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隐秘的老年抑郁:走在寻找光亮的路上
原创 专注老年商业创新 AgeClub
这是用眼睛看不见的病,用心才行。
作者 | 吴若曈
排版 | 周诗媛
编者按:
2023年7月5日晚,CoCo李玟离世的消息传出。
今天,李玟告别仪式举行,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悼念这位华语歌坛天后。
李玟的离去,也让抑郁症再一次成为舆论焦点,更多人开始切实感知到抑郁疾病的沉重。
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提升疾病的就诊率和治疗率刻不容缓。
作为抑郁症易发人群之一,80%的老人存在心理问题,60岁以上老人中约16%的人患有抑郁症。我们发现,与慢性疾病和敏感心理交织在一起的老年抑郁,显得更为隐蔽和复杂......
PART 01
这个世界
一直是黑乎乎的才好
“抑郁症,是一种比常规癌症还可怕的病。”在生活中,能够将抑郁症和癌症相提并论的人,大抵都是年长的一辈。
202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第三集就将镜头聚焦在已经或即将步入老年的人身上,而他们的生活多多少少都被抑郁疾病打乱,甚至完全偏离了原来平静幸福的模样。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1. 一块压得人喘不上气的大石头
抑郁症,并不是一个年轻的词汇。当人的身体机能慢慢衰弱,抑郁疾病和老年疾病纠缠在一起,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
曹林是一位抑郁症患者。诊断书上的结果是,最初因为工作压力大罹患糖尿病,最后因为糖尿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退休前,曹爷爷曾在一所大学里执教,还在专业评比中位列全国前三名。爷爷的性格内向,一直非常勤奋努力。
“我晚上常常一个人进实验室,早晨又出来带着学生一起做实验。可能我的抑郁状况在那个时候就产生了吧。因为糖尿病进入重症监护室,我好像看见了死亡,让我的抑郁症状更加严重。”
“患有这种病的感觉就像是心里上有一块大石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觉得一切都很无聊。甚至觉得,结束生命对我来说是一种放松和解脱。”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2. 从天堂一下子掉进地狱
老袁夫妇的情况更加特殊。他和妻子丁香对于抑郁症这个名词并不陌生,诱发抑郁症的原因也不是老年疾病。2014年,在儿子因为抑郁症自尽后,他们都踏入了抑郁症专科门诊。
“那个时候家庭很好,什么都好,我们俩都昂首挺胸的,可就是在一刹那,从天堂一下掉地狱了。没办法,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丁阿姨面对镜头说这话时,嘴角强撑着上扬,眼眶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袁伯伯在一旁深深叹了一口气,“就是不想见光,不想看见白天来临,就觉得应该躺在床上。这个世界,一直是黑乎乎的才好。”
“老年、中年和年轻人都一样,最终都是觉得活着太累太累了。现在五十多岁了,也没有什么期盼了,不像二三十岁的时候觉得自己还年轻。”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3. 没有人觉得我病了,他们只是觉得我想多了
当初,让曹爷爷和妻子感到非常难过和困扰的是,糖尿病有药物可以治疗,高血压也有降压药可以吃,可是老两口却不知道抑郁症要吃什么药。
奶奶自己回忆说,他们那时候不懂什么是抑郁症,还很无知地想:这是不是一种精神病啊?要这样的话,人不就要疯了吗?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在为味心理团队为老年抑郁症自制的一部短片里,当记者在公园中随机问到老年人是否知道抑郁症及其治疗方法的时候,“老年人还有抑郁症啊?”一位奶奶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图源:b站@为味心理
而且,还有大部分老年人仍然认为老年抑郁症是一种“心病”,“心情不舒畅”才是患有抑郁症的原因。
图源:b站@为味心理
当记者提到,抑郁症需要用药物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疗时,一位受访老年人却坚持认为,这不是办法,还是要自己调整:“要走出来,和别人多接触接触,自己就好了。”
图源:b站@为味心理
事实上,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的数据显示。世界上大约有2.8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包括5.7%的60岁以上的成年人。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在对北京市老年人的调查后也发现,近1/3的老年人存在抑郁状态,其中1/5的老年人处于轻度抑郁状态,近1/10的老年人存在中高程度的抑郁情绪。
如果说抑郁症对老年人是“一条黑狗”,在疾病之外,同龄人和亲友对抑郁症的误解和偏见无疑让老年患者时刻被这条黑狗“咬住不放”。
“老年人不会患抑郁症吧”,“抑郁症只是情绪低落或者一种过渡的情绪反应”,“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自愈”......
我们中的大多数仍然对老年抑郁有着错误的认知,甚至许多患者本身也是这么认为的。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情绪由此蔓延,伴随着加重的病情,将他们拖入看不到尽头的深渊。
PART 02
在抑郁面前
更加脆弱的他们
“我是老胡涂了”,“最近晚上老是睡不好”,“不知道为什么要活这么久”,我们或许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老年人好像更容易说出这些话来。
面对他们这样的情绪,我们应该引起重视,不能简单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上了年纪,是正常的。但是,的确是因为“变老”,让我们的长辈们在抑郁面前显得更加脆弱。
1. 身体好像更加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有关认知、行为、负面情绪的器官及组织更容易产生故障。
例如,根据外界信息调节人的认知和行为的额纹状体回路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可能变窄或被堵住,导致人的认知和行为出现障碍,从而诱发抑郁症。负责在应对外界的刺激时引发大脑的恐惧、生气等负面情绪的杏仁核在年老时也会变得异常活跃,释放更多的皮质醇增加压力,因而加大抑郁风险。
此外,银发群体的海马体还更容易受损。而当海马体体积异常缩小时,其与记忆相关的功能出现故障。人类记忆的损害对其自我认知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容易诱发自残、抑郁等症状。
图源:网络
研究也表明,与其他年龄段抑郁症症状的显著不同之处在于,老年抑郁症通常伴随着疼痛综合征。
逐渐老去的同时,各大慢性疾病发病率也在提升。晚年患慢性疾病容易引起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和高压力等,进而增大抑郁风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罗伊•齐格尔斯坦博士介绍道:“抑郁症和其他疾病经常一起发生。例如,大约1/5的心脏病发作者在心脏病发作后不久就会抑郁。”曹爷爷就是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产生了抑郁加重的情况。
2. 生活似乎有些难
除了身体机能下降以外,老年人在面对社会和精神层面的伤口时,往往也更难愈合。
如何面对失去,是整个人生都需要面对的考验,只是临近老年,这些考验变得愈发沉重。研究表明,熟人离世对老年人的负面影响比对青年人的负面影响要大。
“年纪大了以后,适应能力变差,但感受性会非常得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孙新宇医生说。居丧反应在老年人身上体现地尤为明显,他们更容易陷入悲伤情绪中难以走出。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除此之外,空巢老人随着儿女成家立业所产生的无所依靠孤独心境,以及年老后从照顾到被照顾的社会角色转变导致的心理落差,也是老年抑郁症的诱因。
PART 03
努力探寻
让生活变得更加明亮的力量
“它就那样出现了,不分场合,没有来由。每当它出现,整个世界都变灰了,持续的低落、疲惫、哀伤、焦虑、自责,对外界的兴趣消失了,哪儿都不想去,偶尔还会想到死亡……”这是《我有一只叫抑郁症的黑狗》一书中抑郁症患者及其陪伴者的独白。
老年人占世界总人口的13%,但占所有自杀者的20%。老年抑郁并不是错,它只是身体生了一场病,一场可被治愈的病。
目前,许多公司都专为患有严重心理疾病,包括抑郁症状在内的老年人,设计有关病症治疗和健康护理的方案。
例如,最近完成亿元级融资的Author Health就将专业医生、护士、治疗师和社区卫生工作者聚集在一起,通过虚拟和面对面护理组合的模式,为老年抑郁等心理疾病患者提供一种基于团队的护理方法。
图源:Author Health官方网站
而在医院护理和药物治疗之外,纪录片和生活里的许多老年患者,也用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认识疾病、对抗抑郁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他们努力寻找着那些让生活和世界不仅可以继续,并且还会变得明亮、宝贵的力量。
1. 向前跑,别回头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运动疗法对抑郁症有着积极的影响。
有研究借助集体健身锻炼的运动形式,对80例中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干预。结果发现,集体健身锻炼可以降低抑郁症治愈患者复发率,且已愈患者的身心功能、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说起运动和跑步,曹林爷爷当仁不让。当初从医院走出来时,医生同时开了糖尿病、高血压和抑郁症三类药物。偶然听护士说起有人通过跑步恢复健康之后,他顿时觉得在药物之外看到了另一种希望。
“我不怕吃苦”,曹爷爷说,“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开始跑步。”最开始,曹爷爷不能跑只能走,后来走的距离从两公里变成五公里,到最后逐渐可以开始跑步了。
“在跑的过程中,看着旁边的花草树木 ,让我忘掉了烦恼。跑完一身汗再加一个热水澡,压力好像就这么被缓解了,觉也睡得更踏实了。”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谁也没想到,曹爷爷真把搞科研的劲头用在了跑步上。他数年坚持,风雨无阻,最后竟跑到了马拉松的赛场上,抑郁症和糖尿病都被抛在了脑后。
2. 与君把箸击盘歌
音乐是老袁打开心结的窗口,他在正规治疗之外,通过学习萨克斯管来填充生活。
“一开始我觉得萨克斯很难,但是这是我喜欢做的事,所以后面我就越学越快、越练越好了。音乐也是治疗抑郁的一个好方法。”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实际上,音乐治疗早在1940年代就已在美国兴起。近年来,随着国内医疗卫生理念逐步向人文与医学并重的方向转变,除传统乐器外,软件、智能硬件等各类音乐治疗手段也开始被应用在抑郁治疗领域。
前不久,脑机接口企业聆慧尔启动了800万元天使轮融资。聆慧尔专注音乐协同电刺激治疗,其产品通过采集用户脑电中不同频段的能量幅值,提取特征,并利用相关算法对用户当前的状态做出判断,继而向其施加特定的音乐和电刺激,达到舒缓情绪、压力缓解等目的。
图源:36氪
3. 当记忆诗化的那一刻
叙事治疗和回忆疗法本都不是专门面向老年抑郁这类疾病的,前者是后现代心理治疗的方式,后者则原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等认知疾病。
但美国商业公司Life Journeys Media和LifeBio都不约而同地将二者迁移至治疗老年抑郁领域,并开发出新产品——老年回忆录。
图源:LifeBio官网
“我从没想过我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我很惊讶在这个过程我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似乎更加接纳和喜爱自己了,不知不觉我就告别了情绪中抑郁和黑暗的一面。”用户Shelley W.分享道。
的确,当尘封的往事能够被患者以平静和坦然的心态讲出的时候,或许就意味着真正的放下。而放下,又代表着一段新旅途的开始。
4. 逃离的幸福
2019年,东京大学团队就曾将VR旅游引入老年心理治疗领域,疗愈身体和精神方面的健康问题。上海华山医院也已经研发出品用于评估和辅助治疗老年痴呆的VR游戏,其中设计了超市、教室等多个场景。
虚拟的另一边,或许更能让老年患者缓解现实的痛苦。
今年2月,虚拟现实解决方案提供商MyndVR宣布与医疗机构AgeWell New York合作。MyndVR专注于为老年人提供VR服务,通过虚拟旅行、虚拟对话和虚拟社交等,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感、焦虑和抑郁症状。
图源:MyndVR官方网站
“在虚拟的空间里,我环游了世界。见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后,我才意识到,原来生命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这个世界还有这么多我未曾领略的美丽。这么想了之后,感觉自己的抑郁状态缓解了许多。”用户Jack评论道。
短暂地逃离现实世界,能够让患者的心灵得到一些休憩和放松。而归来之后,他们也许会突然发觉,曾经的困扰已不再,心烦的问题也能顺利化解。
5. 快来抱抱我
老袁的妻子丁香,也在好友毛爱珍的陪伴和鼓励下,找到了重新生活的力量。
毛阿姨的儿子在节目拍摄时的十年前也因抑郁自杀,相同的感受和相怜的情绪将这两位母亲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相比于丁香,时间的流逝让毛阿姨变得更加平静和从容,“我觉得我现在的精神状态,比原来还好。虽然这种不舍一定会伴随终身,但是它不影响你更好地生活。”
图源: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在儿子逝世后,毛阿姨首先遍迹全球,去弄清楚了自己和儿子都患有的这种疾病究竟是什么。弄清楚之后,毛阿姨的第二个精神支柱就是帮助和自己一样的中老年人,让更少的父母去承受自己的痛苦。
同病更能相怜,毛阿姨就这样一直陪在丁香的身边,听她诉说,给她安慰,最终鼓励她慢慢走了出来。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也在陪伴和聆听方面,为抑郁老人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5月,松下控股推出了机器人“NICOBO”。这是松下首次向市场投放家用机器人。“NICOBO”拥有能让人类感到可爱的大眼睛,高兴时会眯眼,睡觉时闭上,有时还会鹦鹉学舌般地重复,为用户带去贴心的感受。
图源:IT之家
作为治愈系机器人,最重要的作用是陪伴。在没有其他人可以交流的时候,机器人可以陪伴老人,而且不需要老人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去照顾,能够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陪伴需求,缓解他们的孤独抑郁情绪。
结语
已故作家米兰•昆德拉曾写道,“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尽管经历迷失和无助,有过痛苦和绝望,曹爷爷、老袁夫妇和毛阿姨最终都跟随着内心深处的信念,一步步走向了远方。
就让过去的记忆化成灿烂的诗歌,歌颂着他们继续前行吧。愿所有老年抑郁患者都能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找到让生活变得更加宝贵和明亮的力量。
参考资料:
央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为味心理:《从没听说过的“老年抑郁症”》
孙文江、余波等:《运动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36氪:《专注音乐协同电刺激治疗,脑机接口企业「聆慧尔」启动800万天使轮融资》
原标题:《隐秘的老年抑郁:走在寻找光亮的路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