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伊夫·博纳富瓦:瓦雷里是个背教者,是集智慧于一身的新派哲学家

2023-07-28 1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1923—2016)

《不大可能》是法国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伊夫·博纳富瓦著名的文学艺术评论集之一,是一部关于诗歌和诗人研究、绘画及画家研究的评论集。对法国和欧洲文学史、艺术史上的拉辛、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瓦雷里、吉尔伯特·莱利、T. S.艾略特等重要诗人,和巴尔蒂斯、拉乌尔·乌贝克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杜乔、布鲁内莱斯基、马萨乔、保罗·乌切洛、安德烈亚·德尔·卡斯塔尼奥、达·芬奇、波提切利和拉图尔等绘画大师逐一进行点评,表达了博纳富瓦的诗学主张和艺术观点。

博纳富瓦是一位擅长批评性思维的评论家,他研究问题独辟蹊径,从不墨守陈规。他不在意所谓的“一致性”或“规范化”,他看重的是转瞬即逝的“当下”和“现时存在”及诗人即时即刻的内心感受。因而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观点,对我国读者了解西方艺术史、研究欧洲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中国文艺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纯粹君

不大可能

作者:[法] 伊夫·博纳富瓦 著 刘楠祺 译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3-07

文/刘楠祺

翻译这部书稿源自一份感念:2014年初(其时我刚开始试译伊夫·博纳富瓦的诗论),我的老同学、旅法学者陈力川发来电邮,告诉我香港中文大学拟邀请博纳富瓦赴港出席“国际诗人在香港”活动——届时力川同学新译博纳富瓦诗选《词语的诱惑与真实》(Leurre et Vérité des Mots)亦将牛津大学出版社同步出版——虽然博纳富瓦很希望成行,因为对他而言,“诗意地栖居于香港,是所望焉”,但“因为老诗人已九旬高龄,不能去香港参加诗歌节活动,所以由我代表他参加”,并允诺回到法国后请博纳富瓦为我题字赠书。可想而知,能得到这位大诗人的签名赠书,我该是多么兴奋!不久后,力川同学如约寄来诗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扉页上写着——赠刘楠祺:送上我最亲切的思念。伊夫·博纳富瓦……

《不大可能》封面平面图

大诗人的题赠,是我翻译这部《不大可能》的缘起和动力,我愿借拙译向他致敬。

博纳富瓦被公认为20世纪中叶以来最重要的法国诗人和著名的批评家、翻译家。他一生出版了二十多部诗集、三十多部散文集和文学艺术评论,其作品被翻译成三十二种文字,并多次荣获法国和其他国家的诗歌及文学大奖。

1971年,法兰西信使出版社将他1953—1963年间发表的随笔和演讲结集出版,名曰《不大可能》(L’Improbable)——所谓“不大可能”,按照博纳富瓦在该书献辞中的解释,当指“存在”——是我目前所见他最早的一部关于诗歌与诗人研究、绘画与画家研究的文学艺术评论集。书中收录了九篇文章,其中八篇对法国和欧洲文学史、艺术史上若干位重要的诗人(如拉辛、波德莱尔、兰波、马拉美、瓦雷里、吉尔伯特·莱利、T. S.艾略特等)和画家(如巴尔蒂斯、拉乌尔·乌贝克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杜乔、布鲁内莱斯基、马萨乔、保罗·乌切洛、安德烈亚·德尔·卡斯塔尼奥、达·芬奇、波提切利和拉·图尔等)逐一进行了点评,并借批评表达了他自己的诗学主张和艺术观点。最后一篇是一首散文诗,可视为全书的跋。

读者诸君在阅读中自会体悟这位大师对“存在”与“在场”、“话语的真实”与“真实的场域”、“时间”与“永恒”、“此地”与“此时”等的深刻阐释。

《不大可能》思想深邃,文笔优美。译者才疏学浅,自愧译笔难以完全再现大师的精妙意境于万一,故冀望方家不吝赐教。

译者

辛丑年立冬日于京北日新斋

《不大可能》书籍设计展开图

深度阅读

保罗·瓦雷里[1]

文/[法]伊夫·博纳富瓦

瓦雷里的作品中有一种力量,但这力量却是迷茫的。他有为语言臻至化境而随时献身的意愿和精力,但这对于他确信的蕴含理性的法兰西诗歌却用不着。他神思不宁,他为语言的晦涩而不安,但他无论在本质还是深度上又难与其思想原初的场域相协调,那场域有如一片无雾的河岸,险境昭然。清澄中蕴含幻象。从他的诗中,至少能体味到失望、谎言、某片真实或臆造的、心仪的地中海式净土。那土地激情至简,如此本原,如此纯净,诗仿佛在心灵中驾驭万物:在永恒之海上迎着朝阳,御风而行。那儿,光芒普照,了无遮蔽。那儿,目光追逐知识,并将认知模式植入心灵,石堆或岸旁的橄榄树也由此成为橄榄树的典型。漫步至此,我们确信已触及心智,其虽险为物象所伏,却最终疾步踏上“观念”之乡的归途。这就好比意大利语给人的错觉:用词明晰,语义精确,令人毋妄毋嗔——但其实另有他解。还有这样一类怪象:尚未成型,晦暗难辨,应运而生,又转瞬即灭。这便是当下的存在。那棵橄榄树,尽管依旧是那棵橄榄树,但其深层次的区别在于,它是实时实地[2]存在着的,是那种在刀斧下或林火中将会消逝的存在。瓦雷里昧于这一存在的奥秘。有人想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驳斥他。既然对“观念”的幻想给诗招致巨大的风险,因此这一词语已无人置喙。当我说“一朵花或大海,橄榄树或清风”时,这些看似唯有在其本质上、单一性上和永恒性上才能捕捉到的词语,竟能轻而易举地与瓦雷里确信的真实——“那片”海、“那棵”橄榄树和“那阵”清风——相应和。对语言而言,这种幸福唾手可得,但却要付出何等舍弃的代价啊!这是一种重复、模仿和描述的平和,却是不具有行动和灵魂的平和,与马拉美所倡导的背道而驰!马拉美是将词语与“观念”等同看待的,对于那朵“在任何花束中都无法觅得”的花[3],他深知尚不存在的“观念”是不能称为“观念”的,于是他求助于“书”,以其可读和诲人的属性,营建起一座“观念”的殿堂。这计划令人叹为观止,又依然诗意无穷,因为他已自我救赎了!而迈向存在的脚步却在喧豗中遭遇了对“观念”的唾弃——物质、场域、时间以及马拉美用“偶然”一词囊括的所有事物。于是,我说的那种“轰动”便在我们的话语中爆裂开来。此乃词语和那个真实事物之间的距离,是智识与那个臆想出来的对象——我们当然可以称之为爱情——之间的对抗。

瓦雷里诗歌全集

作者:[法] 保尔·瓦雷里 著 葛雷 梁栋 译

出版社:中国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6-08

从柏拉图到柏罗丁,再到基督教的原初教义,“观念”哲学总能在这片最富生命力的活水中康复。

我想,这就是现代法兰西诗歌殊绝的独创性,它由波德莱尔首创,在话语表达诗意之际,其隐秘的初衷被重新省识。诗像爱一样,应当界定存在的事物。诗应当忠实于黑格尔曾以语言之名傲慢质疑过的“此地”与此时,并将那些已在事实上脱离存在的词语创制为一种面向语言的深刻而反常的回归。倘若诗不去定义那些转瞬即逝的东西,还有什么可关注的呢?这种回归的典范就是《为一位过路女子而作》[4]那首十四行诗。历经无尽的辗转之后,诗的题材变为对死亡的思索。

《不大可能》书籍展示

但瓦雷里不知道人们早已发明了死亡。

他曾经写过坚定地支持帕斯卡[5]和波德莱尔的评论文章。他热衷于一种本质的世界,那里无生无死,万物安稳长存,从未真实存在过,仿佛苍茫夜色中单纯而柔曼的画卷。那个世界里,人们可以安眠——当然,若在阳光下确感睡意袭人的话——瓦雷里在许多诗中都回忆起这种滤去了感觉的幸福与慵倦,只萃取了一种敏感而普适的片段,仿佛在享受着某种典型的东西,如动物和植物之所为,如希腊艺术之所求,这是沉睡的思想。沉睡者像个阴影,向幽灵敞开了大门。瓦雷里喜欢没有梦幻对象的世界,他所做的就是不去弄皱原本如此的表皮——因为在他的世界里,我们的行为原本就是不实在的。“一切存在皆为将来的存在”,他年轻时就曾这样写过且沉迷其中。希腊意义上的宇宙对称性以及爱伦·坡[6]意义上的持久性,将我们的自由化为虚无,将我们的一举一动和他能捕捉到的一切均赋予阴影的属性。难怪纳喀索斯[7]会为一种热望和虚幻之美所震撼。他俯身溪流,所视非物,不为流水的存在之谜而亢奋,只是窥见了自己头戴桂冠的形象和另一个更加可怜之谜:他的存在没有结局。

恶之花 巴黎的忧郁

作者:[法] 夏尔·波德莱尔 著 钱春绮 译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7

当某种唯一的、实际的行为挣脱自我,奋不顾身地去接近一个我们全然陌生的世界时,对瓦雷里而言,他唯一和可能的行为便是全身而退,从而在某一角度为我们受限的境遇增加一些神性的智慧。那是永久的沉睡,是梦想着延续纯粹行为与理性规律的一种沉睡状态。泰斯特先生[8],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便会成为宇宙透镜中上帝的虚像。幽暗的密室中,微弱的烛光颤抖着,汇聚起被一切存在所映照的上帝的光。而存在本身,这不复存在的行为,会重新创造出无欲无求的自由和造物主全知全能的静止。在“精神”的运行中,有几多荣光已被重新认知啊!但同样真实的是,这思索之下的存在已无可言说,词语并非为其而生!我们的语言正处于几何学和“存在”的分离之际,对规律的探寻已不再与词语为伍而是与之相悖,话语自我提升全凭偶然,可瓦雷里却不明就里。当他本应与泰斯特先生三缄其口——我是指保持克制或干脆承认不懂——时,却反而喋喋不休。这可是犯了对诗自我惊诧的大忌的。

德加,舞蹈,素描

作者:[法] 保尔·瓦雷里 著 杨洁 张慧 译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2

面对诗难逮、难悟的现实,他在求索;他试图从诗学的角度遵从于这种现实,既是为科学的真实,也是为了求知;有时,他怀着腼腆的虔诚,坦承自己是个诗人,但又总因自己对幻觉的怀疑论趣味而动辄反复。实际上,在他看来,诗的语言若不能藻丽和煽情又有何用?或许是为了兼具“规律”中的“美”和“真”,保持诗的敏感外壳,但躯壳本身便不再那么必要,只是混迹于周遭事物的一种含糊其词的可能,是一个诱惑的圈套。诗,犹如宙克西斯[9]笔下的葡萄,是一个没有生命的表象,它将虚无引入本质之乡,这难道不是“非存在”的一种计谋,仿佛瞬间乍现的一种有效力量、一种狡诈、一种意志么?由此,诗人便因诗本身而选择去拥抱恶势力。作为敏感而闲散的诗人,他在思想与阳光间发掘着自身的魔鬼属性,他当然也不必太在意那条作祟其间的狡诈的蛇。一条与其说它恶毒、毋宁说是看破一切的蛇,它不会执拗己见,而只是无聊地把上帝想要的各色嘲讽一一“勾画”出来——一位文学的爱好者,一位庶几可称为浪荡子的人,他深知过分的诱惑永不会止于血与死,换言之,他又再一次厕身于其所不愿的存在之乡。瓦雷里的作品缺乏深刻的震慑力。其现实的存在远未痛苦到要像某些杰出的巴洛克诗人那样以幻想为生,或像虽仍在漂泊却依旧关爱着人类且哀其命运的人们那样喜好诅咒神明。

《不大可能》书籍展示图

然而,对于诗的雄心壮志,那是怎样的一种颓废啊!在宣称承继了宗教思想的现代诗里,在深邃的、近乎觉醒的法兰西语言中,波德莱尔又想起了他为未知的神明预留的位置,还有“那位”过路的女子,“那只”天鹅,“那片”沾满泥点儿的常春藤叶子。在这些发现和创造中,瓦雷里是个背教者,是集智慧于一身的新派哲学家。当他的身心甘愿化为阴影的同时,他仍在谈论着精神之光。我曾不止一次地回想起1944年在法兰西公学听他讲课时的情景,他如此亲切,头脑如此敏锐,却又如此空幻,形式质朴无华,仿佛对话中的影子,而对话本身确已化为影子。我想,在我们这个时代,他是唯一真正该被诅咒的诗人[10]。他无疑置身于厄运和对厄运之想象的庇护之下,这厄运因观念与词语(从词语的心智方面)而来;他昧于了解怎样去爱事物,因而丧失了夜阑诗成、喜极而泣的那种本质上的欢乐。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诅咒由此演变为游戏。瓦雷里写诗,只循一己规则,他的诗篇中,意趣和卓识同在,就像一盘没有下完的观念与回声共弈的细腻棋局,充满着游移和哀伤。

保罗·瓦雷里

瓦雷里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呢?如果文学的确需要这种消极活动以使语言更臻细腻的话,那棋局本身就应当如他所说,要为最狂暴的诗句到来时可能瞬间耗尽的精力去精心筹措完备的资源。然而更为重要的影响,则是我此前曾提及的、在某些诗中留下的诅咒的影子。那条向上帝奉献“哀伤之荣耀”的蛇,它的语气瞬间变得如此纯净,如此真挚,如此热忱,以至于上帝的荣耀不再那么一目了然。人们会由此联想到存在的荣光或许是不可接受的,刹那间,冷漠反而比否定或崇敬更为真实。瓦雷里最美的诗篇《海滨墓园》(Cimetière marin)尤其如此,因为他犹疑其间。在那个海滨,在那个全然陌生的正午,纯粹的感觉与纯净的思虑彼此间无尽地相互观照,某种尚未成形的事物呼之欲出。坟茔的闪光揭示出一个开端。那是光的另一面,如瓦雷里所言,是一种“秘密的变化”,是由一丝“瑕疵”开辟出的一片立足的沃土。毫无疑问,品达[11]所说的“可能”便转到了这一方向。在饱尝有限的创造之痛苦中,瓦雷里再一次选择了对平淡之哀愁的偏好,那是对非现实之热情的偏好。他重归心醉神迷的状态,在那种状态中,人们都是盲目的,他重归瞌睡般的感觉,重归并非彼风的此风当中……这是对一种封闭形式的艺术给予确认和再确认的过程。在他没有哑音“e”的语言里——概念的断层,实体的诱因,法语的得天独厚——此种匠心,将形式与详图同一,与舞女纤弱的舞姿同一,与思辨的假说同一,冥冥间,唯有宝石才具备的形状宛若悬浮于突变与黑夜之上的穹隆。我们需要忘掉瓦雷里。我们寄望于偶像形式的存在,这一次,我们希望的是有着自由的面孔、超越神学与科学的新的偶像。

后记

我是否在“批评”瓦雷里呢?我觉得,我是严肃的,我所做的仅仅是人们对那些寥若晨星的作家的褒扬。

这些人将永存我们心中。我们要与之角逐,就像我们为存在之目的而抉择。这纯属个人的角逐。从人们赋予这个词语的稍许严肃的意义而言,这或许是一场博弈。

《不大可能》书籍展示

注释:

[1]《保罗·瓦雷里》(Paul Valéry)首次发表于《新文学》(Lettres nouvelles)1963年9月号。保罗·瓦雷里(Ambroise Paul Toussaint Jules Valéry,1871—1945),法国作家、诗人和哲学家,法兰西学士院院士,其诗歌耽于哲理,倾向于内心真实,往往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哲理性主题,被誉为“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诗人”。

[2]拉丁文:hic et nunc。

[3]马拉美在其文学评论《诗的危机》(Crise de vers)中写道:“当我说‘一朵花!’时,我的声音便并非疏忽地阻隔了所有花的外形,与此同时,某种异于一切花萼的东西、某种理念的和美妙的东西便音乐般地随之升起,那是一朵在任何花束中都无法觅得的花。”

[4]《为一位过路女子而作》(A une passante)是1861年第二版《恶之花》中的第93首。

[5]帕斯卡(Blaise Pascal,1623—1662),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数学“帕斯卡定理”和物理学“帕斯卡定律”的发明者。后转向神学研究,从怀疑论出发,认为感性和理性知识皆不可靠,得出信仰高于一切的结论,该理论以“帕斯卡的深渊”著称。

[6]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美国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

[7]纳喀索斯(Narcisse),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有一天他在水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遂爱慕不已,难以自拔,终于有一天赴水求欢而溺亡,死后化为水仙花。后心理学家便将自爱成疾的病症称为“自恋症”或“水仙花症”。

[8]泰斯特先生(Monsieur Teste)是瓦雷里1896年发表的哲学随笔《与泰斯特先生夜叙》(La Soirée avec Monsieur Teste)中虚构的人物。瓦雷里通过这部作品阐明了精神对创作的绝对重要性,表达出作者本人对诗歌创作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探索。

[9]宙克西斯(Zeuxis,前464—前398),古希腊画家,以日常绘画和对光影的利用而闻名,传说他画的葡萄非常自然逼真,竟引得鸟儿前来啄食。

[10]被诅咒的诗人(poète maudit),典出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Paul-Marie Verlaine,

1844—1896)1884年的一篇文论《被诅咒的诗人》(Les Poètes maudits),一般指不墨守成规,具有创新精神,却又一时得不到理解的诗人。

[11]品达(Pindare,约前518—前438?),古希腊抒情诗人。

(选自伊夫·博纳富瓦《不大可能》,刘楠祺译)

刘楠祺,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译著有波德莱尔《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耶麦《春花的葬礼》,埃德蒙·雅贝斯《问题之书》《相似之书》《界限之书》《腋下夹着一本袖珍书的异乡人》《我构筑我的家园》《边缘之书》等。2020年获2020春风悦读榜金翻译家奖,2022年获金青藤国际诗歌奖·诗歌翻译奖和第14届傅雷翻译出版奖。

伊夫·博纳富瓦(Yves Bonnefoy,1923—2016),法国著名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他的创作宗于波德莱尔、瓦雷里、马拉美以来的象征主义传统,又融以现代艺术的创新活力,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现代诗歌的最后一座高峰。他一生创作诗集几十部,曾获获得法兰西学院诗歌奖、龚古尔诗歌奖、卡夫卡文学奖、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等多种文学奖项,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不大可能

作者:[法] 伊夫·博纳富瓦 著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纯粹Pura

出版时间:2023-07

法国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法兰西学院诗歌奖、龚古尔诗歌奖、卡夫卡文学奖等奖项得主——伊夫•博纳富瓦著名文论《不大可能》,聚焦波德莱尔、艾略特、瓦雷里、吉尔伯特·莱利、巴尔蒂斯等诗人、画家及其作品,充分论述阐发诗学思想、艺术观念,以深刻的抒情主义风格,对哲学和精神问题进行探讨。

原标题:《伊夫·博纳富瓦:瓦雷里是个背教者,是集智慧于一身的新派哲学家 | 纯粹新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