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场|苏绣七十年:文献里的丝韵万象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苏绣,是一个布与线之间,以针为牵引,相互交缠,相融而生的艺术,也是布帛上的艺术。2006年,苏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澎湃新闻获悉,7月23日,“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对外展出,展览首次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苏绣发展历程;首次全面征集了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博物馆、镇湖和海内外私人藏家藏品,绝大部分都是首次向社会公众展示;首次整理了苏绣相关的文献档案,包括了各时期绣谱、针法总结、绣稿、图片影像资料及其他文献;首次以文献的视角展示的苏绣艺术,突破了以往工艺美术类展览以作品为主的常规。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本文现场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摄
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苏绣,始于三国时期,发展于隋唐,清朝是苏绣的全盛时期。在清代,苏绣成为行业,商品绣极为发达,苏州因此有“绣市”之称。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成为四大名绣之首。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是苏绣领域首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展览荟萃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个时期苏绣艺术的精品力作,这些作品题材丰富,工艺精湛,风格多样,既体现了超群绝伦的艺术水准,又系统展示了苏绣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在材料、工艺、题材、风格等方面不断创新的发展历程;同时,展览还集中了一批珍贵的绣谱、绣稿以及文献资料,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苏绣的技艺“内核”及其艺术面貌的生成轨迹,使展览能够更加生动、全面、深入地呈现苏绣的工艺之美、探索之思和创新之魂。其中许多展品都是首次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展示。
绣稿《春回大地》
展厅中央,一件由李苦禅、关山月、王个簃、程十发、黄胄、朱屺瞻、陈大羽、唐云、萧淑芳、徐绍青、张继馨、张辛稼、李琼久绘稿;赵朴初题词的绣稿《春回大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驻足。“这次南北东西十二位画家为苏绣执笔,合作此图,是中国刺绣历史上罕有的奇迹。他们中有的搁笔十年,有的久病初愈,年老者达八十七高龄,年少者也逾半百,均有深厚高超的艺术成就。”苏州刺绣研究所游伟刚在现场回忆说,“当时先去的上海拜访王个移、唐云、朱屺瞻等书画名家。因为那个时候‘文革’刚刚结束,画家们都有着创作激情。当时给每个画家带去了苏州的特产碧螺春茶叶,以感谢他们的支持。”
单面绣《春回大地》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单面绣《春回大地》(局部)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单面绣《春回大地》(局部)
与之对应展出的是单面绣《春回大地》,这是刺绣艺人在全面理解画家笔墨意韵的同时,运用苏绣施套针、虚实针等创作出来的,绣稿上,艺人把群芳竞艳、春光盎然的旨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据现场一并展出的科技档案《春回大地》记载,原稿中李琼久的画因故没有用,后改用了张继馨的月季。绣制过程中主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一是在针法上进行改革,采用施针与散套针相结合,必要时采用乱针加色;二是反复试绣,探索符合花卉生长规律与用笔转折相结合的丝理组织,使绣品既能充分表现写意画的笔墨意味,又可充分发挥刺绣的丝光效果。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春回绣苑(1949-1958)”“探索之光(1959-1979)”“变革新风(1980-2000)”“丝韵万象(2001-2019)”四个版块。
春回绣苑(1949-1958)
1951年, 为完成苏州土产公司和苏州工商局委托的人像绣订单,由朱凤等发起成立了人像绣刺绣生产小组。
1951年,人像绣刺绣小组于狮子林合影 从左至右分别为任嘒閒、朱凤、章评声、杨守玉和周巽先
在展示的一封吕凤子《致任嘒閒信札》中,吕凤子认为刺绣理论教学应包含刺绣的历史、种类和方法;同时简要梳理粗绣与细绣的历史,对刺绣评价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目前“比针绣”是别开生面的、真正有美术价值的绣法,应加以发扬;以及阐述了对具有较高修养及创造力的刺绣人才培养目标等问题的思考。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1952年9月,苏州市刺绣技术学校成立,由朱凤、任嘒閒、周巽先 等人担任刺绣教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刺绣技术学校,至1953 年11月停办,共招录培养约70名学员。
1955年,苏州工艺美术刺绣生产合作社工作场景
1954年3月8日,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生产小组(简称 “文联刺绣小组”)成立,开展刺绣生产和技艺研究;1955年12月,改组为“苏州工艺美术刺绣生产合作社”,后转为1957年12月成立的苏州工艺美术研究室的刺绣实验工场。1959年工艺美术研究室改名为工艺美术研究所,1960年2月又拆分成立苏州刺绣研究所。这些机构的设立为苏绣系统展开技术攻关、工艺 创新、交流合作和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和基础。
1956年9月28日,苏州市刺绣学习班结业典礼师生合影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1955年12月,苏州工艺美术刺绣生产合作社成立,之后举办了短期刺绣学习班,培养了学员100余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顾文霞、李娥英(绣制) 单面绣《万寿无疆》(局部)
“这一时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苏绣艺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创作热情空前高涨,开始新的技艺探索,产生了散套针、双面施套针、点彩绣法、双面乱针绣等新的针法和绣法,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题材和新风格逐渐涌现。”此次展览的创意策展人之一、苏州博物馆高级工艺美术师张云林说,“恢复生产后,苏绣也开始频频出现在国内外的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逐渐成为新中国工艺美术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传播使者之一。”
探索之光(1959-1979)
1958年3月,为传承苏绣传统技艺,培养一批能画能绣的技艺人才,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室举办首届刺绣专修班,共招收16名小学、初中毕业生,分乱针、打点戳纱、平金打籽、创作设计、细绣5个专业,学员毕业后全部留在刺绣研究所工作。
1959年,李娥英、徐绍青为首届刺绣专修班上课
1959年,李娥英、徐绍青为首届刺绣专修班上课
《首届刺绣专修班学员成绩单》 1960年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1962年 任嘒閒、马金媛、赵秀慧 针法汇编《网绣过程图》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首届专修班课程包括刺绣、国画、素描、艺术欣赏、政治、文体、图案等科目。在教学上不仅强调刺绣技能的传授,还高度重视文化艺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刺绣研究所 《汉代刺绣针法》(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复制)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刺绣研究所 《汉代刺绣针法》(据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复制)
为研究和传承传统刺绣艺术,这一时期苏绣工作者对文物绣品进行复制。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李娥英、顾文霞等 《复制明代露香园韩希孟绣品》
1957年,应上海博物馆邀请,复制明代露香园韩希孟绣品,并研究、整理、分析其绣制过程。1963年,复制故宫博物院藏明代露香园韩希孟绣品八幅。
曹克家、陈之佛、费新我来刺绣研究所指导的照片 20世纪60年代初
为加强绣稿创作设计力量,推动苏绣创作走向新的艺术高峰,苏州刺绣研究所多次邀请陈之佛、曹克家、费新我等艺术家前来交流、创作和提供绣稿,并指导作品绣制。
20世纪60年代初,李娥英开始主持苏绣针法的整理与汇编,以实样的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苏绣针法应物而变的运用技巧,并通过简要文字介绍针法特点、运针方法及特定用途等。《苏绣针法汇编》(花鸟)运用了齐针(横、竖、斜缠)、抢针(正反抢)、套针等苏绣常用的基本针法,将刺绣实样汇编成册,作为花鸟题材刺绣针法的教学范本。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金静芬 《金静芬刺绣针法汇编》(上、下册)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金静芬则以仿真绣中的肉入针、施转针、密针、松针、铺针、绞针等针法,绣制了花鸟、风景、动物、人物等多种题材的实样,并汇编成册,形成苏绣针法的教学范本。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绣谱《蝴蝶汇编》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绣谱《蝴蝶汇编》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1964年6月,苏州刺绣研究所举办第二届刺绣专修班,为期3年,分花鸟、人物、小猫、乱针、打籽打点5个专业,学员共110人,其中初中毕业生104人,高中毕业生6人。由张月英和柳金燕负责,朱云媛、马彩云、何晓、吴玉英、牟志红等任刺绣教师,缪丽娟任国画老师。这届专修班为苏州刺绣儿童用品厂、苏州刺绣厂、苏州绣品厂等机构培养了一批人才。
《第二届刺绣专修班部分学员与作品“全国各民族大团结”合影》 20世纪60年代
《第三届刺绣专修班学员合影》 1978年
1978年,苏州刺绣研究所举办第三届刺绣专修班,共招收了30名高中毕业生,分乱针绣、花鸟、金鱼、小猫4个专业,为期3年。陈彩仙任班主任,油画家余克危、国画家潘裕钰教素描、水彩课,施仁教艺术欣赏,孙佩兰教刺绣历史课。学员毕业后全部留在了刺绣研究所。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除专修班,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刺绣厂等单位还以刺绣培训班和进修班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并先后向国内外数十家工艺美术机构传授技艺,推动苏绣艺术的传播和交流。”张云林介绍,“这一时期的苏绣在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融汇古今、开放包容的姿态。一方面开展文物绣品的研究和复制,挖掘传统技艺,确立了其在文物绣品复制领域的高地;一方面加强与文化、艺术界的互动交流,博采众长,使苏绣的艺术语言日臻完善。”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变革新风(1980-2000)
展览第三个版块,一件由苏州刺绣研究所复制的《明定陵出土刺绣百子衣》在展厅里显得格外亮眼。张云林导览说:“这件作品是北京十三陵办事处委托苏州刺绣研究所完成的复制件之一。由于原件破损且褪色严重,复制难度较大。在对其底料、针法、色彩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1983年正式上绷复制,次年7月完工。复制件图案工整精致,色彩庄重华丽。在工艺方面,挖掘和恢复了孔雀羽线穿丝针、蹙金绣等技法,尤其是穿丝针绣满地的‘洒线绣’极具明代特色,较好地还原了‘百子衣’壮观富丽的原貌。其中一件复制品被故宫博物院收藏。”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刺绣研究所 《明定陵出土刺绣百子衣》(复制)
1986年6月,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成立,首任馆长为顾文霞,馆址位于苏州市景德路的明代王鳌祠堂。该馆的主题展陈分为宫廷刺绣和民间刺绣两部分,保存和展示自汉代以来的两百多件苏绣精品。
《苏州虎丘山云岩寺塔出土的北宋刺绣经帙》 李娥英、顾文霞(复制) 1988年
同时,博物馆还制定了抢救、整理、复制、征集等计划,是古代刺绣技艺保护、复制与研究的重要平台。
这一时期,苏州刺绣研究所、苏州刺绣厂等机构在材料、工艺和产品等方面不断展开创新,研发、应用了异形闪光绡、高经纬密度刺绣真丝绡、有机硅等刺绣新底料,以及戳纱针新绣法、抽拉雕绣、异彩盘金绣等新工艺;同时,双面三异绣、双面异样缂绣等技术难度高、表现形式独特的新产品亦在这个时期问世。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刺绣研究所 《刺绣团扇》 20世纪80年代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州刺绣研究所 《刺绣包》 20世纪80 年代
丝韵万象(2001-2019)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苏绣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集体化生产创作方式不断向凸显个人面貌的生产方式转变,私营绣坊、工作室、公司等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苏绣行业以发散型生态结构和产业集群实现着新的蜕变。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牡丹亭”刺绣工作室 仿清代绣衣 2019 年
2006年,苏绣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一系列推动传统工艺发展的政策出台,为苏绣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制度保障和新的机遇。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契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镇湖绣娘为代表的新生代苏绣群体,勇于迎接市场挑战,对刺绣艺术语言、品牌塑造和产业化发展道路进行了全面探索,她们积极寻求技艺提升、交流传播的机会,密切关注消费升级趋势与方向,推动苏绣产业向新经济形态和业态转化,体现出蓬勃的活力和进取精神。镇湖也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刺绣产业基地。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新世纪以来,苏绣艺术面临着如何融入当代生活的重大命题。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的快速发展,要求苏绣汇集更为广阔的创意来源,开发更具时代气息的新产品。老中青三代刺绣艺人在坚守苏绣艺术内涵和精神特质的同时,以更加包容开放的胸襟和视野,以对社会生活与审美变迁的敏锐观察,不断在传统技艺与时代脉动中探寻新的联结,探索新的可能。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这一时期苏绣既具有东方文化内涵,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特质和时尚气息,在观念和表现上都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在工艺、题材、形式等方面的探索更加不拘一格,一些实验性刺绣作品开始涌现,“创意+”等广泛的跨界合作也使苏绣的应用前景更为广阔,呈现出日新月异、兼容并包的新气象。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 —2019)’通过刺绣语言讲述了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美丽的中国故事,在传播推广苏绣艺术的同时,也希望苏绣70年来探索演进的历程,为中国工艺美术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提供镜鉴与启示。”此次项目负责人卢朗最后补充说。
“苏绣艺术文献展(1949—2019)”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展览由苏州大学、苏州博物馆、苏州高新区管委会、苏州刺绣研究所有限公司、姚建萍刺绣艺术馆共同主办。展览开幕当天,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苏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孝峰,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金洁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担任开幕式主持。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李志军和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此次展览项目负责人卢朗分别致辞。
展览将持续至9月24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