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沙里村庄新光景①丨乌审召嘎查:不止于绿
开篇语
从沙进人退到绿富同兴,鄂尔多斯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创造了防沙治沙的人间奇迹,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讲好鄂尔多斯生态故事,即日起,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各旗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大型融媒系列报道——《沙里村庄新光景》,把镜头对准沙漠沙地中的小村庄,以“小切口”折射“大变化”,深度诠释鄂尔多斯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一以贯之推动绿富同兴的生动实践。
▲《鄂尔多斯日报》8月1日第5版
乌审召嘎查 不止于绿
村庄名片: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审旗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旗政府所在地80公里。总面积420平方公里,下辖4个牧业社和2个居委会;嘎查草场总面积63.3万亩,水浇地面积1.4万亩,植被覆盖率达80%,森林覆盖率达35%;常住人口333户、867人。先后获评“内蒙古自治区文 明村镇”“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全市文明嘎查村”等称号。
往昔……
“绿色牧歌”荡气回肠
天蓝云舒、广漠笼翠、优美如画。时值盛夏,穿行在乌审召嘎查广袤的草原上,满目皆美景,无处不风光,绿意宛如一阵和畅春风轻软温柔,令人沉醉。
置身于牧区大寨博物馆,一抹抹绿意,从历史中走来;一曲曲绿色牧歌,在心间萦绕,治沙愚公的身影依旧坚毅挺拔,如此动人心魄……
▲ 体验式生态教育基地
时光的指针倒转回20世纪50年代,恶劣的生态环境令当地人苦不堪言:飞沙走石,寸草不生,黄沙埋房,毛乌素沙地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生命禁区”。当时还是共青团员的宝日勒岱带领60多名青年,把深入沙漠铲除醉马草的任务包了下来。从1958到1965年,全公社铲除醉马草累计86万亩,为放牧和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紧接着,在宝日勒岱带领下,乌审召公社开展了治沙、修渠排涝、围建草库伦、打井整地、植树种草等建设项目。1964年开展牧业学大寨运动以来,乌审召人以大寨为榜样,提出了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树、要料、要畜的口号,掀起了以治沙为主攻方向,以草库伦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建设新高潮,开创了人进沙退、改造自然的壮举。
▲ 老一辈治沙人向沙漠进军。
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诗人记者郭小川等采写的长篇通讯《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和《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的社论文章。乌审召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被树为全国改造沙漠建设草原的典型。自治区党委及时发现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复讨论总结,形成了学大寨的光辉典型——“牧区大寨”精神。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深入推进,乌审旗出台“谁造谁有、允许继承、长期不变”政策,鼓励农牧民大力种树种草、治理荒沙,在“牧区大寨”精神的感召下,不仅仅是乌审召嘎查,在整个乌审大地上逐渐形成了“以个体造林为主,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治沙造林格局,涌现出一大批治沙劳模和造林大户,在治沙造林实践中也总结出了许多高效实用的造林技术,实现从“管沙用沙”到“沙里淘金”的历史性跨越。
▲ 候鸟栖息
进入21世纪,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追求绿色、改善生态的“牧区大寨”精神仍在接力,并奔跑出新的里程。此时,乌审旗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绿色乌审”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封育、飞播和人工造林,开创了地企联动、全民参与治沙造林的良好局面,乌审召嘎查也在用绿色理念、绿色经济和绿色标准,不断擦亮“牧区大寨”的金字招牌,让老典型焕发新活力,再谱绿色牧歌新序曲。
见闻一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 无人机作业
“260亩地,不到1小时!”
看着农田上“嗡嗡”飞过的大疆T50无人机,牧民巴嘎那嘴角微微上扬。只见他双手操纵着遥控器,无人机稳稳地落在家门口前平整的地面上。不到1小时,他便完成了自家260亩农作物的施肥工作。
别看巴嘎那是个地地道道的牧民,但身上却充满“科技范儿”。他一边收罗着无人机螺旋桨叶片,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无人机的好处:“这个无人机即使在晚上也能施肥、打药,漆黑的夜里,我虽然看不见,但机器‘长了眼睛’,快速、方便、高效,这就是现代科技的力量。咱农牧民吃的也是‘科技饭’。”
巴嘎那清楚地记着,1997年,为了给牲畜补充饲草料,家里种着5亩薄田,头顶烈日,汗流浃背,播种、锄草、收割全部靠人工,一家人忙乎大半年。那时候他就想,如果有个既能种地,还能收割的机器,那该有多好呀!
20多年过去了,巴嘎那心中的那个小梦想早已成为了现实,库房里搭载北斗导航的拖拉机、播种机、打捆机、自动拌料机等现代化机械应有尽有,他还是嘎查里第一个买无人机的牧民。
▲ 现代化的喷灌设施
在巴嘎那的手机上还装有一套乌审旗智慧沙地系统,点击进入就可看到智能设备、智慧牧场、物联商场等模块。在智能设备模块,轻触开启键,田地里的水泵阀门就会自动打开,开启灌溉任务,坐在家中就能轻松完成农作物浇水工作。在系统里的气象台,还可以随时查看田地里的土壤墒情、风速、风向、雨量等情况,根据数据监测适时灌溉。
牧场上,巴嘎那同样实现了“云端放牧”的现代生活,依托远程智能饮水系统、视频监控等设备,草原深处的传统牧业正在向智慧牧业华丽转身。巴嘎那说:“高科技的应用让我们种养殖更科学,收入也翻倍增长,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的理念,已经在咱农牧民心中扎下了根。”
见闻二
“明沙”绿了 牧民富了
午后,乌审召嘎查努克庙牧业社牧民浩斯巴雅尔家的小院里,儿孙摘桑葚,自在逍遥天地乐。
但谁又曾想到,20多年前,眼前的这一切却是另一种景象。草场沙化,生产受限,养殖收益甚小,一家人过着荒寂而贫困的日子。要想改变现状,必须改变生存环境,治沙就是绿色希望与致富方向所在。1995年,浩斯巴雅尔把家中微薄的积蓄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明沙”中。他根据立地条件,以种植杨柴、柠条为主,走科学治沙的道路。“和老一辈用手挖、用肩扛的造林条件比起来,我们要好得多,至少苗子不用人背了,可以用马车或者摩托车把苗子送进去,但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老一辈人在‘黄沙蔽日’沙漠里艰苦创业的景象,他们的吃苦劲儿用言语表达不尽。”浩斯巴雅尔感触颇深。
用3年时间,从春种到秋,浩斯巴雅尔染绿了5000亩“明沙”。因为治沙,还背负了一身债务。但眼瞅着一抹抹绿色逐渐变多变浓,一种成就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正是这3年的苦干,换来了如今甜美的幸福生活。昔日播撒的绿色种子如今已浩如林海。枝条摇曳,轻风吹过,草原犹如绿色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向远方推展开去。这片绿色,早已成为浩斯巴雅尔生命的一部分。
现如今,58岁的浩斯巴雅尔和妻子养着400只羊和50多头牛,除去休牧时间需要圈养外,草牧场里长满的柠条、杨柴等牧草完全可以充足供养。加上现代科技赋能,夫妻二人坐在家中就能放牧,还不耽误照看两个孙子。浩斯巴雅尔说:“过去面朝黄沙背朝天,受苦受累干一年也没有多少收入。现在养殖、休闲两不误,仅2022年家中收入就在30万元左右,与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在我们嘎查,‘牧区大寨’精神口耳相传,家家户户都有治沙、保护草牧场的传统。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生态好了,日子才有奔头。”在浩斯巴雅尔看来,绿色不仅是发展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亮丽成色,自己要传承好老一辈乌审召人治沙造林永不停歇的绿色行动力,继续把“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用热爱与执着,守护好草原之绿。
▲ 乌审召秋景
采访手记
让“绿色履历”更加丰厚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乌审草原儿女几十年如一日,代代接力传承,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一路走来,向绿而行,因绿而兴,不止于绿,“牧区大寨”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绿色乌审履历表写下完美开篇。
进入新时代的乌审召嘎查,在大力传承弘扬“牧区大寨”精神的同时,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用科技赋能生态建设,不断提高防沙治沙效率和质量,真正实现沙止步、绿成荫、助发展、能致富的共赢。
“绿”是本色也是特色。乌审召深入挖掘整理“牧区大寨”生态建设历史资源,串联牧区“大寨”博物馆、生态体验基地、毛乌素沙地生命共同体研究中心,构建起“一馆一院一基地五大中心”生态文明教育集群,开发出“回顾式+情景式+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模式,以教育实践守护生态文明底蕴,推动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履历”内涵更加丰富。
建设生态文明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我们不仅要传承好“牧区大寨”精神,还要守好绿色家底,壮大绿色财富,丰盈绿色履历,让“只此青绿”新奇迹层出不穷、接续不绝。唯有如此,我们方能把祖国北疆这道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不断铺展美丽中国新画卷。
来源:微信公众号“暖新闻”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郭彩梅、马利军、王鑫、袁霞
乌审旗融媒体中心记者:王占永、王小飞、王琪
原标题《沙里村庄新光景①丨乌审召嘎查:不止于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