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社区工作法|建立新邻里关系的六条边:从搭建信息平台开始

边莉君
2023-08-04 16:5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实践中,我们以“建立社区新邻里关系”为目标,总结出现代社会六边形社区动员工作法。即,在社区中,搭建信息平台,吸引有主动参与意愿的居住者,挖掘出社区种子并加以保护。以社区种子引导和培育社区组织形式,激活社区链接,实现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形成社区内人和人之间非正式邻里关系的建立,继而可用公共空间盘活社区各类资源,打造社区活力聚集地,建立社区新邻里文化。 

建立社区新邻里关系,是形成新社缘的过程。过程中,不断搭建并充实社区六大板块,建立人与人的信任,弘扬社区中的真善美,共建社区的协同文化,让每个人对社区都有一份归属感。

为何搭建信息平台

在社区内搭建信息平台,确保信息通达,居住者与社区相关方都可了解、参与、体验社区发展过程;同时令信息对等,为有意愿的居住者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最大限度地激活居住者的内生动力,助力社区发展。

在社区范围内,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就会出现社区信息平台。只是人们使用的工具在发展变化。19世纪,人们主要依靠口口相传、电报、报纸、大字报和广播来进行传播传播。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开始使用电视、电话、互联网等。

当下,移动互联网兼具信息传递的高效性、信息量的爆炸性、信息沉淀的方便性和信息搜索的快捷性,如今已成为主流工具。从QQ到微信,到快手、抖音和直播等,依靠的是不受地域限制的流量。

上海,城市小公共空间里的男女老幼。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社区明显有地域限制,且成员需求复杂,无法通过单一工具实现所需全部信息的传递。实际上,从现下的“互联网思维”之中,无法产生出真正适用于社区的工具。我们也期待,结合社区新邻里关系的逻辑和互联网特点,未来可以生发新的媒介工具,引领新的潮流。

对社区来说,一个好的信息平台,可以确保信息准确、直接、及时到达居住者以及任何社区相关方,也可以承载信息的沉淀。社区信息的流通,意味着信息对等——本质则是资源能够平等流通,为社区发展提供基础。所以,信息平台是基础性工作。

现阶段,社区常用的信息工具令人眼花缭乱。从社区利益相关方来看,两支较强的力量是行政和商业。行政方面,从居委会到街道再到各级部门,都会做信息工具,意图给老百姓使用,形式一般是APP或小程序等。而开发商、物业、一些房产中介等会开发自己的系统,比如APP或小程序,供居住者应用于不同场景,社区场景只是其中一环,其本质是一套管理模式

目前在居住者之间,最常用的信息工具,还是承载在微信上的。尽管微信也有沉淀不了信息的缺点,但足以承担小范围的邻里交互。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合适的社区信息工具。

好的社区信息平台,需要有一定基础。对现阶段的社区来说,任何事儿的基础,都是“建立信任关系”,信息更是基于信任关系而传播。如果老百姓不相信这个信息,那就不会使它流动。这就意味着,这个信息是死的,是无效的。

另一方面,不同的社会阶层,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同,了解的内容也存在差异。面对这类信息壁垒,居住者/老百姓基本只能被动无奈接受。天长日久,人们形成狭隘的认知模式,更容易受骗上当,或做出对未来发展不利的决策。

实际上,社区信息的流通,恰好可以打破这样的壁垒。

上海,社区活动中心,一位向窗外望去的老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不妨想象,一个社区如果有30%的居住者积极传播信息,这个社区基本就没有“秘密”。居住者可以迅速获得准确信息,做好充分准备,让生活/工作/个人发展/家庭规划等更加从容。

反过来说,如果社区内的信息不能公开、流动,直接触达一个个具体的居住者/老百姓,那么社区发展就是空谈。而社区信息平台是否有效,取决于多少居住者/老百姓信任信息的真实性,愿意用自身信用背书,自发去传播信息。

这三年来,中国社区也在发生变化。好的一面是,居住者开始相互连接,积极互助。负面情况是,社区空间有所收缩。基层工作人员工作辛苦,但很多时候是为应对上面压下的事项,而非为居住者服务。如果要解决民生需求、保护老百姓基本权益,就更要强调,需要以职业素养进入行业。不能突破居住者的个人边界。

谈到社区信息平台,就需要说到“辟谣”。当下,可以感受到,“不信谣、不传谣”成为部分居住者/老百姓的口头禅。但靠这句口头禅,是无法回应谣言背后的问题的。

实际上,当一些部门发布信息时不够精准明确时,基层也会难以把握信息的准确性,居住者/老百姓从而不得不依赖自身生活经验、人脉圈子等,相信小道消息。进而,有所偏差的信息获得大量传播,加上人们过度焦虑之下的丰富想象力,就会出现不可控的状况。这就导致要花额外成本,去解决“谣言”问题。

而到了社区内部,关于社区的事务,谣言的根源就无法存在。基于社区层面的真实居住场景,造假难度系数过高,且没有必要,造假很快会被戳破。另外,社区包含最基础的民生需求,相关信息万一有偏差,居住者生活很容易陷入困境。社区基层也会更为慎重。

上海的夏日,窗台一角。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这正是“附近”的价值。在当下的媒介环境中,远方的信息于我们而言是不对等的。因为没有足够的体验、观察和交流,那些信息大概率是不真实的。根本上,其信息的运作逻辑是营销,不是为了呈现事实。

那么,如何甄别远方的信息是否真实?对我们来说,如果连附近的真实都不可见,就更接收不了远方的真实。正是在社区之中,我们可以习得如何识别和体会附近的真实。

居住者需要依靠在地力量相互支持。有需求就有市场,三年来,社区团购遍地开花,尤其是在生活配套不够完善的社区。虽然社区不能全由商业去推动发展,但商业力量在社区板块的敏锐度,是社区从业者需要留意观察的,其发展逻辑、可复制性、执行效率上都有可学习之处。

在地互助中,居住者相互建立链接,甚至建立了一定信任。这个过程,对社区利益相关方也有很大帮助。以居委会为例,居委会是基层政权的抓手。假设居委会有十位工作人员,面对三千人以上的居住群体,每人要应对几百位居住者。日常状态下,很难做到一对一的信任和理解。而在互助过程中,居委会与居民完成了更好地相互看见。

归根结底,使用工具的人是关键。互联网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但建立好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才能把握社区信息传播的关键。

社区信息平台现状

邻里关系尚未建立时,居住者呈原子化状态。信息只是某些居住者或利益相关方掌握的资源,社区信息到达率不高,居住者对社区各类事项不明确知晓。因此,建立线上线下的平台很重要。

在线上平台方面,作为社区从业者,我们常用微信朋友圈进行活动发布、组织招新、社区倡导等,将社区动态展现在朋友圈。通过微信群,实现群体间的线上交互和议事。微信小助手(注:即一个微信号)是固定在社区、为社区服务的微信号,是与居住者沟通的枢纽,也是社团直接沟通的桥梁。

要进行更好的社区传播,线上信息沉淀平台必不可少。现阶段最流行的是微信公众号。也有的用其他工具做活动后期传播。不同平台和工具有不同功能,大多数时候,实现社区内的信息传播,最后仍是以多种工具沉淀到微信。在此,还是期待能有一款工具,将所有功能都实现。

关于线下平台,要利用好公共空间。居住者的必经之地,是放置公告栏和电子屏的最佳场所。小中大型社区活动,是最佳传播时机。可将活动安排在必经之地,如公园、广场、社区场所等,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居住者面对面交流。

最核心的是人与人的交互。无论线上线下,人们建立信任,就可用自己的常用工具在线密集交流。这种交流还可延展到线下,面对面沟通,让彼此了解更深入,相互更信任。居住者会在原有社会关系基础上,建立新的人脉。

每个社区实际情况不同,需因地制宜,基于社区既有的模式,一步步迭代。整合在地擅用的信息渠道,在此基础上,发展适合本社区的信息平台——一个沉淀平台+点状密集传播的信息平台

  

社区所有信息是围绕人而存在的。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商业、居住者、社团等,都有各自的信息渠道,以各自习惯的使用方式存在。其实,可整合沉淀到一个平台,按照各自习惯的方式,发起点状式传播

由此,现阶段要建立的社区信息平台是:

回归真实——先要和居住者直接建立信任关系。和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关系是必要的,但不是核心、首要的事项。因为,和居住者建立好信任关系,利益相关方也会成为很好的协作者,且这种协作关系可应用于社区全场景之内。

确认主体——谁是信息受用对象,谁是信息传播主体?是居住者。

建立声望——信息精准、及时、公开,以建立公共声誉,积累信用口碑。

社区信息平台如何构建

社区信息平台的构建,每个社区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我们的实践中,在无锡太湖国际社区,因初建的微信公众平台无法满足居住者诉求,不同社区自组织就会开设自己的公众号。而到了郑州紫荆华庭社区,线下碰面是最快的信息传递方式。因为,这里的许多居住者来自河南周边农村,之前在村里喊上一嗓子,信息传递就完成了。人和人之间的信任,很容易在见面时建立,一说来自河南哪个地儿,大家立马熟稔起来。总之,最好的社区信息平台是“人”——密集持续传播信息的人。

因此需要:

A.搭建促进居住者们社交的平台

B.收集居住者们朋友圈信息分析进度

C.为居住者们主动传播信息提供支持

D.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信息枢纽

在社区,让居住者以最快速度获取准确信息。这需要人与人密集传播,不是发起平台就能实现的。不论工具如何变化,只要人与人不断交互,传播就不会停止,人们会用自己习惯的工具,将信息散布在各平台。我们将这种传播方式叫做点状密集传播。

信息工具不断变迁,无法将其固化、模式化。仍然强调,其核心是,抓住社区的人——不论传播者是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商业机构、居住者,还是单位、组织,在考虑传播的时候,要让接到信息的每个人,都有转发欲望。产生密集转发,就能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即使不同身份的话语体系不同,但在良好沟通中形成信任关系,也能让想传递的信息准确到达。

另外,需要一个多功能、好用的沉淀平台,让居住者可追溯社区发生过的故事。信息平台搭建只是初期工作,保留好沉淀平台,让居住者相互建立信任。大家熟悉之后,信息工具就会多元发展。

以上,我们称之为“一个沉淀平台+点状密集传播”

因为住在里面的人不同,每个社区都独一无二。实际上,社区硬件并不重要,甚至有没有给居住者使用的公共空间也没那么重要。每个社区都好比孩子,有自己的秉性、优势、过往历史等,也有自己的问题、劣势等。搭建信息平台,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大都市上海,有各种禀赋的住区。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搭建社区信息平台的方式

1.收集现有社区信息平台(含利益相关方)的情况。在地资源是支持社区工作的启动力量,谁熟悉社区,了解社区过往历史,谁或哪个群体或机构曾在社区贡献力量,谁认识的居住者多,谁具有社区声望和组织力,哪个单位或机构信用背书较好,社区以往如何让信息到达居住者。

在社区建立信息渠道,先要调查在地擅用的渠道是什么。已有社区信息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电话、宣传栏、张贴通知、微信群、QQ群、微信公众号、个人微信号、APP、小程序、纸制品、面对面交流及其他。

已有方式未必全面,但基本有效。居委会习惯用电话联系住户,尤其是年纪较大的居住者。宣传栏也是居委会常用方式。

物业习惯的办法是张贴通知。因为有电梯使用权,物业公告就有了最佳去处。人流量大的地方是社区枢纽,比如电梯,也可以考虑其他人群的必经之路等。

业委会偏向使用线上,比如能突破500人的QQ群。物业会尝试开微信群。开发商擅长运营公众号,也有把个人微信号当成品牌形象运作的。开发商的销售以及物业公司小伙伴把个人微信号作为工作号,朋友圈都发工作内容。APP或小程序也是不少开发商或物业的渠道。

关于纸质传单,居委会可能发放文明养犬、普法打黑等倡议。第三方社区组织会制作海报、社区刊物等,用于招募志愿者、展现社区风采以及自身工作总结等。

当然,不可忽视面对面的重要性。线下交流更容易建立信任。

其次,要了解具有公信力的利益相关方、群体或个人

在无锡太湖国际社区,居委会是有公信力的利益相关方,也是邻里代言人,其角色更接近“行政服务提供者”。2014年,我们介入社区时,居委会公众号约有400关注量,和物业、居住者沟通均不频繁。尤其是,居住者不太需要到居委会办事,所以接触很少。我们机构介入后,发现居委会副主任认识不少邻居,她曾负责准生证办理,本身也是社区居住者,认识一些老邻居。这就是具有公信力的个人,是我们可以借助的力量。

在郑州紫荆华庭社区,房子初期交付阶段,维权不断。有居住者成立了两个500人大群,这是有影响力的群体。虽然后面和群体的沟通颇费了点心血,但仍然是可以借助的力量。

同样是在郑州紫荆华庭社区,作为介入者,我们在社区建立微信公众号,将之作为信息收口。当时,公众号关注率之所以节节高升,是因为联系了绿都地产集团销售部的一位经理,他带着整个销售团队,转发了大量公号文章。背后是因房子刚交付,此前销售为把房子卖出去,就要和买房者建立信任关系。这个时期,因为居住者的信任,销售团队是具有公信力的群体。

邻里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者,之所以对社区事务有参与和互动,多是因为利益相关和情感相联。面临利益相关的问题时,他们可能采取的行动,有两个特点:第一,借助居委会,反映意见和表达诉求,居委会的行政性和社会性能充当居住者和相关部门的桥梁;第二,无组织框架,碎片化参与,即使很多人面临同样问题,也很少出现有效组织框架,而是一部分人组成临时性共同体(如拟购房业主群、已购房认证群等),难题解决后,再恢复为各个个体。

上海,一处居民小区。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现有社区信息平台的理想场景是,社区相关方都愿意成为信息传播渠道,能够齐心协力。比如,物业有明确的张贴公告执行人,管理方进行过培训,保证其张贴通知符合规范。

不能小看在线上线下发布通知。通知模板、页眉页脚设计、落款时间、是否盖章等,都需要设计。电话或微信一对一告知,要明确谁做这个事,整套说辞是什么,要提供可参考的问答以及详细的话语。群内发布公告也需设计好模板,以模板发送。

2.新建一个沉淀所有信息的线上平台。

3.社区需要开放式、易于传播的信息平台。人们由此了解所有动态,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报名、自组织发展状况及活动、二手物品交易信息、公告类信息、其他信息等。

沉淀工具可自行确定。有使用社区小助手的,有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有开发小程序使用的。选择开放的、具备公信力的线上工具较合适。沉淀信息的线上平台,目前多和微信结合使用。

4.建立社区线下全方位渠道。

社区内容需要线上线下不断交互,产生丰富的可能性。有条件的社区,可建造社区公共空间,作为线下活动使用。这类空间的盘活,要体现责任主体的主体性。主体对空间有支配使用的权力,才会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进行维护的使命感。

没有条件的社区,要对社区以及周边空间做全面梳理,根据社区情况,规划可用空间即可——实际上,没有社区公共空间,意味着只要居住者群体有共性需求,能承载需求的一切空间皆可用

上海一处里弄社区。当时,邻里定期聚餐,在弄堂里搭起桌子,端出自家饭菜。 澎湃新闻记者 周平浪 图

社区中心同样是信息枢纽。这些地方设置的公告栏,是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另外,有条件的社区,也会制作社区刊物、开设社区电台、社区创意设计等。社区有意思的地方是,一旦赋权于民,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被激活,富有创造力的可能性就会出现。

最好有一款信息发布和沉淀工具。实际运营中,能从居住者的社区生活需求出发,构建居住者线上线下的交互,重塑邻里关系,让居住者轻松参与多元社区生活,成为真正的社区人

这个线上工具可以是小程序,也可以是APP,需要简单、便捷、易操作,承载建立新邻里关系所需的功能。它像活动招募工具,能进行活动招募,管理报名者信息;它像“微信公众号”,方便查阅社区活动,发布图文并茂的活动文章;它也是在线工作文档,可自如编辑文章,配上音乐和文章模板;它像“贴吧”,可发布社区动态,可积分,可有版主……只要制定好规则,它可以让居住者自由成立社区社团,建立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氛围;它可以帮助居住者组织线下市集、参与线上市集。未来,根据每个居住者的贡献值,能知道这个人在社区的声望,甚至可以从中产生交易。

社区信息平台搭建案例

一、无锡项目案例

此社区项目执行前的情况:

1.居住者不知居委会在哪。

2.居委会对居住者情况了解不深。

3.物业和居住者之间有矛盾。

4.物业七个组团分区管理,各自为政。

无锡项目执行后的情况:

1.居住者和居委会、物业均实现合作共建。

2.物业费收缴率从70%上升到80%,满意度上升至90%。

3.居住者自发组织丰富的社团和社区活动,半年逾2万人次组织并参与。

4.社区信息实现对等,能够及时、准确触达社区每个角落。

无锡太湖国际社区,由七个组团组成。项目执行时,这个社区有十年历史,入住率不足40%。首次到访居委会时,我们询问了四人,包括物业,都不知居委会在哪。找到时,发现居委会硕大蓝色牌子就在马路边。居住者具体情况,如年龄分布、职业特征、孩子数量等,没有实际准确数据。关于物业和居住者常有矛盾,需居委会出面调解。但居委会和居住者之间联系弱。除了办准生证、退休相关事宜要到居委会,居住者不了解居委会在哪,和自身有何关系。物业七个组团分区管理,各自为政。

当时,在已有的社区信息平台方面,居委会和物业都有微信公众号。居委会的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居委会工作,关注量有400多。物业有几个微信公众号,比较分散且运营不明确。

无锡太湖国际社区是我们机构和居委会合作的项目。相比其他利益相关方,居委会的能动性更高。我们建议,重点打理居委会原有微信公众号。确定后,社区所有信息都引导在公众号上沉淀,公众号成为大家都可关注的线上公告栏。

随着一系列工作推进,社区逐步活跃,居住者体现出真实需求。信息都发布在公众号上,比如活动信息、新的社团招新、社区新鲜事儿、邻居撰写的心得、邻居拍的照片(多数拍摄的是邻居)等。大家开始关注公众号,三个月后,关注量从400增加到4000。

二、郑州项目案例

郑州项目执行前的情况:

1.维权频发期。

2.物业跟居住者处于对立状态。

3.物业建立了楼管制度,但沟通困难。

4.居住者之间呈现非敌即友的状态。

郑州项目执行后的情况:

1.获得开发商支持。社区信息经由开发商营销人员转发,获得5000居住者关注。

2.通过社区小助手,居住者和邻居开始打破二元对立,建立良好的邻里信任关系。

3.维权状况缓解,和平过渡,正常入住。

4.物业持续和居住者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

郑州紫荆华庭社区,当时处在分批交付阶段,是高密度超大型社区。项目开发商和我们机构合作。而我们机构在郑州没有社会基础,对本地情况一无所知。开发商对合作分工并不清晰,只是自上而下明确,各部门要全力配合。而交付阶段是维权频发期,居住者多为刚进城市的周边村民。郑州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吸引了大量本省人才。

在开发商物业和居住者有对立的局面下,作为第三方,我们的介入显得不受欢迎。开发商和物业本身焦头烂额,居住者则呈现非敌即友的警惕。

社区已有的信息平台是,物业建立了楼管制度,要求每个楼管必须和业主加好友(用工作微信号),但因存有矛盾而沟通困难。此外,没有任何可以接触到居住者的方式。而通过物业接触居住者,显然路径不通。

于是,我们着手新建社区信息平台。注册微信公众号时,发现社区的名字早被注册了——这也是社区的魅力,居住者以及社区相关方看到其中的机会,把名字都注册了。这个微信公众号不得不取其他名字。

之后,通过楼管推送,微信公众号开始有居住者关注。但快速涨粉是来自开发商营销人员的大量转发。当时,单篇阅读量一两千地涨,添加社区小助手(一个由居住者打理,与广大居住者沟通的小工具)的居住者至少多了5000名。我们意识到,原来社区最好的信息渠道是开发商的营销团队。营销团队对居住者的了解,以及居住者对营销团队的信任很高。当地产营销团队开始积极转发公众号文章时,邻里的初步信任建立就实现了。我们开始通过信息平台接触邻居。

三、北京项目案例

北京项目执行前的情况:

1.租户占比80%,居住者流动性大,相互不熟悉。

2.社区没有公共活动。

3.居住者工作繁忙可支配时间较少,没有参与社区的意识。

北京项目执行后的情况:

1.建立线下全方位宣传渠道。

2.居住者逐渐相互熟悉,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3.居住者自发组织和参与社区公共活动。

4.居住者用可支配时间创造并参与社区生活。

北京的东亚上北社区,商住两用,80%为租户,流动性大,属开放社区(社区出入不设门禁)。此项目在地没有现有社区信息平台,也没有可接触到居住者的通道。物业和小部分居住者关系良好,物业口碑佳,但流动性大(物业人员流动性大、居住者流动性大),使得信息渠道难以畅通。

在没有现有利益相关方资源可调动的情况下,我们先发起以邻居轮值来打理的微信号、社区小助手。其过程是,我们在物业可用的电梯内张贴海报,传递信息,接触到居住者。而后,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开设了公众号,试图把信息沉淀到同一个平台。但接手这个项目时,微信公众号沉淀信息的作用已式微。所以,小助手朋友圈成为主要信息平台,微信公众号仅作为补充。

春节后,社区人口流动超过20%,此前积累的居住者快速流失。针对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协助物业建立立体化信息系统,包括在居住者逗留的线下空间设置公告栏。公告栏是社区原有的,用来公示各类信息,为居住者了解和参与社区提供畅通渠道。

其后确定的工作方向是,楼管需要和居住者建立连接。物业要成为一支稳定的、支持社区发展的力量。因居住者经常更换,物业却长期存在。因此,用线下信息平台保证,新到社区的居住者,一来就能知晓信息。通过物业支撑,保持信息更新迭代。但这对物业员工的素养提出了挑战。这个场景中,待验证的是物业员工是否可以成长为成职业的社区从业者。

(作者边莉君系社区工作者,本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王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