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山海经》上古神兽,你最喜欢哪只?

2023-07-31 21: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似乎没有一个上古传奇,能比《山海经》更惹人遐思。其中的精怪、神灵、奇异草木,仿佛具有穿越时光的力量,让当下的人们沉迷于它无穷炫彩的想象力。难怪明代学者胡应麟说它是“古之语怪之祖”,鲁迅更称它为“最爱的宝书”。

据说《山海经》中128只神兽,今晚我们一起来认识其中充满魅力的12只吧!

凤凰

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据《山海经》记载,凤凰二鸟的形状像是普通的鸡,全身上下都是五彩斑斓的羽毛,用来象征祥瑞。从古至今,凤凰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毕方

毕方形状像鹤,只有一只脚,青色的羽毛之上有红色的斑纹,长着白色的嘴巴。《山海经》中形容它,鸣叫起来就好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它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大片的野火。

九尾狐

大名鼎鼎的九尾狐至今仍出现在诸多影视作品中,它的样子酷似狐狸,有九条尾巴。《山海经》里形容它“音如婴儿,食者不蛊。”意思是叫声像婴儿一般,肉有解毒的功效,吃了可以避免中妖邪之毒。

白泽

白泽是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山海经》云:“东望山有兽,名曰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远则至。”

饕餮(tāo tiè)

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据《山海经》记载,其羊身人面,目在腋下,虎齿人爪。

饕餮最大的特点就是贪婪,喜欢吃东西,因此在古时候有很多作为餐食的青铜器上都刻有饕餮纹,警示家中子弟不要暴饮暴食,戒纨绔之气。现在的“饕餮盛宴”多借以形容食物非常丰盛。

天狗

天狗的形象最早现身在《山海经》中,原文是:“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由此可知,天狗的外形最初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犬科动物,而是一只“狸”。或许人们不太愿意接受异兽天狗只是只狸花猫,故后来把它的形象放大,用以消除凶煞灾祸。

夔(kuí)

夔出生于东海流波山,其形状如牛,无角,身形巨大,昏黑色,但只有一只脚支撑,也叫独脚夔。夔是一种恶兽,《山海经》中形容它“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能放出如同日月般的光芒和雷鸣般的叫声。传说为雷神的坐骑。

鹿蜀

鹿蜀样子像马,脑袋是白色的,身上的花纹像虎一样,尾巴呈红色。《山海经》里形容它“其音如谣”,声音像是人在唱歌。人将它的皮毛穿在身上,可以子孙满堂。

文鳐

文鳐和鲤鱼很像,身子是鱼,但有鸟的翅膀。有青色花纹,白色脑袋和红色的嘴。《山海经》中描述它“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常常从西海游到东海,夜间飞行。叫声和鸾鸡很像,肉的口感是酸甜的。它一旦出现,说明天下将要五谷丰登。

应龙

传说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化为角龙,角龙再过千年才能化为应龙!应龙生有双翼,乃属龙中之精。

应龙是黄帝的神龙,在黄帝与东方九黎族首领蚩尤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在大禹治水时,也是应龙帮助大禹用龙尾在地上画出河道,引导洪水流向大海。

《山海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比翼鸟

“比翼鸟”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意象。广阔的天宇中,比翼齐飞的一对小鸟,既自由自在,又有伴侣的陪伴,是所有恋人最美好的期盼。《山海经》中形容它:“其状如凫,一翼一目,相得乃飞。”

鹦鹉

这是《山海经》里为数不多的现存神兽之一。《山海经》原文记载:“有鸟焉,其状如鸮,青羽赤喙,人舌能言,名曰鹦鹉。”成语“鹦鹉学舌”大概也是最初来源于此吧。

我们为什么要看《山海经》?

有人说,《山海经》让我们回到了小时候,第一次听到女娲补天的故事,第一次知道远古大荒山的辽阔苍茫,第一次看到神兽精怪插画的“震悚感”……让原本匮乏的童年充满了活泼好奇的气象。

有人说,《山海经》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对世界浪漫、瑰丽的想象。当循规蹈矩的日常框定了思维的边界,我们都渴望一种超拔不凡的出口,寄托我们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无穷未知的渴念。

还有人说,因为《山海经》,我们多了一份由衷的文化自豪感,先民的广阔视野,对地理、民俗最初的探索,对无畏、豪迈和真善美力量的阐释,早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的浪漫,成了今人生活中智慧启迪的部分。《山海经》就是一块多棱的宝石,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光彩,收获不一样的感思。

如果你觉得生活平平无奇,所想无非柴米油盐的反复,何妨留给自己一个空间,遥看山海与远方。“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世界的广阔与精微,其实与我们多么切近。

你第一次读《山海经》是什么时候?

哪一只神兽你最喜欢?

快在评论区留言吧!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文 | 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图 | 插画师黄英婕、侯奕潇(图示仅供参考)

原标题:《《山海经》上古神兽,你最喜欢哪只?》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