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头条】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2018-09-03 17: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本文原标题:《【头条】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

党研室

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3年了,今天我们回望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是因为它赋予我们的启示实在太多,对于我们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十分重要。我们回望历史,就是要不忘伤痛、以史为鉴;就是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部队撤出廊坊,日本侵略军如入无人之境快速南犯,冲进廊坊南部各村庄大肆掠夺,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百姓稍有不满和抵触就被杀害。7月底日军在廊坊镇杀害百姓30多人,8月在永清县制造惨案30多起、杀害百姓1000多人,9月的半个月时间在固安县制造惨案29起、杀害百姓887人,9月16日在霸县姜家营村一天杀害村民138人,9月4日至22日日军沿大城县子牙河畔17村制造17起惨案、残杀百姓773人。据全市党史部门调查统计,仅抗日战争暴发初期的2个月时间里,日军在廊坊境内制造惨案342起,杀害无辜百姓5000多人,抢掠和毁坏物资难以数计。

廊坊人民历史上就有反侵略、反压迫的优良传统,并经历了抗击八国联军、抵制军阀压迫的战斗洗礼,特别是有了我党数年的抗日宣传,他们面对如此残暴的侵略者,奋起反抗,许多集镇和村庄都迅速地建立起自卫武装。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安次县朱占魁领导的“安次县抗日游击队”、霸县进步青年魏大光领导的“游击军”、永清县青年学生李大卫领导的“抗日义勇队”、文安县共产党员徐恩荣领导的“自卫团”等等。他们拿起土枪土炮,甚至锄头镰刀棍棒,与侵略者殊死搏斗。1938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吕正操部,奉命北上攻克新镇县、霸县,受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比较大的朱占魁部、魏大光部、李大卫部、缑海楼部、阎力宣部等,积极加入了我党领导的冀中人民自卫军主力部队,并成立了冀中十地委和冀中第十军分区。同时,我党派出大批优秀党员干部深入各县宣传发动群众,北起三河县,南至大城县,迅速建立了县委、区委、县大队、区小队,许多村庄还建立了民兵组织和堡垒户、交通站,抗日烽火在廊坊大地上熊熊燃烧起来。

廊坊各级抗日武装,在党的领导下不畏牺牲、英勇善战,有效地钳制了日军大批兵力,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军民誉为“插在敌人心脏里的尖刀”,被日军当成眼中钉、肉中刺。1938年10月开始,日军把冀中十分区列为“军事、政治、经济三位一体总体战”和“治安强化运动”的试验场,集结重兵,实行“点、碉、路、沟、墙”五位一体的“囚笼政策”,反复拉据“围剿”。到1940年底的时候,仅据霸县、固安、永清、安次4个县统计,驻守日军6500多人,驻守伪军7800多人,在许多村镇建立了伪保甲和伪自卫团,在主要交通线上建立碉堡204座。特别是1941年6月,冈村宁次指挥2万多日伪军对冀中十分区展开规模空前的大“扫荡”,持续到1943年夏天。在这最关键的时候,文安县、新镇县的柴恩波部3000多人叛变,帮助日军残杀八路军。冀中十分区抗日斗争进入了最残酷的历史时期。

这期间,按照上级指示,十分区的3个主力团跳出包围圈转移到外县作战,而其他部队在日军包围中伤亡惨重。十分区机关干部战士在突围中伤亡500多人,三十二团参谋长朱湘海等497名同志被日军包围战死,十分区特务大队70多名指战员在固安县林子里村被2000多日军围攻,大部分壮烈牺牲。伤亡更惨重的是县、区级地方干部和民兵等。三联县(含霸县、固安、永清、安次、武清全部或一部)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高均被俘后壮烈牺牲。三联县县长胡春航在战斗中重伤昏迷,日军把他抬上担架,他苏醒后偷偷地撕破衣角,将棉花塞进咽喉,壮烈殉国。就这样,县、区级地方干部、民兵、堡垒户、交通员牺牲了一大批,十分区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那时的廊坊大地在日军铁蹄之下“无村不带孝,处处闻哭声”。

抗日战争中廊坊人民同全国人民一样,付出了沉重代价。8年抗战中,中国军队及民兵死亡1780万人,1740万无辜百姓遭日军杀害,累计死亡3520万人;物资损失无以数计,国民经济倒退几十年。其中,日军在廊坊伤亡无辜百姓有据可查的60010人,强征去日本做劳工和在本地修碉堡等劳工201万个,损毁土地15万亩,毁坏庄稼67万亩,焚烧房屋14.1万间,抢夺和减产粮食14.3亿斤,劫掠服饰82600多件,掠夺宰杀牲畜9.2万头(只),造成廊坊城镇残垣断壁、农村荒芜狼藉,许多村庄没了人烟,许多家庭绝了户。

1944年下半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局势的变化,廊坊一带的抗战形势逐步好转,1945年5月提前实施了对日军反攻作战。5月17日解放新镇县,5月31日解放文安县,7月4日解放大城县,7月13日解放胜芳镇。8月15日冀中十分区抗日军民向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动总攻,8月23日解放霸县,8月27日解放永清县和固安县,8月29日解放安次县。与此同时,冀东十四军分区部队向三河县、香河县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起总攻,9月26日解放三河县和香河县。廊坊人民终于同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物换星移,旧貌变新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廊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继往开来。我们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就是要锻造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就是要坚持民族独立、民族复兴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就是要牢记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地按照市委的部署和要求,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告慰前辈和先烈,不断开创美好未来。

今天,9月3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73年前的9月2日

在万众瞩目之下

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四万万中国人民热泪盈眶

举国欢庆,万人空巷

这是属于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

更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胜利

军队胜利凯旋

可爱的小女孩挥洒着花瓣

空气中醉人的芬芳

民众脸上灿烂的笑容

无不弥漫着喜悦幸福的味道

在延安,两万多人举行庆祝大会

秧歌队、腰鼓队尽情奔跑、欢呼

在重庆,人们涌上街头、舞起巨龙

唱歌声、鞭炮声,不绝于耳

回首14年挥洒血泪的不屈抗争

总是让人热血沸腾

只有切实感知那些殊死搏斗

才知道胜利来得多么不易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东三省随后沦陷

从日军发起侵略的那一刻起

巨大的民族灾难接连不断

南京大屠杀

731部队生化实验

“三光”政策

……

苦难的中国人民

在惨绝人寰的摧残中饱受煎熬

在罄竹难书的兽行中倍受磨难

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屈服

中华儿女仍奋勇杀敌

无数志士离家弃子、不顾生死

为保卫山河抛头颅、洒热血

打赢了一场场气冲霄汉的战役

黄浦江边,硝烟四起

吴淞口上,血色弥漫

数十万战士前仆后继

用他们的铮铮铁骨保卫家园

在平型关

八路军伏击日军,重挫其嚣张气焰

在河北平原

民兵们埋地雷、钻地道

打得鬼子进不了村

在台儿庄,一位位敢死队员浴血奋战

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继续砍杀

动不了的,拉响手雷,和敌人同归于尽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来不曾低下高昂的头

最恶劣的条件,最艰苦的斗争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

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14年抗战

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代价

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800余万劳工被强掳

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中华儿女的不屈抗争

终于迎来侵略者低下头颅的一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

第一次完全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

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通告

将抗日战争胜利日改定为9月3日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如今

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

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

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今天的人民军队

正大步走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道路上

有信心有能力

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旋律

但战争阴影仍盘桓在各国人民心头

世界并不宁静,枪声不时响起

仍有无辜民众承受着战争带来的苦难

我们抬头

便能仰望没有硝烟的蓝天

我们无忧无虑

周围不会响起突然的枪声

只因我们身处和平国度

我们的身后,是强大的祖国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经历过战争的中国人民

更懂得和平的可贵

今天,我们缅怀先辈

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来源:人民日报、廊坊日报综合

编辑:袁泓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