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军转干部风采录 |军魂铸盛世 警心谱忠诚——谭植

2023-08-01 15: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八一建军节特辑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

军转干部风采录

谭植,1963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80年11月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排长、中队长、参谋、副处长、参谋长等职,自1999年8月转业到贵州省劳教局工作以来,历任局所政管理处副处长、处长,安顺劳教所党委副书记、所长,中八劳教所党委书记、所长等职,2001年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2006年被人事部和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2007年被贵州省人事厅、贵州省军区政治部等评为“全省烈军属和复员退伍军人先进个人。”

从贵州省军区独立团第一团警通连的一名普通战士到武警贵州省总队第三支队参谋长,19年的时间里,谭植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断完善自身,始终是部队里的先进榜样。

1999年7月,带着割舍不下的部队情和那颗为民服务的初心,谭植脱下军服换上警服,来到了贵州省劳教局(现贵州省戒毒管理局),他历任了很多职位,但大家最爱称呼的是叫他"老谭”。

同事眼中的老谭——军人本色

同事回忆道:“老谭一看就跟别人不一样,身上那股军人味太浓了,看他走路姿势就知道是个老兵了。”

除了军队风范,老谭也把部队培养的忘我的工作作风和永不认输的韧劲带到新工作中。他喜欢提前一两个小时到单位,读读书、做下记录、整理文件。有人问他,来这么早干嘛,上班时间也可以做啊?他说:“一到上班的点,我这里就太忙了,开会、办文、调研等等等,根本停不下来静一下,早来的这两个小时,是我用来思考学习的。”

正是凭借这股认真钻研的精神,时任局所政管理处副处长期间,老谭探索出来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与劳教人员管理的“八个不一样”,得到了司法部劳教局的首肯,全国多家单位先后到贵州省学习借鉴,为推动劳教工作的过渡、转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他总结出来的管理工作“八个到位、十二个亲自和十五个环节”也在全国劳教系统全面推行。

民警眼中的老谭——敬业楷模

2005年10月,老谭调任贵州省安顺劳教所(现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担任所长一职。当时安顺劳教所是刚刚搬迁的新所,除硬件设施是新的外,一切工作都得从“零”开始。

场所建设、民警离家、夫妻分居......这一系列现实问题都等着老谭这个“一把手”来解决。

据当时的民警回忆:“那个时候我们什么工作都是乱糟糟的,大家伙心里也都不踏实,使劲都不知道往哪里。担着全所民警职工那么多期望,老谭肩膀责任是真的重,压力也是真的大。所以我到现在都还记得他那天召集我们全所的民警职工时的样子,身子站的笔挺,神色肃穆,铿锵有力地对我们说:

‘你们放心,不把安顺所建设好、管理好,不把民警职工这支队伍带好,我决不离开安顺所半步。’

他脸上的表情看起来凶得很,但我们的心就这样落下来了。”

老谭也确实一诺千金,他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单位当家庭建,所内抓管理,所外搞协调。短短的两年时间,把一个管理混乱、人心涣散、上访不断的单位治理成全系统先进单位,建设起了一支责任感强,清正廉洁的民警队伍,老谭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个人。”

领导眼中的老谭——敢于担当

老谭最常说的话是:“我是农民的娃娃,人生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党培养了我,是军队锻造了我,我一定要对得起组织的培养,不能辜负领导对我的期望,力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得起良心的检验、经得起党纪国法的检验。”

2010年8月以来,省局党委调任他到贵州省中八劳教所(现贵州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当所长,摆在老谭面前的是一个更加巨大的难题。

该所是一个有着近60年历史的老所,收治戒毒人数多,涉及面广,是贵州省司法行政戒毒斗争的主战场。该所点多、线长、面广,设施严重老化、功能先天不足、布局分散。

老谭上任后,以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毅然向局党委立下军令状,决心重振大所雄风,重树大所风采。条件再差,也要严防死守;任务再重,也要确保场所安全稳定。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工作起来的老谭简直是“不要命”的,经常自我加压,甚至有些“杞人忧天”。

有天半夜下了大暴雨,老谭担心场所老旧的设施会出问题,二十多分钟就从家里跑来单位,一直守着,调度安排预警,直到第二天确定没有风险发生,他才松口气稍微去休息一下。之后,老谭也积极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场所面貌,省一所得以焕发新的面貌。

他也把部队思想带进这里,喊出“坚持练为战,不搞练为看;注重打基础,不搞‘一招鲜’”的练兵指导思想口号。

他的举动得到了司法部和贵州省领导的高度赞誉,赢得了所属人员的衷心拥护和信任。有人评价说:“老谭就是李云龙式人物,敢冲锋,敢亮剑,善打仗,能斗争。”

在老谭的带领下,省一所打造了全国“五个一流”,戒毒人员所内戒断率达100%,2011年被人社部和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2012年被司法部评为“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先进集体”。

后来,他因工作岗位调离省一所时,帮他搬迁的张书荣同志说:“光是工作笔记就整理出来厚厚的几摞,上面用漂亮的钢笔字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很多地方还用红笔在旁边标注着他的思考和总结,这都是老谭一夜一夜写下来的。”

特殊病戒毒人员眼中的老谭——重获新生的“恩人”

在当时,面对特殊病戒毒人员,大家都是害怕管、不愿管。

老谭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力排众议,于2011年6月在省一所率先集中收治了全省劳教、戒毒系统内所有患有特殊病的男性,通过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教育挽救,使他们从入所时的寻死觅活,转变为出所时的笑逐颜开,从没有发生职业暴露、没有发生所内传染。根据跟踪回访的结果来看,许多特殊病人员出所后已成功就业、自食其力,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全新的生活,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特殊病人员秦某某正是其中一员,他自己离开后开始认真生活,女儿也考上了大学,有了很好的工作。他说:“我非常感谢谭所长和中八所,是他们给了我一次新生的机会,他们让我们知道,原来我们也是有人搭理、有人在意的。”

职工眼中的老谭——可爱可敬的“亲人”

提起老谭,认识的人没有一个不竖起大拇指。他们敬的不仅是他的工作业绩,更是他怜贫惜弱的心。

“他看到有困难的弱势群体,是要淌眼泪的,要知道老谭可是个最刚硬的男人。”

军人出身的老谭,作风正、性格硬、敢对领导说真话、“亮起剑”来毫不客气,却有一颗最柔软不过的心。

当时中八所(现省一所)许多职工,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待遇低,很多工人照料父母和子女都困难,人心涣散,家里为了钱争吵不休。

老谭看到了工人们困难的生活状况,他掷地有声地说:“中八所的‘八’一撇是民警,一捺是职工,一定要让工人们知道这里也是家!”

他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职工的实际困难,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亲自设立了特困家庭求助金,为民警职工在急需求助情况下,能有所帮助。他从不摆官样子,所有民警职工来找他,他都是耐心倾听认真记录,能处理的处理,不能解决的就一点一点地仔细解释,从不推诿,讲虚话。

一位七八十岁已经退休的职工,提起老谭,总是忍不住流眼泪,问他,只说老谭退休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但大家伙就是真的好想他。

对于很多被老谭关爱帮助过的人来说,外表平凡,穿着警服没有七彩祥云的老谭,是真正从天而降的英雄。

老谭说,他爱军装,也爱警服。从一个放牛娃到党员,从“橄榄绿”到“藏青蓝”,他想要的一切都已经实现,那就是真的做一点实事,真的帮助一点人。

原标题:《军转干部风采录 |军魂铸盛世 警心谱忠诚——谭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