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单企试点后,国务院为何发布重磅文件支持这类产品进口?
本文图片均为上观新闻 图
日前,国务院发文支持上海、广东、海南等自贸区、自贸港试点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这意味着,原先被我国禁止或限制进口的再制造产品,达到新品标准的现在可以合法进口了。
不过,相关措施有所放开,势必会有一些洋垃圾、旧品等以再制造产品的名义试图蒙混过关。为此,需要通过逐案试点方式稳步推进。记者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独家获悉,在此次全国“有条件”地区试点前,新片区为一家国际再制造龙头企业争取到了试点的机会,经过一年多的单企试点,为国家有效探索了进口再制造产品管理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监管经验。
这次试点也彰显了临港新片区为国家试制度闯新路的使命担当。开展再制造产品进口不仅能降低企业成本、丰富消费者选择,在推动国内更好对接衔接国际通行规则方面,也有深远的意义。
从经济和环保角度均具优势
放开再制造产品进口,为何会造成这些影响?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再制造产品的“好处”是什么?
在临港再制造产业园,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的工厂里,堆放了大批汽车车门、保险杠、叶子板、大灯等汽车零部件。车门表面有凹陷,保险杠有擦痕,大灯的灯脚断了……这些零部件多数受的只是轻微损伤,但不进行再制造的话,那它们的结局无非两种:要么流向一个个作坊式的修车铺,成为非标准化的维修件,价值大幅降低;要么干脆成为废品,被回收、拆解。
到了锦持等再制造企业手里,“废旧零部件”经3D数字技术、表面工程技术和大数据库模型等新技术再制造后焕然一新,打上再制造企业自己的品牌名和“再制造产品”标记,成为标准化、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重新发向市场。
产品的质量也有充分保障。锦持方面介绍,其建立了大数据库模型,涵盖数千种车型,按原厂新件各项参数标准生产再制造产品,质量也通过了工信部认证和NKFA再制造产品质量审核。产品上市后,有质保、可追溯,“就和新品一样”。
等待发货的锦持再制造产品。 胡幸阳 摄
可见,再制造产品能有效替代新件,很大程度上减少资源浪费,这也契合全球“双碳”背景下各大产业转型的大势。
汽车前大灯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锦持再制造总经理郑杰拿起一个大灯,整体看起来几乎完好无损,转到背面才看到,一个塑料灯脚断了。“主机厂生产的大灯原件都是一体的,没有单独的灯脚替换件。而汽车事故中,前大灯很容易受到撞击,往往灯本身没事,但灯脚一受力就损坏,最后整个昂贵的大灯模块都要换掉,代价很高。”郑杰说,“我们对各品牌各型号的汽车前大灯进行建模、3D打印,制造可替换的灯脚配件,在不影响车灯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成本和能耗。”
原厂件单个价值79000元的阿斯顿马丁DB跑车大灯,再制造件的价格在15800元左右,打了两折。更重要的是,相比原厂制造的新品,再制造的大灯可实现约70.0%的节能、92.6%的降耗和76.9%的减排。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环保角度看,再制造产品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便宜真的没好货吗?
然而,再制造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仍相对滞后。一方面,相关政策和管理文件不够健全。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也有偏差,普遍认为和维修件、翻新件无异,“便宜没好货”。
由锦持再制造产品拼起的宝马汽车外壳。 胡幸阳 摄
在锦持的线上销售平台上,再制造产品由于极具吸引力的价格,每天都能收到大量询价意向。但成交量与询价数往往不成比例,反映出市场认可度还不够。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民众对再制造产品的态度截然相反。以汽车细分市场为例,再制造零部件在售后市场占比超过70%。苹果、宜家、耐克等各大零售商在销售产品时,主动把“再制造”“可再生材料制作”等属性作为正面宣传的卖点打出,消费者们对此也非常买账,更愿意购买带绿色标签的产品。
“国务院发文支持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有助于提升国内市场对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度,间接推动国内再制造产业发展。”郑杰说。
倒逼国内企业适应国际规则
另一方面,进口的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等同或高于原型新品,全生命周期持有成本优势极大。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特殊综合保税区处副处长黄跃认为,国内法规未规定消费品制造商的回收再利用义务,企业没有动力建立旧件回收体系、进军再制造领域。试点开启后,低价高质的进口再制造产品一旦成规模,将对国内企业起到“倒逼”的作用。
等待回收的海量旧件。 锦持供图
当下,国内各大制造业企业加强回收再制造、节约资源和能源已经迫在眉睫,一来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走绿色低碳生态发展道路;二来也要对接碳排放等越来越严苛的国际规则。
在航海业和航空业,国际行业组织已经提出了脱碳的详细目标。在制造业、零售业,欧盟甚至对商品的生命周期碳排放设定市场准入门槛,许多发达国家也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简单地说,一家企业每卖出去100台汽车/家电/手机,就对其中的几十台负有回收再利用的义务。做不到,就要缴纳高额的碳税,或是干脆不被允许进入市场。
LNG、甲醇等航运新能源正逐步走向主流。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这既是出于环境保护的考量,也是发达国家有意设置的壁垒。无论如何,我国正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高标准经贸协定,为了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为了企业能更顺利地“走出去”,必须提前适应这些严苛的规则。
为国家制度创新提供探索经验
临港新片区是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承担为国家试制度、闯新路的重要使命。因此,在企业向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提出再制造产品进口需求时,各相关处室的负责人们很快评估了可行性,拟定试点方案后向国家部委沟通争取。
新片区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争取试点落地的过程中,新片区的优势在于更熟悉国际经贸规则,“企业一说需求,大家就理解了其中的关键;我们与国家部委沟通‘为什么非要突破这个政策’时,也能解释得更深入完整。这在试点获批落地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单企试点时,新片区主要探索的是相关进口产品清单及适用的具体标准、要求、合格评定程序和监管措施——是不是以再制造产品的名义进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旧机电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对新品质量标准、安全环保性能等全部适用技术要求,是否在显著位置标注了“再制造产品”字样……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临港新片区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模式,也为此次国务院发文“支持试点地区开展重点行业再制造产品进口试点”提供了坚实基础。记者从广东南沙、前海等多个自贸片区了解到,国务院文件“点名”的几个试点地区目前都在联系咨询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希望能来“取经”。前海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说:“这次再制造产品的进口试点,临港走在了全国前面。”
(原标题为《独家分析 | 上海单企试点后,国务院为何发布重磅文件支持这类产品进口?》)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