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看王国维梅贻琦等的尺素情怀,清华艺博展学人手札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2023-07-23 08:30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策展人杜鹏飞讲述“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04:49)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水木清华,钟灵毓秀。一部清华办学史,就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科教强国奋斗史的缩影。澎湃新闻获悉,清华艺博在开馆之初便举办了“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近期,清华艺博再次展出清华学人手札展,并对展览内容与展陈做了调整与提升。

展览策展人表示,“尺素”虽小,然则小中见大。在这纤薄的纸张里,在这或工整或飘逸的墨迹中,若隐若现、呼之欲出的是隐藏在背后的一位又一位有个性、有喜怒、有情怀的人,是在“正襟危坐”的传记和正史中难得见到的另一种细微的丰满和真实。

第一单元 清园祭酒

祭酒者,古时主持国家祭祀大礼之有德长者。汉代有博士祭酒之设,西晋改称国子祭酒,隋唐后皆沿用国子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政官员,相当于后世大校之校长。清园祭酒,此处代指清华大学的校长们。无论何种事业,人,无疑是诸多要素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校长作为一校之长,更是教育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素。

第一单元 清园祭酒

清华大学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其每一阶段所取得的成功与发展,无疑皆凝聚着校长们的心血,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阶段:一是由游美肄业馆到清华学堂创始,清华学堂首任监督周自齐、清华学校首任校长唐国安,堪称代表;二是大学部与研究院肇始阶段,周诒春与曹云祥贡献最多;三是国立清华大学之初,罗家伦功不可没;四是西南联合大学的传奇,梅贻琦阙功至伟;五是新中国之后的重大转型,叶企孙、蒋南翔最为卓著;六是改革开放后新的综合性大学布局与重建,高景德、张孝文、王大中,继往开来;七是稳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新百年开局,顾秉林、陈吉宁、邱勇,再接再厉。限于展览体例,此单元止于蒋南翔校长,其致邓小平同志函,开启了改革开放中国教育新局面。

周诒春·致曹云祥信 1924年 长28.8cm 宽21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梅贻琦·致赵赓扬信 1955年 长28cm 宽22cm:长21.5cm 宽14cm

罗家伦·赠江杓七言行书条幅 长127.5cm 宽32cm

蒋南翔·致邓小平信 1980年 长38cm 宽26.5cm

刘仙洲·致王云五信 1934年 长27.5cm 宽20cm

第二单元 国学传奇

在近代国学研究实践中,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赵元任等四大导师为代表的清华国学研究院,学者们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成果,无愧于世界第一流的中国研究。他们之所以能够领衔近百年来的国学研究,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研究院所秉持的路线始终是与世界的中国研究、汉学研究、东方学研究联结在一起,站在世界学术的前沿,铸就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第二单元 国学传奇

由王国维所实践、陈寅恪所提出的“把地下的实物和纸上的遗文互相释证”“外来的观念和固有的材料相互参证”“异国的古书和吾国的古籍相互补正”三种方法,开辟了“清华学派”乃至整个近代国学研究的学术方法。而多种语言的修养、多个现代社会学科的训练、中西融通的学术视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自信,以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人格,都成为促成这种国学研究取得重要成就的重要因素。

梁启超·致孔昭焱信 1926年 长27cm 宽15cm

王国维·致王潜明信 1923年 长25.5cm 宽17cm

陈寅恪·悼念王国维先生挽联 1927年 长29.7cm 宽21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赵元任·致李济信 1970年 长25cm 宽18cm

吴宓·致徐震堮信 1944年 长24cm 宽15cm

王力·致吴宗济信 1982年 长27cm 宽19cm

第三单元 杏坛耕耘

清华大学之所以著名,正是因为她在创建以来的一百多年中,聘请了众多有影响的学术大师,也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的知名学者、科学家和工程师。

第三单元 杏坛耕耘

这些兢兢业业躬耕于杏坛的清华教育者,在中国近现代教育从起步到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当之无愧地承担了领跑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并选拔优秀学生赴海外攻读学位,并努力引进学成归国的毕业生;二是在教学中逐步建立起完整、系统、科学及与世界接轨的课程框架;三是积极翻译国外教材并进一步编纂适合本国教育现状的中文教材。

这些带有实验性的教育实践,最终促成了中国教育学科建设的现代化和全球化。

杨廷宝·致教务处信 1950年 长26cm 宽18cm

张奚若·致鲍觉民信 1948年 长25.5cm 宽18.2cm

金岳霖·致中华书局信 1959年 长26.2cm 宽19cm

茅以升·致徐百川信 长25.5cm 宽16cm

梁思成·致梅贻琦校长建议成立建筑系 1945年 长29cm 宽21.5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梁思成·致梅贻琦校长建议成立建筑系 1945年 长29cm 宽21.5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梁思成·致梅贻琦校长建议成立建筑系 1945年 长29cm 宽21.5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梁思成·致梅贻琦校长建议成立建筑系 1945年 长29cm 宽21.5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第四单元 文史名家

“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君子不器” “游于艺”等句,是先秦以来儒门教学培养学生的目标与要求,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儒家弟子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

第四单元 文史名家

清华学人正是在某种意义上秉承了这种从古至今的求学和修身原则。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不仅仅在于他们在推动国家社会进步做出的专业方面的杰出贡献,同时也在于他们的学识渊雅、视野宽广、修养全面,不以一己之专而摒弃其他。在从传统语境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古趣盎然的学术行文与著作,酬唱应答时信手拈来的古文诗词,问询联络中信笔写就的书法条幅,均把这些知识精英的日常素养表现得淋漓尽致。

陈岱孙·致余泽波信 1984年 长27cm 宽19cm

罗常培·魏建功《古音系研究》序手稿 1934年 长28.5cm 宽20.5cm

梁实秋·致胡适信 20世纪30年代 长27.6cm 宽21.4cm

萧涤非·呈朱自清入滇以来自作诗若干首 1940年 长39cm 宽28.5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费孝通·《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手稿 1950年 长25cm 宽18cm

季羡林·致季啸风信 1992年 长26.5cm 宽19cm

第五单元 理工巨匠

清华早期为留美预备学校,学生毕业后公费留美。1925年创设大学部后,在培养人才上才逐渐摆脱以留洋为目的,但无论是北京政府时期,还是南京政府时期;无论是相对和平时期,还是外患内忧时期,清华均坚持派遣和资助留学生。在“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理念引导下,这些留学生中,约有80%选择学习工程技术和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其余20%则多在法律、政治、财经、教育等领域深造。

第五单元 理工巨匠

这一代远涉重洋的理工学者,在国难当头之日,肩负富国强兵的重任,接受现代教育体制的训练,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后,回国执教,迅速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建立起与世界接轨的现代科学教育体系。中日甲午战争惨败,暴露出传统士大夫之知识结构在新的历史环境中的严重局限性,终于逐渐得到改观,新型的技术型人才开始在社会各个行业发挥重要作用。他们在引领中国科技创新并走向世界舞台中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竺可桢·致童第周信 1973年 长26.5cm 宽19cm

林徽因·致梁再冰信 1937年

华罗庚·致卢嘉锡信 1983年 长26cm 宽18.5cm

谭其骧·致沈静芷信 长27.8cm 宽19cm

钱学森·致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室信 1935年 长27cm 宽19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钱伟长·庆祝中国科学院院士荣誉基金会一周年题词 1996年 长26.5cm 宽19cm

张宗植·致王作民信 2000年 长24.8cm 宽17.6cm

第六单元 文艺其从

清华学人中,颇有一些能书善书而享有盛誉者。如梁启超对“二王”和北碑均用力极深,形成了碑帖融铸的书法风貌;商承祚的集甲骨文是将新出考古材料运用到书法创作中的积极实践;陆维钊晚年书法卓绝,自成一体,溶篆、隶、草于一炉,圆熟而精湛,凝练而流动;唐兰的钟鼎、篆书、行书、楷书之作无一不精,最为精到者当属行楷;俞平伯的小楷风神潇洒、毓秀夺人,最为书家称道……

第六单元 文艺其从

他们均可称是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家。而另外一些学者,哪怕是理工科学子、教授, 虽未专务于书,亦大都写得一手漂亮好字。不仅如此,清华学人在对书法艺术性的理解和在理论上的阐述,也是具有开创性和引领性的。

梁启超·赠周大烈七言楷书联 1914年 长131cm 宽32cm

王国维·赠朱自清蓼园二绝句条幅 1926年 长53cm 宽28.3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杨振声·呈梅贻琦《叠茶字韵》诗稿 1942年 长42.5cm 宽22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姚华·《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1927-1928年 长30.3cm 宽20cm

姚华·《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1927-1928年 长30.3cm 宽20cm

姚华·《张子野词》手抄批校稿本 1927-1928年 长30.3cm 宽20cm

俞平伯·赠毕树棠《遥夜归思引》写本 1946年 长46.5cm 宽37.3cm 清华大学档案馆藏

第七单元 学人情怀

法国著名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曾将知识分子分为两种,即普遍知识分子和专业知识分子。优秀的知识分子总是这二者的合一,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服务、自身人格完成与制度建设、人格与文格皆是统一的。

第七单元 学人情怀

清华学人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现实关怀和作为君子的身份感也无时无刻不体现于其在日常琐事中所呈现出的学人情怀中。作为父亲、丈夫、长辈、亲人、友朋,他们的殷殷叮嘱、深切问候、慷慨解囊、推心置腹 ……读之令人动容,也可见是那个时代学者的常态。

胡适·致陶维正信 1929年 长26cm 宽9.3cm

冯友兰·致李伯嘉信 1949年 长24.5cm 宽18cm

钱穆·致汤定宇信 20世纪40年代 长28cm 宽20cm

朱自清·致朱之彦信 1946年 长24cm 宽11.5cm

闻一多·《潘琰传》剧本题名 1946年 长23cm 宽17cm

闻一多·《潘琰传》剧本题名 1946年 长23cm 宽17cm

闻一多·《潘琰传》剧本题名 1946年 长23cm 宽17cm

潘光旦·贺张秀岭、炳旭婚礼手迹 1952年 长34cm 宽21cm

浦江清·致施蛰存信 1941年 长26.5cm 宽15.5cm

曹禺·致刘厚生信 1983年 长28.5cm 宽22cm

钱锺书·致董衡巽信 长25.5cm 宽17.5cm

杨绛·致章品镇信 2003年 长33cm 宽22.8cm

展览将展至2024年5月。

 

    责任编辑:陆林汉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