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长安三万里》中高适案上的《河岳英灵集》是什么?
在最近大热的动画长片《长安三万里》中,高适在帐下接受宦官程元振的问话,手中频频摩挲着案上一部叫《河岳英灵集》的书;片尾高适携书童回乡,又提到杜甫的诗未能收入此书的事。这《河岳英灵集》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此书的作者殷璠,丹阳人,生平资料可考的极少,也许中过进士。他曾担任地位较低的州文学之职,此外大约长期隐居乡间为处士。他一生编选过《河岳英灵集》与《丹阳集》。
殷璠编选《河岳英灵集》的初衷,是鄙弃六朝以来诗歌浮靡艳丽的风格,有感于唐代贞观末年之后诗风转向,当朝皇帝“恶华好朴,去伪存真,使海内词场,翕然尊古,南风周雅,称阐今日”,因此希望“赞圣朝之美”,做出一本能真正评定当今诗坛高下优劣的选集。他认为所选诗皆出自高山大川间的俊才英杰,故将书名题为“河岳英灵集”。
《河岳英灵集》原分为上下二卷,元明以后传本多为三卷,选取了盛唐时期的234首诗(今本存230首),涉及24位诗人。除了《长安三万里》中登场或提到的高适、李白、王维、岑参、王昌龄、常建、孟浩然、崔颢外,还有刘眘虚、张渭、王季友、陶翰、李颀、薛据、綦毋潜、崔国辅、储光羲、贺兰进明、崔署、王湾、祖咏、卢象、李嶷和阎防,皆为当时著名诗人。这些人很多都在开元十五年(727)前后进士及第,殷璠说“开元十五年后,声律风骨始备矣”,也许就是指他们开始登上文坛,引领新一代的文学取向。但到《河岳英灵集》成书的时候,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没有在朝廷中做到显官,所谓“高才而无贵仕”,反映了盛唐诗人们普遍的出处境遇。当然高适晚年官至军政大员,这是后话。
《河岳英灵集研究》,李珍华、傅璇琮 撰
《河岳英灵集》为许多唐诗提供了一个可以对照的早期版本,如李白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河岳英灵集》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末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河岳英灵集》传世本多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暂乐酒色雕朱颜”,是极有价值的异文。
殷璠在《集论》中说他选诗“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今见此集,重声律、重兴象、重风骨,多取五言古诗,崇尚诗人要有区别于俗体的独特风格,自成一家。殷璠选诗是具备多种面向的,不求一律。比如对李白、高适、岑参,特别欣赏他们慷慨奇崛、飘逸高古的风格:
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适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且余所爱者,“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吟讽不厌矣。
参诗语奇体峻,意亦奇造。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荣”,可谓逸矣。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李太白全集》
《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岑参诗笺注》
而对于王维、孟浩然,则更加注重他们雅健警秀、清新明丽的词调:
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著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
浩然诗文彩䒠茸,经纬绵密,半遵雅调,全削凡体。至如“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无论兴象,复兼故实。又“气蒸云梦泽,波动岳阳城”,亦为高唱。
《王维集校注》
《孟浩然诗集校注》
殷璠选诗,固然有他的偏好和局限,虽大多形象丰满阔大、情感充沛强烈,但兴味韵致未必深远。《河岳英灵集》未收录杜甫诗,也是有关此集的一个官司。但其他时代相近或稍晚的唐人所编的唐诗选集,如元结的《篋中集》、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姚合的《极玄集》、韦縠《才调集》等,也没有收录杜诗。后人研究认为这一方面是与安史之乱前杜甫尚未达到创作高峰,或当时诗歌传播条件的限制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与盛唐气象不相匹配。
尽管如此,《河岳英灵集》今传本选诗作年起开元二年(714),止天宝十二年(753),仍然是现存近20种唐人选唐诗中被认为最能代表盛唐诗歌面貌、最能把握盛唐诗歌特质的一种,它不仅是一部极为重要的唐诗选本,也是文学理论史上的一座高峰。
《唐人选唐诗新编(增订本)》
回到《长安三万里》,高适晚年手持一册《河岳英灵集》的可能性有多高呢?《河岳英灵集》当成书于天宝十二年(753)以后,而高适作为剑南节度使守云山城则在广德元年至二年(763—764)。高仲武所编的《中兴间气集》明显有模仿接续《河岳英灵集》的痕迹,晚唐的吴融、郑谷等人也都曾对《河岳英灵集》有过嘉许,说明它在本朝是一部流传较广的当代诗选。因此高适本人还是有可能读到选录他早年诗作的《河岳英灵集》的,只不过不会是以片中经折装的形制出现,而大概率是卷子装。
《河岳英灵集》的编纂无疑推动了盛唐著名诗人诗作的传播。在那个出版条件不发达的年代,新诗的流布一方面通过个人或集体吟讽、歌妓演唱来口耳相传,比如电影中岐王府宴会前高适听到歌女排演李白的《采莲曲》,得知李白的诗已经名满天下;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被编入别集、总集或收入选集、笔记、通俗文学作品等书籍中从而得到传抄。此外,《长安三万里》中,从黄鹤楼到边陲驿站,都有诗板亭供诗人即兴创作、展示作品,题壁或题板,也是唐诗写成、传播的重要方式。
唯有名作佳句在空气中、在时光里自在飞扬,大唐才真正得以成为一个五光十色的诗的国度。
推荐阅读
点书影进入当当购买本书
《河岳英灵集研究》
李珍华、傅璇琮 撰
9787101161373
48.00元
本书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有关《河岳英灵集》及编选者殷璠的评论、考证,后一部分是《河岳英灵集》的整理点校。本书对《河岳英灵集》的价值和特色作了探索和研究,并进行了清本正源的整理,恢复其两卷本的本来面貌,又结合明代流传的几种版本加以汇校,以期为理论探讨提供较为扎实的材料基础。
原标题:《《长安三万里》中高适案上的《河岳英灵集》是什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