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近1个月每天只睡两小时,我感觉快要死了
原创 深呼吸编辑部 39深呼吸
作者|王慧明
编辑|廖颖瑶
封面|站酷海洛
每天只睡两个小时是什么感觉?高邑低头想了半晌说,“濒死感”。
这是他这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用来描述猝死的词,发现完全可以形容自己失眠的感受。
凌晨3点,高邑的身体还在经历一场艰难的“拔河”,肉体已经疲惫到极致,意识却异常清醒。心脏这时突突地跳,快到像要撞出胸口,连带着心口、后背、头一阵阵酸痛。
他赶紧闭上眼睛,急促地喘着气,作为最后的求生手段。
◎ 图:123rf
01
新冠康复后,发现自己睡不着了
追溯自己失眠的根源,高邑说是从去年12月患上新冠开始,持续地发热、咳嗽、乏力让他一直无法安然入睡。但随着新冠症状的消失,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的问题却遗留了下来。
直至今年3月感染甲流后,失眠变得越来越严重,近一个月,他每天只能睡2-3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头重脚轻,连话都说不清楚。
◎ 图:123rf
“我也有试过强迫自己早点入睡,晚上9点就开始躺在床上,但脑袋却额外的兴奋,最后只能起来玩手机,饿了就到厨房找东西吃,直到天空亮起白光。”高邑说,这段时间他工作毫无状态,在公司几乎听不进员工的回话,跟旁边人说话时也语无伦次。
到了后期,他开始干呕,多走动一会儿或是猛地站起来都会引起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高邑也尝试过自救,在社区医院开了十多副中药,还没喝完有次开车回家的路上,高邑眼前一黑,险些酿成大祸,家里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催促他去看医生。
◎ 图:123rf
高邑去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麻醉中心睡眠门诊,周少丽主任在询问了他的病史、睡眠、食欲、心情等情况后,为他安排了检查,接着做了一个小时的问卷。最后的结论是:睡眠质量差,已经出现中度抑郁和中度焦虑。
新冠康复后,长期被失眠困扰的人群并不少见,去年4月一项涉及50万参与者的研究显示,在新冠大流行期间,人们普遍存在睡眠障碍,每10个人中就有4个人有睡眠问题;52%的新冠感染者都出现了睡眠障碍,有些地区的感染者存在睡眠障碍的比例甚至高达74.8%。最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中断,作恶梦等。
02
压力,让他的失眠愈加严重
在睡眠中心就诊期间,高邑认识了另外一个病友——小梁,才30出头的年纪,却已经有了遮不住的白发。高邑与之交谈后了解到,他的失眠源于新冠疫情开始初期。
小梁是一名程序员,在一家网络公司负责产品开发,起初干得还算开心,但随着新领导的出现,不适应与疲惫的感受将他淹没,最后他主动找到上级要求离职。
“我对自己的技术能力还算自信,不相信找不到更好的公司。”辞职后的小梁并不急于找工作,在过了一段没有上班压力的生活后,疫情却突然爆发,“连续性失眠出现在找工作期间。”小梁本计划回到职场,四个月过去,投出的简历犹如石沉大海没有一丝回应。
◎ 图:全景
在巨大的压力下,小梁开始睡不着了,每天只要一闭眼,大脑就会一条条地闪现当天找工作的情况,日复一日地睡不着觉,让他的心脏开始不舒服起来,那种濒死感迫使他叫过两次救护车。医生来后,告诉他没事。
无奈下,他只好在不同的医院找医生开药治疗失眠,刚开始吃药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吃完可以马上睡着,但副作用也很明显,就是睡不醒,中途有几次面试,他困得张嘴说话都费劲,草草收场。
近年来,睡眠障碍的原因,心理因素成为了绕不过去的大山。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的调查,排在前三的失眠原因,是情绪困扰、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
◎ 图:锐景
治疗失眠的第3个年头了,小梁还是没有找到工作,可时间不等人,他清楚地知道,程序员如果在35岁还没有做出成绩,就只能做些边角料的工作了,再过几个月他就要32岁了,危机感步步紧逼。
不知道是心理压力过大还是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小梁现在吃完药也睡不着了,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中山三院的麻醉中心睡眠门诊正在开展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疗法,他决定过来试试,“最低的想法是让我睡够6个小时。”
高邑和小梁的再一次碰面是在治疗后的一个月,两人不约而同地戴着有睡眠参数的运动手表,数据显示,高邑的睡眠时长已经到了7个小时,小梁的睡眠时长为6个小时且有了2个半小时的深睡眠。
两人看着对方的睡眠表现,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说着说着,抹起了眼泪。
● 专家解析 ●
周少丽
中山三院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手术麻醉中心疼痛与睡眠专科主任
病毒感染后出现失眠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和炎症状态有关,患者产生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因素可造成机体过度觉醒。身体不适、生物节律紊乱、睡眠驱动力下降、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等均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原因。
中山三院针对失眠患者首创“WCC-SOD”治疗计划:
“W”指“Watch”,即运动手表监测睡眠。周少丽建议购买带有睡眠参数的运动手表,每天进行监测;
“C”指“Further Consultation”,即定期复诊;
“C”指“CBT-I疗法”,即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睡眠卫生、认知疗法等;
“S”则为“SGB疗法”,指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O”是“OZONE自体血回输疗法”,即三氧大自血疗法;
“D”则为“Drug疗法”,即药物疗法。
通讯员 | 周晋安 刘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