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夜读|小学入学“大年”,父母的焦虑与理性

闻韶君
2023-07-25 21:1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在出版社工作,主做教材出版,他跟我讲过一个调研结果:“未来十年,入学儿童将比现在减少四成”。

他们有行业下行的担忧,我却有些窃喜——哪还需要买学区房呀,哪还有“大班额”问题呀。以后孩子们上学一个人占两个座位,岂不快哉!

个人站位还是不够高,看得不够清楚。女儿今年要读小学,小学报名前看到这个新闻,给了我当头一棒:受7年前“全面二孩”政策等传导效应影响,今年全国多地集中出现小学入学高峰。

事实上,女儿班级的家长群里早就传出“抢跑”的信号了:大班开始,就已经有孩子不在幼儿园上学,而是出去读幼小衔接班去了;幼儿园开设了幼小衔接课程,每天都会安排写字、拼音的作业。

当然,家长们讨论的话题也都围绕上学而来。到底去哪个区上学,哪个区教学特点是啥,哪个私立学校摇号概率多少,各个学区房价格高低……

小学报名开始后,家长们之间打招呼的方式也变了,原来都是类似于“吃了嘛”,互问一声“送去学校了嘛”,而今都是聚集在一起聊上一会儿,话题无非是“报上名了嘛”“报名网络真慢呀”“你家报了哪所学校”“能不能找理由晚入一年学”等等。

今年是小学入学“大年”无疑了,身处这样的环境,周旋于各种选择之间,怎么可能没有焦虑?

“数学学科中的水管放水问题,应该如何教学?”最近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朋友聊到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仅长期困扰很多学生,很多成年人也会拿来开玩笑:“既进水,又放水,这不浪费水嘛?”朋友点拨我说,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结合应用教学,饮水机不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嘛!

反观我们自己,读书十几载,学校学的知识还记得多少,又能用上多少,答案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那句“都还给老师了”。这背后跟我们的教学模式有关,也与我们当年是否对学业真的感兴趣且主动去学习有关。为此,我的这位朋友编了两本书,目的就是探讨老师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主动学习。

反观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育,或许也是为了达到目标而跑得太快了。我身边的很多家长一致认为,“孩子太调皮了,选择一所教学严格的学校,可能会让他学业更优秀”。而我们清晰地知道,部分所谓“教学严格”的学校,无非是“加量不提质”“提前教学”。

这真的有益于孩子成长吗?很难说。无论是提前教学,还是增加反复机械练习的次数,都可能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面对这样的环境,少一些焦虑,多一些理性,显得更有必要。女儿读幼儿园大班后,放学后,我一般会让她在室外玩上一个小时,每个周末带她走出去,有时候去博物馆、动物园、海洋馆,有时候回老家玩玩水、和和泥。

结果是她被晒得黑不溜秋,但她身体变结实了,性格更开朗了。我想,这可能比她在幼儿园阶段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楷体书法、读准确的拼音发音,更重要。

教育是家校共建,不是选择了一个顶尖的学区,家长就可以放手不管。反之,也不是在一个普通学区,孩子就没有美好的明天。家长们首先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回归科学理性,而不是陷入“卷卷”洪流。

 

    责任编辑:甘琼芳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