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复旦大学桂勇团队:网暴治理是系统性工程,需要多方参与
预防与治理网暴正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近日,复旦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举办“网暴困境与多方协同”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网络暴力具有规模性、聚集性、微暴力等特征,是由社会、技术、媒介、网民等多重原因导致的社会失范现象。网络暴力治理是长期工作,需要政府部门、平台企业、媒体机构、社会公众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在报道传播中,应谨慎贴网暴标签,不随意将争议事件与网络暴力关联,避免网络暴力概念的泛化和滥用。
桂勇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桂勇在会上指出,网络暴力杂糅在日常网络的活动与表达中,很难单纯从语言和事件角度,界定什么行为属于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既涉及到网络环境问题,也与人的主体因素有关。桂勇教授团队基于微博平台的研究发现,仅有2.2%的青年网民表现出网络暴力倾向。不过,尽管网络暴力在青年群体中发生频率较低,但其潜在危害值得警惕。
从历时分析来看,青年群体中的网络暴力活动或表达正在扩散。比较同一批青年网民在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发现,表现出网络暴力倾向的用户占比从2021年的1.8%上升至2022年的2.2%。与此同时,比较2021年和2022年的数据发现,被研究对象中直接使用脏话的用户占比从3.9%上升至5.5%。网络暴力语言以侮辱、歧视、嘲笑等攻击性语汇形式构成,这些表达形式不仅被少量青年接受,而且在使用者的模仿习得过程中进一步扩散。
青年网暴者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现实身份背景如何?有着怎样的思想观念?为什么要网暴他人?桂勇团队研究发现,青年网暴者并没有呈现显著的性别、地区和世代的差异,但网暴倾向与受教育水平有显著的关系。教育程度低的青年网民更容易产生网络暴力倾向。数据显示,相比较初高中学历的网民,本科学历的网民产生网暴倾向的发生比要低57.8%,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网民的网暴发生比则低67.5%。此外,微博会员等级较低的青年网民产生网络暴力倾向的可能性更高;属于特定圈层的青年网民产生网络暴力倾向的可能性更高。
“根据我们对这些青年群体的研究和观察,他们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合理的,是正义的。”这需要进一步研究,为什么青年网络暴力者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为什么会将网暴行为“合理化”?桂勇团队发现,很多青年网暴者形成了个体化、局部化的“亚道德”观念,秉持着特定的道德正义感作出相关网络行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行为可能构成网暴。
桂勇团队的研究指出,网络暴力的治理是个系统性工程,单靠平台不现实,需要多方参与。网络暴力治理需要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出发,注意行动者的身份背景和网络活动特征,并基于这些特征引导人们的观念与行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