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法治“燃灯者”—邹碧华人生10个感人瞬间之二

2018-08-30 17:1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摘自:共产党员网

邹碧华,男,汉族,江西奉新人,1967年1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5月入党。曾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民二庭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4年12月10日,邹碧华同志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7岁。
时间都去哪了?白天奔波、晚上专研、假日加班……邹碧华的时间被撑得满满的。人生虽然不能控制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回首那些感人瞬间,一个大写的“人”字是邹碧华留给世间最好的纪念。为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在全市法院形成对标先进、干事创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狮城法苑新媒体工作室特别策划两期“忆碧华”栏目,带您走进法治“燃灯者”—邹碧华人生的10个感人瞬间。

6

感人瞬间六:我要给你们当证婚人

夜幕降临,长宁法院大楼,最经常亮灯到深夜的总是邹碧华那间办公室。长宁法院民一庭助理审判员陈婷婷,记得那些年院里最常见的那道风景。

2009年7月,陈婷婷进入长宁法院,和陈婷婷一起的这一批年轻人也是邹碧华来到长宁法院招的第一届公务员,他去高院之前的2012年11月,亲自任命了这一批初任法官。

陈婷婷工作一段时间后,还知道了邹碧华的另一个习惯。晚上,如果看到同事加班,邹碧华总会习惯去和忙碌的同事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大家都有同感,邹碧华这个领导非常有人情味。

一次,院里的年轻同事结婚,请了邹碧华做证婚人。当晚,邹碧华匆匆从办公室赶到婚礼现场,热情洋溢的给年轻同事证婚。当然,证婚词还是邹碧华亲自写的,祝福一字一句实实在在。

当时,送邹碧华过来的李司机和陈婷婷坐一桌。李司机直感叹:“我从来没看过哪个人精力这么充沛。”原来,他一会还要送邹碧华回单位继续加班。

“你们以后结婚都要叫上我,我给你们当证婚人。”邹碧华致完词,特意走到陈婷婷一群年轻干警中间,热情打招呼并真诚承诺。

“我非常叹服于他生活的强度和修养品格。”陈婷婷直言,邹碧华的人情味让院里的一帮年轻人觉得无比温暖。

7

感人瞬间七:书房那一直亮着的灯

邹碧华去世前一天,恰逢儿子21岁生日,儿子在朋友圈写道:“昨天晚上爸爸打电话给我祝我21岁生日快乐,还和我谈到他21岁的时候,刚刚本科毕业,只身一人来到上海找工作。除了妈妈谁都不认识,住在纺织大学学生公寓,一家家单位敲门,投简历。爸爸还说这里面有很多故事,下次有机会要和我细说,没想到却成了永别。”

在邹碧华的家中,书房是最特殊的地方。书柜从天花板一直到地上,每一格都挤满了书。房里有几千本书,就连桌子底下也堆满了书,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法律书籍,邹碧华每天回家待的时间最多的地方也是这里。“我只是比别人多花一些时间在理论思考上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这里是爸爸每天工作的地方。因为他,家里到处都是书。一直以来,他整晚整晚地在这里工作、读书、写书,有时候甚至我爬起来看球他还在工作。我一直担心的就是他的晚睡问题,可惜一直没跟他说,这也是我作为儿子沟通不够的地方。”微博上,邹碧华的儿子发了家中书房的照片。

“你如此优秀,如此正直,凭自己的学识和本事走到今天的位置,真的想不明白为什么是你。看到你每天在家里的工作量和工作态度,才知道你是真的把一生都献给了司法系统。”在儿子眼中父亲可能只是累了,想休息了。

书房中,很多书似乎还在等着主人邹碧华的翻阅,那盏一直亮到凌晨的灯成了儿子永久的记忆。

把单位当成家;毫无保留指导年轻人……假期是多出来的,更要好好利用。

8

感人瞬间八:背着双肩包的背影

“一想起邹院长,我脑中浮现的不是他坐在会议桌上或讲台上做报告,而是他背着双肩包跨过垃圾山往新建大楼去的那个背影。”对于长宁法院执行局审判员张青而言,那个背影仿佛就在昨天。

因为工作关系,张青喜欢在单位加加班写写东西。自然和邹碧华碰见的概率比较高。很多人都知道,邹碧华有个习惯,下班后就会跑到法院办公楼下,看看楼上还有几盏灯亮着,再跑上去到办公室慰问加班的同事,催促早点下班。

一个星期六,张青来单位加班。正好和当时已是高院副院长的邹碧华碰了个正着。“张青,我来看看工地,你们很快就能搬进去,能够有更好的工作环境。”张青看见,这次邹碧华难得穿着休闲装又背了个双肩包。这也是张青与邹碧华私下接触的最后一个场景,之后再无任何交集。

说完,邹碧华背着包,一转身往工地走去……几个月过去了,那个背影深深刻在了张青的记忆中。邹碧华把长宁法院当成家,把身边的同志当成战友,这种感情无比真挚。

9

感人瞬间九:要做有良知的法官

2014年11月,上海长宁法院少年庭审判长顾薛磊入围上海市第十七届杰出青年候选人。11月15日中午12点左右,顾薛磊接到一个电话。

原来是邹碧华主动打电话,问顾薛磊准备的如何。电话中,顾薛磊支支吾吾有点不自信,邹碧华当即说要找时间和顾薛磊碰面聊聊。“我当时有点受宠若惊。”顾薛磊说,高院副院长关心基层干警,哪里能不激动?

周日上午,两人在广场见面。邹碧华开门见山,给顾薛磊提建议:“你要把一个青年干警最好的一面向评委展示,这样才能感动评委。”邹碧华曾获得过2006年上海市杰出青年。为了让顾薛磊不紧张,邹碧华说了自己的故事。

1988年,邹碧华北大毕业后考入上海市高级法院,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老家的母亲。电话另一头,母亲并没有多少喜悦,而是冷静地告诉他,“要做一名有良知的法官。”母亲的话朴实而真挚,邹碧华当年演讲主题选择的就是“要做一名有良知的法官。”

“小顾,你参加这次评选,不仅代表了长宁法院少年庭,也不仅代表了长宁法院,更代表了上海法院,少年庭成立三十周年了,上海法官需要更多的杰出青年走向前台,让更多的人来认识我们法官,来了解少年庭的法官三十年的付出,来了解少年庭的孩子们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一次评选的成功,远远大于你做十件事情的成功。你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两个小时,邹碧华就喝了一杯白开水,饭也没有吃,匆匆离开。那天顾薛磊没有来得及说感谢。12月10日15点12分,顾薛磊忐忑中发给邹院长一个短信,“邹院长,很冒昧地打扰您,周六我将参加杰出青年的评选,心中很是忐忑,在此次评选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温暖,尤其是邹院长能在百忙之中(双休日)还特意帮我辅导,这让我无法回报,只能再次说谢谢,谢谢。顾薛磊”。

谁知,短信发出后两个小时,噩耗就传了回来。顾薛磊再没有机会向邹院长表示谢意了。

10

感人瞬间十:PPT上的“永不抱怨”

谭芳,中华全国楼市学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上海华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2013年1月1日一部修改后的法律颁布实施,要请相关的专家来给律师解读授课。约了很长时间,邹碧华才腾出一个周末答应了这次讲座。3月2日,青浦政治学院内座无虚席。虽然地铁不能直达青浦,但很多人特意从外地赶来听这次讲座。

邹碧华一讲就讲了3-4个小时,案例数据信手拈来。PPT竟然做了二百多张。邹碧华的课与众不同,他用案例来教授律师用什么方式和法官交流,把技巧教给律师。“把树枝升到天堂,把根扎到地狱。”谭芳记得,最后一张PPT给在场的所有人留下的印象极深。“永不抱怨!”透过PPT是一种能让所有人感觉到的法律情怀。

晚上6点讲座结束,很多律师围在邹碧华身边,纷纷诉苦法官不尊重、律师没地位,做诉讼没前途!“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点亮自己。”很多人被邹碧华这句话触动了,“今天就像过节,真不过瘾,时间不够。”会后,年轻的律师直呼。

当晚,谭芳接到了一条私信,一个执业18年的律师,原先对律师职业失望不再从事诉讼,但听过邹碧华的讲座后和谭芳坦言,自己听后心潮澎湃,要重操旧业,重新开始法律梦想的追逐。

邹碧华生前最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那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生命的宽度也是生命的强度。人生的光辉和伟大并不是用生命的长度来衡量的。时间都去哪了?工作、学习、思考、奉献……邹碧华用生命的强度诠释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微信:cangzhouzhongyuan

本期编辑:张苗

长按二维码关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