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高校空间|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城:新大学的古城梦
新鲁汶大学广场
新鲁汶大学城规划(Louvain-la-Nueve 1968-1973)以现代城市规划技术为方法,以传统紧凑空间肌理为载体,对现代大学城规划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并于1982年获国际建筑师协会阿伯克隆比奖。
新鲁汶大学城的诞生,与鲁汶大学的历史文化不可分割。鲁汶大学创立于1422年,是现存最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大学,位于布鲁塞尔东侧28公里。鲁汶大学城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城,其核心区为一个半径约1200米的不规则圆形区域,容纳了鲁汶大学与其他高等学院,人口约3万人。城内建筑密度较高,道路狭窄曲折,两侧建筑连续排列且大多不超过6层。鲁汶大学的神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医学院与工学院彼此分离,散落在其中,至今仍保留着较好的历史风貌。
1860年鲁汶地图
上世纪60年代,在比利时语系族群的社会冲突影响下,鲁汶大学分裂为荷语鲁汶大学(KU Leuven)与法语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法语鲁汶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被迫从鲁汶(Leuven)迁至法语区,在1968年通过租赁的方式在位于布鲁塞尔南侧30公里的奥蒂尼市(Ottignies)获得1000公顷的农田作为校区。
在大学城落成之前,校方曾经访问位于多个国家的大学案例,思考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活力与挑战的大学氛围”。时任新鲁汶大学城规划与建设总负责人的米歇尔·沃伊特林认为,校城分离的独立式校园更像是一种“贫民区式的象牙塔校园(Campus-Ghettos-Tours d’Ivoire)”。相比之下,类似鲁汶的传统欧洲小城镇在米歇尔看来,由于其内在传递的传统欧洲文化与价值观,具有一种 “火焰般的活力(Brasier d’âmes)”。
新鲁汶大学城历史与现状鸟瞰比较(左图为1972年应用科学科学学院建设场景,右图为现状全景;N233公路位于两图中左侧)
笔者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学习期间,曾多次前往新鲁汶大学城,对新鲁汶大学城的空间形态与空间活力有着深刻的印象。总体来看,新鲁汶大学城最特别的特征在于,大学城中心区是以人为尺度,而不是以汽车的尺度来进行设计。尽管新鲁汶大学城的建筑更加接近现代建筑,但是街道空间、广场空间更加接近鲁汶的中世纪式街道。
一方面,由于没有机动车,公共空间不存在机动车道与人行道的划分,人们可以在街道、广场与门廊中随意停留,席地而坐。另一方面,由于公共空间不需要考虑机动车的转弯与通行,因此产生了大量富有趣味性的转角、台阶与不规则形状的公共空间。
新鲁汶大学的广场空间
紧凑用地:营造步行尺度
这种独特的大学城空间环境,与新鲁汶大学城的规划设计紧密相关。由于校方坚持适宜步行、空间尺度人性化、公共空间富有活力、社会构成多样化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强等符合传统欧洲城镇价值的规划原则,紧凑布局、混合开放与步行连续的规划理念逐步形成:即通过紧凑用地来营造适宜步行的城市尺度,通过混合开放来丰富大学城的社会多样性,通过立体交通来提高大学城内的可步行性与公共交通效率。
在当时新鲁汶大学城规划之初,划分为可建设用地的土地只占总用地的35%,另外有15%作为科技园区及储备用地,而50%的土地作为农田与森林等生态培育用地。由于大学城内的建筑被限定在7层以下,因此规划建立了“高密度—低层数”的设计原则,以保证适宜步行的街道空间尺度。这种紧凑的用地布局一方面保证了较高的建筑密度与步行可达性,另一方面也减少了建设成本以及对环境的破坏。
混合开放:丰富社会多样性
新鲁汶大学城规划之初,为了实现传统大学城的“校城一体化”空间模式,以及最大化使用政府投资,规划者提出了一套由公共空间、教育空间、居住空间、交通空间与节点空间构成的概念空间结构,从而将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与校园设施相联系。不同功能组合形成星型结构,而每一个星型结构可以通过复制与串联公共空间,实现城市空间的拓展。
功能关系概念图
由中心区平台与大学城起步区共同构成了大学城最具活力与特色的地区,是大学城规划理念的最佳体现。在原有地形的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多层平台(L’esplanade)成为交通枢纽的空间载体,这一综合体占地约3公顷,有几个特色:1)地面层与两侧山坡相连接,平台之上是多层办公、公寓与教育建筑,与纯步行活动的公共空间;2)负一层与部分负二层是可以容纳约5000辆机动车的公共停车场;3)两条穿越机动车道与轨道交通分布在负二层,作为对外交通通道。综合体将机动车与慢行交通分离,并且为城市基础设施(火车站)的更新改造预留了充足的空间储备。
城市中心区剖面示意(上图)及实景图(下图)
以平台空间为主体,一条东西向长约1公里的线形步行公共空间构成了城市的主要发展轴线。其中,教学办公、城市商业、居住公寓、文化娱乐以及交通设施混合分布。由于不需要考虑机动车道设计,有意地模仿中世纪城镇空间布置了曲折蜿蜒与台阶起伏的步行街道,并且在街道转折处形成大小不一的广场作为节点空间。
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街道空间的比例、步行的连续性以及公共空间界面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当行人步行在中央平台的广场与步行街中时,往往难以察觉自己身处一个面积达2公顷的平台建筑之上,而脚下是两层停车场与机动车道。
校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在新鲁汶将近40年的发展过程中,商业氛围、产业活力、社会结构与分布特征等问题是新鲁汶规划实施的主要议题。与中国新城式大学城相比,以社会人口为主、单一土地产权与大学主导开发模式是新鲁汶大学城的主要特征。
一方面,新鲁汶大学城基本实现了新鲁汶大学城总体规划所提出以社会人口为主的理念。大学城的近期规划人口以学生为主,远期规划人口以社会人口为主。如今,新鲁汶已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人口结构多样化发展,在学生总量为2.1万人的情况下,共计拥有3.1万居住人口与4.5万日间活动人口,以及年均800万游客。
另一方面,大学校方依照总体规划制定开发条件,然后通过租赁合同“出售”土地的使用权与开发权。在这种情况下,新鲁汶大学不仅对大学城规划的实施具有更高的主导优势,还在产权没有分散的情况下将土地转化为可持续的建设资金,实现了一种具有新鲁汶大学城特色的 “土地银行”。
对中国大学城的启示
与新鲁汶相比,中国新城式大学城在制度建设、公共认知与规划设计方面存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是功能布局失调、空间尺度过大与城市社会属性缺失等问题的基本原因,还将制约城市大学化与大学社区化的发展。其中的关键在于,西方大学城大多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属于“在城市内发展大学”,并且随后经过长时间的互相渗透才实现成熟的校城一体化结果。而中国大学城仍然处于新城建设的起步阶段,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长时间积累沉淀的发展过程,因此与多数成熟案例缺乏足够的可比性。
在这种情况下,新鲁汶结合新城建设模式探索性地实现了“在大学内发展城市”,为中国大学城提供了值得借鉴的主动策略。
首先,大学城应该是一座“正常的城市”。大学作为城市文化与教育功能的一种形式,并非教育或居住功能转移拓展的载体,更无法脱离其他城市功能单独存在。在国内校城关系中,大学城作为新城发展所需的人口结构、商业销售、经济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亟待受到重视。
其次,大学城应该是一座传统的城市。大学城与普通城市的差别在于大学城的传统城镇形态以及相应的城市大学化氛围,新鲁汶规划中模仿传统小城镇模式所采用的高密度、适宜步行与紧凑用地等规划原则对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活力营造具有借鉴意义。
最后,大学城应该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在中国,大学城校园的空间开放与管理封闭是制约大学城校城一体的内在矛盾。在制度与权责划分的影响下,大学校方更加关注校园秩序与设施维护,将社会人群的使用看作校园管理的负担。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管理的制度理念与城市社会的政策支持仍然亟需改善。
广州市大学城照片
(作者刘铮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鲁汶大学(KU Leuven)建筑系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王世福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莫浙娟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博士。本文转载自《国际城市规划》2017年第6期,原题为《校城一体理念下新城式大学城规划的借鉴与反思——以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城为例》。经作者删减编辑,授权转载。赵楠楠对本文删减亦有贡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