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极日记 | 黄刀行:残破的雪屋
原创 极地塞翁
2009年3月31日
耶洛奈夫
晴
-2 | -14℃
4
雪屋/Igloo
在大奴湖畔的一片空地上,零散地堆着几个残破的雪屋。这个季节性旅游项目,随着春季的到来已经逐渐残破坍塌。
用雪块砌成的半球状雪屋是因纽特人的传统居所。一个雪屋可以住5到8人,通常由一个家庭同居。
当若干个独立的雪屋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因纽特人的原始聚落。
雪屋在因纽特语中叫“Igloo”。但这个词在因纽特语中并不是特指雪屋,而是包括了所有的住所:帐篷、草皮屋、浮木建造的房屋等。比如,当年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就把帐篷叫“Igloo”。
然而,恰恰在因纽特文化之外,Igloo却成了专用名词,特指用雪块建造的半球形住所。
提起雪屋,就会想到因纽特人。但历史上只有加拿大中部北极和格陵兰卡纳克地区的因纽特人曾经居住在雪屋里。而其他地区的因纽特人则住在以鲸骨为框架的兽皮屋或者草皮屋里。
下图这座草皮屋建在格陵兰西海岸。
雪屋是个不可思议的神奇造化。
有人做过实验,当外部温度低至 -40 °C 时,雪屋内仅须依靠人体散发的热量,就能使室内温度提高到0 °C左右。
雪屋能保温,固然是因为压实的雪是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如果不是经过下凹的通道从地下进入雪屋,也不可能有效地将冷空气隔离在户外——难道古老的因纽特人知道冷空气重、热空气轻的原理?
半球形的雪屋如何搭建?这个工艺常常使人产生高科技的猜想。没想到,人家只需螺旋式内倾砌筑,雪屋就轻松搞定了。
几千年来,身陷几乎没有燃料的苦寒之地,坚忍的因纽特人创造了绝处逢生的奇迹。这当中,雪屋功不可没。
如今,日常生活中用以居住的雪屋已基本消失,只有在旅游点才能见到体验性、娱乐性的雪屋。
5
惜别奥罗拉
今晚是在耶洛奈夫的最后一夜,当然也是拍摄北极光的最后机会了。
再拼一次!22点,又登上N’DILO山。
虽然云层退去,天已放晴,却依旧不见极光。
只有耐心地等待。
等待中,拍了几幅雪地月光木屋松林。
两个小时的无望等待。就在我们已经绝望时,午夜零点,极光突然开始发力。1点左右达到高潮。出现了巨大马蹄状的经典极光。
2点,极光退去,我们返回民宿。刚进门,晓琦就说:“你看外面!”
时值2点10分,东方的天边居然再次出现一簇极光——苍天不负有心人,看来,极光已经被我们这些朝拜者的真诚所感动,是到我们的家门口送别的。
站在民宿的露台上又拍了五张。直至极光渐渐淡去。
虔诚的老婆大人还是不甘心。我们便再次驱车到湖面搜索。然而,一切终究都已烟消云散。天空已经完全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在北极,人们喜欢把极光称为女神奥罗拉(Aurora)。
到了北极,想欣赏极光并非奢望。但美丽的奥罗拉只与有诚意的人约会,心诚则灵。
我们的心诚不诚呢?神秘的奥罗拉。
原标题:《北极日记 | 黄刀行 -10- 残破的雪屋》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