过程中,蔡襄因为水质的原因最终输给了苏舜元。
除在文人阶层受到青睐,斗茗之风在普通百姓间也很盛行。老百姓自备整套茶具聚友斗茗。而茶具中有各种精致的竹篮、竹架、竹茶筅、竹篼等,竹篮有装茶具的,有装炭条的,造型各异。精美的斗茗竹器物,体现了普通百姓的风雅追求。
宋,佚名,《斗浆图》黑龙江省博物馆藏
《斗浆图》现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整个画面设色,以花青、赭石、藤黄为主要色彩,有少量的石青,古朴淡雅。斗浆就是斗茶的意思,图上描绘的是中国宋代街头的小贩休息时斗茶的情景。画中共有六个斗茶者,他们都身着宋装,手中都持有茶具,神态各异。其中一位正提起茶瓶倒茶,两眼注视着手中的茶碗,神情专注而自信。旁边两位品茶人,神情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其中一位为壮年男子,曲眉丰额、清秀大方,饮茶的姿势十分豪爽。另一老者端茶盏于嘴边,正在细细品味。旁边两位老者神态安详,他们手提茶瓶、茶盏,似乎正在交流着什么。边上的老者面容慈祥,他左手提着茶瓶,右手正在夹炭理火。六个人面前都摆放着一套斗茶器具,茶瓶为敞口,长嘴,大提把式。茶瓶、茶盏放置在精美的竹篾提器中,旁边还有用竹编织的精巧容器用来装木炭。画面准确地描绘了劳动者的市井生活,呈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场景。
《斗浆图》中装炭条的竹篮
整幅画作描绘的正是南宋时期都市巷陌街坊中,提茶瓶人之间互相友茶时的情景。《东京梦华录》卷五记载:“更有提茶瓶之人,每日邻里互相友茶,相问动静。”《梦粱录》卷十六也记载:“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债其往来传语。”作者正是根据这一宋代南方为平民服务的小街商的日常生活场景,以其精密不苟的态度,巧妙地抓取了提茶瓶人相互友茶的动人情景,形象地刻画了当时现实生活的“风雅”斗茗之画面。
竺副帅——宋代茶筅
《茶具图赞》成书于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作者为审安老人,其姓名无考。该书图文并茂地记载了茶具12种,审安老人运用图解,以拟人法赋予这12种茶具姓名、字、雅号,让人倍感生动有趣,并用官名称呼之,分别详述其清新高雅之职责,以表经世安国之用意。
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中的十二先生图谱
它们分别是:
韦鸿胪,名文鼎,字景旸,号四窗闲叟——即茶焙笼;
木待制,名利济,字忘机,号隔竹居人——即茶槌;
金法曹,名研古、轹古,字元锴、仲铿,号雍之旧民、和琴先生——即茶碾;
石转运,名凿齿,字遄行,号香屋隐君——即茶磨;
胡员外,名惟一,字宗许,号贮月仙翁——即瓢杓;
罗枢密,名若药,字传师,号思隐寮长——即罗合;
宗从事,名子弗,字不遗,号扫云溪友——即茶刷;
漆雕秘阁,名承之,字易持,号古台老人——即盏托;
陶宝文,名去越,字自厚,号兔园上客——即茶盏;
汤提点,名发新,字一鸣,号温谷遗老——即水注;
竺副帅,名善调,字希点,号雪涛公子——即茶筅;
司职方,名成式,字如素,号洁斋居士——即茶巾。
这里面涉及竹器的主要是韦鸿胪(茶焙笼)、竺副帅(茶筅),茶焙笼在前文中已经有所说明。实际上竹茶筅是一个很特别的竹器。审安老人给茶筅取了一个很有特点的名字——“竺副帅”,把茶筅竹制的特点和点茶的重要性都融入名称中,独具特色。姓“竺”,表明用竹制成,“善调”指其功能,“希点”指其为“汤提点”服务,“雪涛”指茶筅调制后的浮沫。
赞曰:首阳饿夫,毅谏于兵沸之时,方金鼎扬汤,能探其沸者几稀!子之清节,独以身试,非临难不顾者畴见尔。
《茶具图赞》中的“竺副帅”复原件
赞诗中,审安老人又把竹茶筅的使用场景和方式加以说明。唐代《茶经》的茶具、茶器中还没有出现“茶筅”这一器具,但在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中已经明确茶筅的形制和功能,并留有绘制的图像,实在难能可贵。由此,可以推测,茶筅应在宋代成形,并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宋代的竹茶筅和现代竹茶筅造型略有区别,形态没有呈现圆锥形的细篾,还是直筒形的直接切分的细篾。
现代茶筅
茶筅是宋代点茶必备的工具,使用方法是:点茶前先用一茶勺,将粉末茶盛入建盏,冲入沸水,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沫。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专门描述过茶筅:“茶筅,以斤竹老者为之。身欲厚重,筅欲疏动,本欲壮而未必眇。当如剑背,则击拂虽过而浮沫不生。”
梁平竹帘画
给皇帝的贡席
梁平竹帘,又称梁山竹帘。《辞海》记载:“竹帘画,在细竹丝编织的帘子上加上画的工艺品,产于四川省梁山县(今重庆市梁平区)。”这种竹帘最大的特点就是从里向外看能看清,从外向里看不清,文静素雅,从而能满足宋代很多文人士大夫及女子闺阁的使用需要,是宋代独特的生活品位需求之物。
据《梁山县志》记载,在北宋太宗年间,有一位名叫燕洪顺的人,用手工破竹取丝,以针缝线连的方法将竹丝编织得薄如罗绢,洁净透明,用来在造纸过程中做舀纸(过滤纸浆)的工具,以提高造纸的功效和质量。后官府发现此物工艺精巧,用此做幕可以近观远,以暗观明,反之则朦胧模糊,于是将燕姓匠人买至官府,专造竹帘,此为现代梁平竹帘雏形。它后逐步发展成为门帘、轿帘、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竹帘被列为皇家贡品。
宋人对梁平竹帘的评价为:“薄如蝉翼淡如烟,万缕千丝总相连。借得七仙灵巧手,换来天下第一帘。”
梁平竹帘编织用竹篾丝
竹楼听风雨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北宋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王禹偁(chēng)(954—1001),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黄州新建小竹楼记》就是王禹偁被贬至黄州时所作。虽然文章是为了借用自己修建竹楼来含蓄表达自己被贬后愤懑不平的心情,但也描述了北宋时期,修建竹楼已经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以至于湖北黄州之地“比屋皆然”。同时它也说明了黄州之地修建竹楼的主要原因是“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为当地产竹,而且竹匠工钱相对较低,因而竹楼是价廉物美的选择。
黄州地区使用大竹片代替陶瓦是普遍现象。因为首先竹瓦价廉,制作容易;其次竹瓦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单层竹瓦使用寿命是10年,但双层竹瓦使用寿命则有20年。作为一种简单易得的建筑材料,竹瓦能够使用10年到20年而不用更换,已经是非常难得的好材料了。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中,王禹偁又从文化内涵上对竹楼进行了阐述。“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描述的是随着季节的变化,总能感受到竹楼的魅力,特别是雨打雪落之声,声声入耳,别有一番洞天,能够感受到其他房屋不能感受的音效。因为竹子中空聚声,敲击后的确会有独特的声响效果。“宜鼓琴”,在竹楼中弹琴,琴声反而更加调和和顺畅;“宜咏诗”,在竹楼里咏诗,配合竹楼的声响效果,让人感受到诗声更加的清新绝俗;“宜围棋”,下棋的时候,棋子会产生“丁丁”的声响,“丁丁”是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宜投壶”,投出去的箭也是铮铮动听。王禹一共描绘了竹楼内六种不同事物的声音,即雨声、雪声、琴声、诗声、棋声和投壶声。这正是抓住了竹楼内竹材因为特有的中空结构和较硬的材料效果,产生了不同凡响的屋内音效,从不同的音效又扩展到宋代文人的各类文化活动及其感受,将宋代的文人活动与竹楼紧紧联系。
比较遗憾的是,文中只是提到建有“竹楼二间”,没有描绘竹楼的建制和格局等具体内容,这只能通过同时期的北宋绘画等类比到该竹楼的情况。不过常规考虑,从“竹楼二间”也略知,该竹楼应该是一间卧室和一间客厅,门窗可以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找到缩影;按照宋代建筑的常规类比,应该带有一个小院,说不定还是竹篱笆墙的小院。
南宋 李嵩 《货郎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货郎图》中的货郎身上有着不少竹类器具
体系完备的宋代竹器
宋代竹器发展的第二个特征是体系完备,主要体现在生活、生产、文化、音乐等方面的竹器的多与全。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系统地展示了日常生活场景中近20种不同类型、数百件的竹器;李嵩《货郎图》则集中显示了包括竹制货架在内的10余种日常生活用竹器,楼寿的《耕织图》系统展示了宋代在农业生产和蚕丝业中使用的各类竹器:佚名《雪渔图卷》中绘制了宋代捕鱼用的各类竹器;《斗茶图》《茗园赌市图》《斗浆图》等展示了宋代各类竹茶具及辅助器具;佚名《十八学士图》、李公麟《商九老图卷》、张胜温《画梵像》等展现了宋代竹家具的面貌。此外,《广韵》中共记载了代表竹器的文字226个,涉及生活、生产、军事、文化、音乐等诸多领域。
竹器的优化整合
宋代竹器发展的第三个特征是竹器专业化发展,竹器功能和形制进一步明确。在继承前人所制竹器特征的基础上,宋代的竹器在功能、规格和形制上进一步完善。《广韵》中共记录竹部文字407个,其中和竹器有关的文字226个,同南朝梁的《玉篇》相比,有关竹器的文字相同的199个,新增27个,删减了68个。这说明竹器在这一阶段被进行了“优化整合”:竹器逐渐合并,新出现的竹器有了新称谓。“优化整合”后的竹器文字更加明确、成熟。同时宋代竹器还涉及耕种、蚕织、渔业、饮茶、制帘等各个领域,这些物件在《耕织图卷》《雪渔图卷》《斗茶图》等绘画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广韵》比《玉篇》新增的竹器文字
这新增的27个竹器文字中,有一部分是对原有竹器文字的新称谓,如矢箭、竹笼、竹席等。新用途的竹器文字有“簄”“䈜”等字,分别代表海中捕鱼的竹器、墨竹具。其他的均是对原有竹器的不同称谓。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