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视角 | 数字地图的“智”与“绘”

2023-07-30 10: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数字化发展的进程中,传统地图积极融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向现代地图的完美升级,形成了以“智”和“绘”为主要特点的数字地图。当前,我国数字地图快速发展,与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一同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数字地图技术创新升级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地图作为人类空间认知能力的图形化表达,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人类不同的思维方式。近年来,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的浪潮席卷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也改变了地图的制作、存储、传播和应用方式。相比传统意义上的地图,今天的数字地图更能呈现出“智”与“绘”两个主要特点。其中,“智”是指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发展趋势,成为“智慧”类信息系统建设全生命周期的伴生对象。“绘”是指既发挥地图信息可视化的天然优势,又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计算+”方法,形成独特的“地图+”应用模式,即新型的“绘”。

在数字经济和视觉文化时代等内生需求的驱动下,数字地图的含义已从最初的静态纸质地图数字化版本的朴素理解,延展为融合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ICT)的人机交互“主界面”,具有动态、三维、流动、交互和在线等系列的新特性。同时,数字地图也全面成为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遥感(Remote Sense,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和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等各类信息系统研发的核心元素。

我国高度重视数字化发展和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数字地图开发方兴未艾,并日益成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主要特点的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以支持各相关行业新的应用生态、新的治理模式和新的服务方式。当前,我国数字地图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与新趋势。

1

数字地图进化成为行业“解决方案”

在各类信息系统的研发中,数字地图的角色已不仅仅是作为专题对象的“空间背景”或商业服务的“流量入口”,而是进化成为行业业务大数据、时空轨迹大数据、物联感知大数据和社交媒体大数据等的空间分析与深度思考框架。在自然资源监测、国土空间规划、三维实景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智慧城市运营和社会地理计算等国计民生领域,依托诸如超图(SuperMap)国产自主创新GIS基础软件平台等,各类运营大屏幕显示的数字地图系统已成为一种“标准配置”,在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CIM)和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简称DT)等新技术结合后,实现了地图的直观性、一览性和整饰设计与数字技术的动态性、交互性和实时性的有机融合。例如,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基于丰富的生产经验,运用深度学习等技术,自主研发智慧地图平台(GISWAY),实现智能地图综合、一键快速成图、跨比例尺制图等功能,建立了以地图数据库为核心的现代化地图生产体系,为大数据时代数字地图快速响应需求提供强有力支撑。

快速制图前的原始数据 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快速制图后的成果图 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各类大屏幕数字地图系统 图/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

数字地图对象内容和表达形式全面拓展

数字地图的对象内容,不仅包含地理空间中经典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还拓展到地上与地下、室内与室外、陆地与海洋、真实与虚拟等“全空间”,以及语义描述、空间位置、几何形态、演化过程、要素关系、属性特征等“全信息”。

存储在云计算平台中的数字地图,经可视化表达之后形成多样化的动态电子地图,这已成为各类信息系统用户界面的“颜值担当”。除上述固定在整面墙上的大屏幕行业地图之外,办公室中个人计算机上的中屏幕桌面地图,多数已迁移成为各类移动设备小屏幕中的地图应用程序,电子地图以近乎全媒体的形式爆发式地呈现在市面上。

在以短视频等自媒体为代表的碎片化、便捷化、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新媒体传播时代,地图出版行业发挥地图学知识积淀和学科传承优势,实现“移动+互联网+地图”的强强联合,各类综合性城市地图集的新版本纷纷配套提供了地图小程序、微服务、API接口、功能组件等线上移动地图,如上海、深圳、武汉、西安和温州等城市通过移动地图实现了地理知识、红色文化、历史记忆、创新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环境和城区面貌等内容的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深圳市地图集》开创了线上线下互动的地图集阅读方式,有效推动微信小程序等交互数字内容融入地图集的设计体系,读者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实现高清晰电子地图的缩放浏览、图名查询、兴趣收藏、转发分享和文件下载等。《广东省地图集》同步推出了其网页版和微信版电子地图,除了上述功能以外,还增加了专题地图定制的特色功能,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上述图片从左至右分别由西安地图出版社、广东省地图院、广东省自然资源厅、上海市测绘院、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温州设计集团、武汉市测绘研究院、中国地图出版集团提供

此外,交互式数字地图也有助于打造“用地图讲故事”的舆论导向手段,依托线上平台,不同知识背景的用户通过多种“故事模板”众包编制各类沉浸式的故事,其优秀的图文展现、流畅的交互体验、丰富的三维场景和浓厚的故事氛围,都加强了地图作为媒介属性的传播力。移动地图为整个地图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灵感,能够更大程度地走近并抓住年轻化互联网用户。例如,20世纪70年代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感人故事被改编为电影《攀登者》搬上银幕,受此启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使用GeoScene在线平台,开发了“攀登者——人与珠峰的博弈”的地图故事,以北壁、东壁和西南壁等攀登路线为主线,串联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地质组成等自然要素和中外攀登历史事件等人文要素,其叙事脉络清晰,深度还原攀登珠峰的惊险历程与场景。

“攀登者—— 人与珠峰的博弈”数字地图故事 图/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3

数字地图应用融入数据智能和机器智能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数字地图的“基因”始终是空间位置,其用户主体始终是人,创新也应与时俱进。在政府和专业部门工作领域,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以提供权威、标准、统一的在线地图及各类专题图层资源著称,专业部门使用各省、市节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PI服务,快速构建多样化的在线应用系统。例如,新版天地图实现了全国31个省级节点、263个市级节点与国家级节点的数据融合更新,发布了一大批高清版地图和影像等。在企业运营和日常生活中,百度地图、高德地图、腾讯地图和华为地图等位置服务类应用不断满足人们对定位与导航的需求,而定位与导航功能已成为各位置服务类应用的商业生态数据的空间框架。

数字地图在线服务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政务、商务大数据是重要的数据资产,通过打造诸如维智科技、商汤AI大装置等数据智能平台,实现“数”尽其用、化“数”为“据”,可应用于城市体检、交通优化、电子围栏、社会感知和“价值洼地”发掘等领域。例如,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建设了面向行业大数据融合分析应用的地表全覆盖城市地图数据集,其地理数据颗粒度从行政区划继续下沉细化至社区、院落,甚至单体楼栋,实现了城市地表覆盖情况的精准表达。同时,将运营商手机信令和人口位置数据与地理区块数据进行融合,结合地图资源库中的地理空间信息和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属性知识,构建清晰而完整的城市人口真实画像,形成反映城市实际人口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特征的人口大数据产品,其每日提供的数据可快捷、有效地服务于城市规划、政府管理和企业洞察,有助于政府和企业向决策科学化、服务智能化发展。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

城市人口大数据地图服务 图/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感知类高精度地图 图/国汽大有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时代,数字地图需求激增,智能机器设备也成为了地图的“独立用户群体”。数字地图和各类物联感知设备相结合,产生了各种具备高精度、高鲜度和高丰富度特点的高精地图,实现了地图的重要创新迭代。例如,达到厘米精度的车道级地图,具有地图匹配、辅助环境感知、路径规划等功能,是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和无人船等各类智能机器设备的“神经中枢”,可提供实时、精确、安全的车路数据信息,并服务于智能驾驶、自主导航和实时决策。

在可预见的未来,数字经济必将带动数字地图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服务于实际生产和公众日常生活,而数字地图也是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动选择。数字地图释放的力量也将不断拓展人类想象力的边界,未来一切皆可期。

END

来源: 地图杂志;作者:任福;审图号/GS(2022)1278号

原标题:《视角 | 数字地图的“智”与“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