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背景里“逆袭”的中国山水画

2023-07-24 07: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中国山水画,或者说是中国画中的山水,最初多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出现,依附于人物故事,整体构图多为“人大于山”,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绘画的重点。

比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第二卷)(局部)
北宋 佚名 辽宁省博物馆藏(下同)

《洛神赋图》中,洛神与曹植等一众人物是绘画的主角,而远山、流水只作为背景点缀在人物周围。

但或许是背景里的流水远山实在太有魅力。自隋代开始,山水逐渐从宗教画和故事画的背景中凸显出来,成为绘画主体。

山水画中的人物逐渐弱化乃至成为点缀,而自然景物“交替、交换、交叠”的空间之美成为绘画重点。

▲《游春图》隋 展子虔 故宫博物院藏

隋代后,山水画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并在宋元抵达了它的高光时期。

在后期的中国山水画中,除侧重描绘人物神貌的“人物山水画”外,若出现人,往往所占比例极小。

画作中豆丁般大小的人,与草木一样,成为自然界再寻常不过的组成部分,点缀于山水之间,与此同时也为观画者提供了“游画”的线索与指引。

▲《千里江山图》(局部)
北宋 王希孟 故宫博物院藏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全卷(局部)
元 黄公望 台北故宫博物院

长卷徐徐展开,画中人物散落在同一时间的不同空间。沿着画中人的脚步,观画者也仿佛步入长卷,畅游画中。

除了引导观赏者的视线,中国山水画中人物的占比之小,也从侧面体现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辨——是天人合一的,而不是割裂、征服、对峙的。

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纽带日趋松弛,越来越多的人远离自然。这种远离不只是身体上的远离,也伴随着情感上的远离。

然而,当我们回看中国山水画时,却发现画中的人物渺小如草芥、如石块,散落于山水之间,如自然界寻常可见的一切。

于是,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了无需探讨的存在。因为人与自然互为彼此,“视山水为知己,视自己为自然”。

千百年来,水墨山水、青绿山水、金碧山水......无论何种风格、何种派别,中国山水画宛如一首首无声的诗,于笔墨间诠释着东方艺术独特的哲思。中国人对自然的感知、对时间与空间的思辨、对万物中自我位置的内省......早已凝固于山水之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