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一枚云南苦子果,味绕舌尖
原创 中国烹饪杂志 中国烹饪杂志
文、图 | 张家荣
东南亚料理中常见一种绿色的豌豆一样的食材,苦,味独特,不少人以为神奇。其实在云南的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德宏一带,民间也常采摘作为小菜,这便是人称苦子果的,简称苦子。苦子果适合与哪些食材搭配、有哪些特色菜肴?让我们跟随生长于云南的作家张家荣,通过文字领略它的独特风味。
滇南,一个孕育神奇食食材的地方
小苦子其实是水茄
滇南各地集市上常见的苦子果有两种,一种是小苦子,就是本文所描述的;另一种是大苦子,像微缩版南瓜。两种其实都是茄科植物,小苦子的正式名称是水茄,大苦子则是红茄。
小苦子与大苦子
水茄(Solanum torvum swartz)是双子叶植物纲茄科茄属植物,灌木,通常两三米高,也有更高的,采摘果实就不那么容易,需要用工具拉下枝头。水茄的叶子看上去有一些灰,算是灰绿色,不起眼。叶子呈卵形或椭圆形,前端尖,基部心脏形或楔形,两边不相称。水茄的花像土豆花,伞房花序,五个花瓣白色,中间是黄色的花柱、花药,全年都可以开花结果,通常我们看到的形象是,同一条枝头,不仅有花朵、有青绿的果,还有成熟的红果。这种植物虽四季可见,但以夏秋季节的集市上出现为多。
水茄普遍分布于热带亚洲地区,印度、缅甸、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都有,热带美洲也有。在中国,则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多生长于路旁的荒地、灌木丛中。我现在生活的广东,郊外常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不过,广东人并不像云南人那样喜欢吃苦味食品,也没见人采食过水茄。我偶尔采集一些,但生怕此水茄非彼水茄,不敢造次,权当欣赏品了。
水茄的花跟土豆花很相似
结在枝头的小苦子果,成熟后则变成红色的。
集市上的一把一堆
2000年前后,我在云南边境各县苦旅,集市上常见小苦子果,圆形,带把子,有的是一整把,傣族、哈尼族、佤族、布朗族等民族的摊点上都有。拿起来咬一下,口感有点绵软、有点回苦,心中有些疑问,这能做菜?
一个野菜摊点,出售三种形态的苦子果。
即使现在,滇南各族人也喜欢在村前寨后甚至路边采摘随处可见的苦子果,主要是自己吃,多了也拿到集市上去出售,卖不了多少钱,赚点零花。人们通常将苦子果等野菜摆在芭蕉叶上卖,外地人也很容易识别,那个圆形的、绿色的、豌豆大小的,或者很多结在一起的果实就是。苦子果一般按把按堆出售,一块钱两块钱递过去,自己挑一把或一堆,用芭蕉叶包走。去年7月,我到西双版纳的一个小镇上,一小堆苦子果仍然是两块钱,当然也不多,只够做一个菜。
虎皮苦子
我喜欢到西双版纳的勐仑小镇去旅游、拍摄,一次通常会住一个星期。常住的酒店旁边有个“绿色菜馆”——名字就是这样,不是我改的,由一对夫妻经营,前几年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寒暑假时会在店里帮手,我都见过,这两年她们工作了,没见到过。
他们家的菜很实惠,肉类一般只需15至20元,蔬菜10元。蔬菜都是野菜,每天有十多种,如竹笋、芭蕉花、芭蕉芯、苦子果、海船、马蹄菜、苦藤菜、苦叶菜,等等。我每天换一种野菜吃,十几天都不重复。有时我自己多走几步,到附近的集市上采购一些没吃过的野菜,请他们加工,他们也热情帮忙。他们的生意一直不错,二十多年前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
就是在这个绿色菜馆,我第一次吃到油煸苦子果——当地人叫油炸苦子果,我认为没炸到那么深入,说是“煸”可能好一点。第一次的感受是,放入口中,嚼咬,卟卟的,在嘴里有蹦跳感。什么味呢?苦,微有回甜。店家说,天气热,吃这个可以降火、消炎。
油煸苦子果的形态很像虎皮尖椒。
现在想吃油煸苦子果时,我也会网购一些自己加工:苦子果用水焯一下,入少许油中小火慢煸,一会儿绿色的表皮就显现白色的斑块,加点盐、酱油,拌一下,然后铲起来,享用。油煸苦子果因做法类似于虎皮尖椒,成品形象也差不多,我给它们取了个新名字:虎皮苦子。
当地人还有一种油炸苦子果的做法,用鸡蛋加面粉给苦子果包浆后再炸,成品类似脆皮花生。
我没吃过,也没试做过,不知味道如何。
味道种种
傣族人喜欢食用苦子果,创造出一些特别的食用方法,如与其他蔬菜一起舂,做凉拌菜;如与肉一起煮汤,煮牛脚或者猪脚味很好。更多人喜欢用它炒肉,不少人向我推荐苦子果炒牛肉,说是特色美食,“一般人吃不到”。做法倒没什么特别,关键是要会控制火候,过则老,轻则涩。热油,加姜、蒜,入牛肉末快速煸炒,加苦子果、小米辣再翻炒一下,美味就迎面而来了,牛肉鲜香,苦子果清爽苦脆,多种滋味的奇妙结合。
小苦子果炒猪肉与炒牛肉苦子果
2017年暑假,我带儿子与同事一家在云南旅行,在普洱墨江小城,又享用了一次小苦子炒牛肉,现在想起来仍有回味。有人说,既然喜欢,也常在滇南旅行,为什么不多吃呢?我在滇南想吃的野菜太多了,出行一次,尽量多尝试新鲜的味道,岂不更好?
苦子果炒猪肉味也好。炒肉时,有的人喜欢将苦子果切一个小口,加盐焯一下,颜色碧绿可爱,也少了一些苦味。注意,肉是要剁碎的,这样炒起来更容易入口,拌饭吃更好。
烧烤后舂碎,加辣椒制成苦子酱
苦子可以焯水后舂,加烧青椒一起做成舂菜,很下饭;加韭菜等又可制成苦子蘸料,蘸蔬菜、蘸米线,德宏人称之为“苦子撒撇”,是很独特的地方味道。傣家人常将苦子舂碎后与干辣椒面一起用菜油加热炼制,当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大蒜碎等调味品,制成苦子酱,能长时间保存,还可带到远方。我自己常备一瓶苦子酱,它的味道使人迷恋。
完成这篇小文时已近中午,我取出苦子酱,准备用它焗饭。
校对 | 予津
责编 | 王者嵩
本文内容选自《中国烹饪》杂志2023年7月刊,欢迎转发到您的朋友圈。本微信号所有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转载时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及作者署名。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下方封面购买
点击下方链接
查看更多专题菜谱
排骨 | 牛肉 | 羊肉鸡肉1 | 鸡肉2 | 鸡汤小龙虾 | 红烧肉 | 醋肴 | 素汤
原标题:《这一枚云南苦子果,味绕舌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