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让我们走近金山这些抗美援朝老兵,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2023-07-27 16: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原创 i金山 i金山

抗美援朝胜利

70周年

70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回望烽烟滚滚的光辉岁月,志愿军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让我们一起走近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李进泉、阮兆林、张伟伦、徐秉章、何根生,听他们讲讲那段峥嵘岁月。

当时,年仅17岁的李进泉入朝作战,成为了一名军号手。李进泉表示,军号是抗美援朝志愿军钢铁般意志的体现,他凝聚着志愿军的精神,也是靠这个精神,最终战胜了敌人。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李进泉

只要飞机过来就要吹防空号,让大家都知道飞机来了,尽快躲起来。我还吹过冲锋号,准备打仗了就要吹。

冲锋号响,战火纷飞。92岁高龄的阮兆林于1952年入朝作战,参加了上甘岭战役,是一名优秀的步兵。说起当年的敌军攻势,他记忆犹新。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阮兆林

炮弹的威力很大,打得遍地都是。五六发炮弹一齐过来,人在阵地上都会牺牲。我们一个连三百多个人,最后只剩十七八个,剩下的也都受伤了。

阮兆林掀起衣领,露出了脖颈左后方的疤痕,这条疤痕与失聪的左耳一样,都是他浴血奋战的证明。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阮兆林

我的耳朵也是炮弹炸聋的。炮弹“砰”得打下来,人栽倒下去之后,帽子不知道飞在哪里,两个领子打飞,脖子也受伤了。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张伟伦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个人三等功一次。他1951年10月1日入朝作战,是一名通讯兵。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张伟伦发挥所长,为战友们义务理发。起初,他的心中存有“不满”,认为亲身参加战斗更为重要,但营长教导员的一番话让他改变了想法。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张伟伦

那时候,我一开始觉得我是来打仗的,让我理发,我不愿意。营长教导员给我做了一番思想工作,部队里的工作很多,都很重要,都缺一不可,比如炊事员,他说:“要是没炊事员,行吗?”

就这样,在营地里、在树林中、在战壕后,战友们在的地方就是张伟伦理发的“主战场”,这一理,就是三年。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张伟伦

别人给战友们理发,战友们总是哇哇叫痛,我就说,那我来试试。结果效果不错,他们也不痛,营长就让我这个通讯员来兼理发员。一年到头都很忙,没有空余时间,所以战士们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三年如一。

每一位老兵的亲身经历,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他们承载着国家尊严的不朽荣光,留存着珍贵的民族记忆,铭记那段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对志愿军战士最好的致敬。

今年92岁的徐秉章,于1952年11月入朝鲜作战,是一名炮兵。在他的回忆中,1953年的5月3日,是不平凡的一天。当天,他们在战斗的过程中,精准命中了一架飞机,最后那架飞机的驾驶员成为了俘虏。

到了1953年的夏季反击战,从白天到黑夜,飞机几乎一刻不停的出现在他们炮击阵地的上空。作为一名炮手,他们不仅需要躲避敌机的攻击,更要抓住千分之一的机会,瞄准敌机进行攻击。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 徐秉章

当时,我们白天、黑夜拼命打。刚开始都是新兵,有点怕,但后来就不怕了。飞机开过来,我们就用轻机枪、重机枪、冲锋枪打它。

何国平生于和平年代,但他从小就听爷爷何根生讲述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何根生是志愿军铁路工程七师二十一团的一名自动枪手。当年,何根生跟随所在部队抵达朝鲜龟城后,便立即投入到修建连接朝鲜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的“殷龟铁路”任务中。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家属 何国平

修铁路不只是力气活,当时还面临着两个主要的大难题:一是零下30℃的极端冰冻天气,二是敌机在不断地狂轰乱炸。修好一段,他炸一段,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天气有多冷,都要马上修复,确保路线畅通。由于当时爷爷长时间蹲着,天寒地冻,再加上腿已经麻了,就没能及时躲避,被炸弹波及,受伤昏迷了过去。

虽然受伤,但何根生仍然坚持随队行动,继续抢修铁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殷龟铁路”终于建成了。英勇的志愿军战士们建成了一条“打不垮、炸不毁的钢铁运输线”,为前线的战斗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何根生身上这种坚韧的精神,也成了何国平学习的榜样。

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家属 何国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刻牢记爷爷的嘱托,传承和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我,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使命担当,为家乡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美援朝志愿军们用肩膀扛起了一个时代,以满腔的热忱和无限的勇气投入到抗争之中,生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记者 | 朱奕 武云卿 吕瑶

编辑 | 刘家园

原标题:《今天,让我们走近金山这些抗美援朝老兵,听他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