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京剧《邓恩铭》:燃烧的青春岁月,不朽的英雄史篇
1917年,16岁的水族少年邓恩铭因家计困难,被迫离家。他一路乘火车北上,在一个暴雨如注的夏日来到济南,自此,他的命运也同当时苦难的中国紧紧联系在一起。
从参与、组织、领导救亡图存的学生运动,到与敌人斗智斗勇、运筹帷幄,他与同时代的年轻人一起,“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国家”;从忧国忧民的少年成长为救国救民的革命者直至壮烈殉难,他同自己的革命战友一道追逐理想光辉,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宁死不屈。
忆峥嵘岁月,念少年风华正茂,百年之后,英雄之气尚凛然。
少年代表,志在苍生
京剧《邓恩铭》演出剧照
市中区英雄山下,一场特别版“错位时空”上演。济南市京剧院将新编京剧《邓恩铭》搬上舞台,英雄事迹可歌可泣,邓恩铭短暂而波澜壮阔的一生历历在目。
王尽美、邓恩铭参加中共一大
(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油画)
1921年,邓恩铭作为济南早期共产党组织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那一年,他年仅20岁,是大会中最年轻的一个,也是唯一的少数民族代表。
邓恩铭
回顾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邓恩铭身上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闪烁着革命青年的理想光辉。
1901年1月5日,邓恩铭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水浦寨的水族家庭。他很小便懂得“吃穿来之不易”“民族隔阂不好”的道理,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小学时期,目睹同胞遭受世道不公,他写下“种田之人吃不饱,纺纱之人穿不好,坐轿之人唱高调,抬轿之人满地跑”的顺口溜。受到老师高梓仲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求学成才、立志报国的想法在年幼的邓恩铭心中深深扎根。
走出大山,是当时的邓恩铭实现报国救民之志的唯一出路。在叔父黄泽沛的帮助下,16岁的邓恩铭满怀期待,辞别亲友,踏上了北去的征途,至死未归。
“南雁北飞,去不思归?志在苍生,不顾安危。生不足惜,死不足悲。头颅热血,不朽永垂。”临行前,面对乡亲父老的殷殷嘱托,邓恩铭写下这首《述志》,许下了愿为革命事业奉献一切的铮铮誓言。
抵达济南后,邓恩铭成功考入山东省立一中(今山东省济南一中),意气风发的少年,迎来了自己的广阔天地。
1919年5月,济南爱国学生在西门集会,
为收回主权而抗争
邓恩铭在工厂讲学
此后,少年邓恩铭联合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参与爱国运动,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奔走疾呼,劝告同胞们拯救国难、救亡图存;同王尽美等人秘密成立山东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组织,创办励新学会,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报刊读物;与革命伙伴一起组织和领导了胶济铁路和四方机厂罢工取得胜利,将青岛工人思想觉醒推向高潮。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然而,炽热滚烫的书生意气和突出的革命成就,却也使邓恩铭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错位时空,触摸革命印记
“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一首诀别诗,是邓恩铭忠贞革命信仰的见证。
邓恩铭和狱友坚持学习新思想
1929年1月,因王复元等人叛变,邓恩铭第三次被捕入狱。这一次,敌人掌握了足够的“证据”。在狱中,敌人对其严刑拷打、酷刑逼供,却从邓恩铭嘴中得不到任何有用信息。
“四五”烈士(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油画)
1931年4月5日,邓恩铭、刘谦初等22人在济南纬八路刑场被残忍杀害。在刑场上,邓恩铭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反动军阀!”“中国共产党万岁!”邓恩铭和他的战友们在纬八路刑场上高唱《国际歌》,在雄壮的歌声中英勇就义……
邓恩铭的一生,理想的火炬点燃了黑夜里的漫漫长路。如今,英雄身殒,但革命的印记却永远留存了下来。
在山东早期党组织发展进步的过程中,离不开两个重要的革命阵地——齐鲁书社和励新学会。
1920年12月王尽美、邓恩铭
发起创办的《励新》半月刊
齐鲁书社原名齐鲁通讯社,旧址在省府前街90号。1919年由王乐平创办,该书社经销各种进步书籍,传播革命思想,邓恩铭、王尽美等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曾在此激昂思想、探讨革命。1920年秋,王翔千与王尽美、邓恩铭等在商埠公园大厅(今中山公园)组织成立励新学会,“励新”,寓有以新思潮互相砥砺之宗旨,进步青年们的学术谈话会、讲读会盛极一时,他们在这里发行《新青年》《励新》半月刊等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济南育英中学里,王尽美、邓恩铭等革命先辈踏过的楼梯犹存,层层叠叠的阶梯见证他们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奔波的步履不停,为新青年教育奔波的道路不止。
英雄山
市民代表在邓恩铭墓前缅怀
在市中区,革命先烈的红色印记随处可见。英雄山上,青山埋忠骨,邓恩铭烈士的衣冠冢便位于此。英雄墓前常有鲜花、花环,学生、游客和不少有志之士常来此缅怀先烈,讲述自己的理想。松柏遮天蔽日,与英雄相守相伴,在这里,坚贞不屈的气节与爱国主义精神从未远去。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走过新文化运动,走过了红楼,却来不及亲眼看看天安门前飘扬的五星红旗。曾经恰同学少年,如今青年依旧风华正茂。
革命岁月中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有志青年的壮志豪情穿越百年烟尘,在当代青年身上历久弥新。
楼上着火,楼下邻居舍身相救
执勤“兵哥哥”狂奔而来,帮市民脱险
比如,路上偶遇有人被压车底,济南“老师儿”一拥而上抬车救人;轿车坠塘,四人跳水砸车救人,上岸后多名路人跪地竭力为溺水者做心肺复苏。这里有不顾生命危险爬窗救人的“超人”邻居,也有暴雨中冲入洪流搀扶路人的执勤“兵哥哥”。
当代英雄故事催人泪下,革命精神传承也从未停息。在市中区,“开风气之先,创至善之业”的商埠文化与革命故事、红色资源融入研学线路,成风化人,以青少年之姿,赓续起爱国主义与革命精神的时代接力。一场场红色宣讲进社区、进校园,润物细无声,英烈故事、爱国主义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敬党爱党、拥军护军,每一位群众都是人民子弟兵的精神后盾。从少年到暮年,退役军人、老党员、社区居民等签署遗体捐赠协议,在这里,革命薪火生生不息。
开天辟地,红船起航
如今,邓恩铭,那个滂沱大雨中走出济南站的少年,那个从上海望志路106号到南湖红船、信念笃定的共产党人,那个奔走齐鲁大地浴血奋斗的忠诚战士,英名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之中,永远被牢记和追忆。而他的初心和使命,也在后继者的奋斗中接续传承、矢志不渝。
策划:裴梦雪 孔雪
文字:王湲棵
摄影:秦政 吕雪童 解凯
摄像:张鹏飞 王鸣远 陈志伟 薛伟 孟翠翠 刘秩存 杨志朋
原标题:《京剧《邓恩铭》:燃烧的青春岁月,不朽的英雄史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