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100个视角看昌黎】读“止园记” 遥想史梦兰

2023-07-21 17: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声明:本公众号对原创稿件享有版权,转载需注明出处

读“止园记” 遥想史梦兰

“乡贤”一词在中国人的记忆里可能越来越淡远了。它的偶尔出现,也只是在一些研究古代或近代乡村文化的文章当中,而且,越来越抽象,像风干了的蝴蝶,闻闻有些记忆的味道,翅膀上的美丽花纹也依稀可辨,但失去了血肉的鲜活,再不能蹁跹活跃于大自然中,只能成为有兴趣者收藏的标本了。然而,一百多年以前,确实有一个成熟的乡贤阶层或群体,他们活跃在乡村社会,或以耕读立身,或科举取仕,或著书立说,或教书育人……总之,这些人有文化、讲修养、崇圣贤,以儒道和睦乡里,以文脉泽被乡梓,以厚德示范黔黎,引领乡村风尚,于乡间文化形成、乡村社会稳定功不可没。史梦兰就是这样的乡贤。

不知道昌黎人有多少知道“止园”的。它的遗址在杏树园村,水岩寺西南不远处的山坡上,现存一座孤石崖,有七八米高,上边镶嵌着两块汉白玉石碑,一块刻有“止园”两个字,另一块刻着“止园记”全文。北边一户人家,大小五间房子就是当年史梦兰的“别业”,房屋“前脸”是新建的,石料很多还是旧房遗存,后房山墙是明显的老房子的遗迹,没有改建。屋前一小段断墙残垣也是原来留下的,没有被现在的主人完全拆除,让人能够从中寻找到些许历史的符号,聊慰思古幽情。这个“止园”的主人和建造者就是乡贤史梦兰。

史梦兰生于1813年,死于1898年,乐亭县大港村人。他的一生正是大清江山从鼎盛走向衰落全过程。史氏祖上于明朝迁来乐亭定居,到清朝中叶成为一个富裕的耕读之家。史梦兰出生六个月丧父,在祖父和母亲的教养下长大成人。十九岁拜师于滦州的毕梅先生,道光庚子年(1840年)于乡试中考取举人,时年二十七岁。在前后二十余年的科考取仕途中,有十四次入围,均未入选。最后一次被选授山东朝城知县,但征求母亲的意见后,以奉母养老为由没有就任。从此,绝意求仕,安心孝奉母亲、读书做学问。

在此后的漫漫人生途中,史梦兰作为身居于官府与底层民众之间的乡绅,他众望所归,德行垂范,为人平易随和,孝心笃厚,自己的生活简约但喜爱施与。乡里发生纠纷时,他积极为人排解调和,免去了很多乡亲之间的诉讼之苦。遇到有公共事务需要民间助力的义举,他都是率先倡行,而从不为了个人的私事而干扰地方政府的政务。虽与地方官员颇有交往,但从不利用公门资源为私人牟利。府县官员到任,每每慕名前来相见,向其探寻当地的风土人情与地方存在的种种利弊,他都能知无不言,详细告知,以便官员能尽快了解乡情,正确施政。他还注重奖掖后进,从不居高自傲,热心帮助年轻人求进学业,有远近数十人对其执弟子之礼而师从之。

史梦兰酷爱藏书,终其一生都努力采购搜集各类图书,以致藏书达几十万卷之巨。他还工于书法,精于作画,二者都有很高的造诣。更主要的是他的学问广博专精,除一般的经史之学外,他在“小学、舆地、方志、民俗、方言及诗文”方面均造诣深湛,著述宏富。其著作有数十种,数百卷之多,可谓著作等身。很多著作都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文学价值,受到朝廷及学界的高度重视,有些著作还被朝鲜、越南使臣携带回国研究收藏。他还重视整理地方文献,以挖掘整理地方文化资源,弘扬先贤为己任,受邀撰修了《乐亭县志》《迁安县志》《抚宁县志》《永平府志》等地方志书,还刊刻地方文人著作十余种,为地方文化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同治八年(1869年)时任直隶总督曾国藩在保定莲池设礼贤馆,征召畿辅德行才学之士,再三手书敦请史梦兰,他念及曾国藩伟人般的名望,赶往保定相见,二人纵论古今相谈甚欢,鉴于史梦兰的学识思想的渊博深邃,深得曾国藩的器重,称其为“直隶一人”,欲聘为莲池书院主讲,史梦兰以老母年迈为由力辞。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为加强海防,朝廷派僧格林沁在乐亭滦河入海口布防,号召培养地方武装,史梦兰受嘱出私财募练乡勇,以守御疆土。事后被朝廷授以五品衔以资奖励。

史梦兰虽然没有走上仕途的道路,但并不甘做一个出世的隐者,他对清朝中后期以来内外交困的局面充满了忧患。对当时社会的衰败、官场的黑暗以及科举取仕的弊端体认深刻,且一直保持着较清醒的批判意识。他广泛交游于地方中下层官吏及普通文人当中,关注地方吏治和兴革事务,力图在一定程度上兴利除弊,重振斯文。作为一个难以凭外在事功实现修、齐、治、平理想的儒者,他尽力以地方士绅的身份赓续道统,通过兴校、讲学、著述、修志、诗文唱和等文化作为倡兴民间清议,讽喻世事,进而廓清民风、引导规范官员行政行为。虽然对颓势已定的大清杯水车薪,但以他为代表的乡贤阶层对基层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传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如此史梦兰,时隔百多年后,让我等一些对近代乡村文化变迁、乡贤阶层被颠覆过程有浓厚兴趣的人有了一个深刻的思考的契机,在当今社会环境和与当年社会背景和语境完全不同的境况下,探寻更深层次的时代变迁的足迹与意义,有一个直观的对照,也让我们面对经历了“两千年未有之变局”百年后的社会现状,对追溯近代乡贤文化有一个更深切的渴望。

史梦兰对于昌黎有着更深刻的文化价值,其原由便是“止园”。止园建于1862年,他49岁时,当时是清同治元年。

说到止园,我们必须从解读“止园记”入手。

止园记全文:

余家滨海而无山。每秋冬天日高朗,见一抹青苍于东北百里外者,则碣石也。碣石为昌黎镇山,南距城六里许,邃谷嶜岑,蔚然深秀。余畴昔游之数矣,然以驰骤名场,未遂买山之愿。

今上初元九日,登高于此。时红叶满山,与青松相间,烂漫如锦绣,益顾而乐之。乃于仙人台下购山一区,规以为园。园中有松,有杂木花果,有泉涓涓,可以资汲灌。树间丛石,或立或卧,各出新意,以回巧献媚于前。

明年春,架屋其中,为五楹,以置几榻;外庖厩半之;守者瓯脱又半之。五峰峙其左;锯齿道者诸山抱其右;背负紫石崖如屏扆;面对馒首、桃花二山如门户。远望村树如荠,城郭如町畦。东南海岸,沙冈蜿蜒如白龙。风帆出没,点点如凫鹥。目之所极,尺寸千里,园外之景,皆园有也。

屋既成,正值山花盛开,时鸟飞鸣其间,如管弦杂奏。余与客据石而坐,屏息静听,惟恐其惊而散去。叹曰:“乐哉,鸟乎!”客援庄、惠濠上观鱼语,诘之曰:“子非鸟,安知鸟之乐?”余亦应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鸟之乐?”因相与大笑。余遂取“绵蛮黄鸟,止于丘隅”之义,名之曰“止园”。客曰:“案《诗笺》:‘丘隅,丘角也。’《大学集注》谓:‘岑蔚之处。’此地邃谷嶜岑,蔚然深秀,诚如朱注所云:特《绵蛮》之诗,一曰‘岂敢惮行’,再曰‘岂敢惮行’;三章之末,俱谆谆焉致意于‘后车之载’。是其心有不甘于止者。果如诗言,则此园将为终南捷径;子亦不免北山之移文也。奈何?”余曰:“方今,天下多故,网罗遍宇内,吾以僻处海滨,得享山居之乐,是即黄鸟之丘隅也。鸟尚知止,何况于人?余之名园,犹《大学》之断章取义,慎勿以辞害之。子不观夫凤凰之翔千仞,鹪鹩之栖一枝乎?彼各有适也。使易地而失所凭依,则皆将不适,且安见凤凰之乐于鹪鹩一枝之卑于千仞耶?老子曰:‘知止不殆’。我于此,盖思之熟矣,子何虑焉?”客唯唯而退。爰次其语,以为之记。时,同治癸亥三月八日也。

止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行文优雅、语言优美、意境深邃、思想睿智,表现出作者深厚、宽博的学术功底和文学才华。如今,文章的碑刻依然镶嵌在遗址的石崖上,应该说是先贤给昌黎留下的宝贵文化遗存并一直泽润着这块土地。

文章的开头介绍了自己对碣石山的热爱和向往,根植于心灵深处的是儒家的“仁者乐山”精神。是山的雄伟、奇崛、傲岸的特性与儒家精神追求的契合。第二部分描写了止园的景致),笔触间透露出作者对这里自然景观的喜爱。(时红叶满山,与青松相间,烂漫如锦绣),(园中有松,有杂木花果,有泉涓涓,可以资汲灌。树间丛石,或立或卧,各出新意,以回巧献媚于前)。第三部分叙述园中规划,描写远处的景色,(五峰峙其左;锯齿道者诸山抱其右;背负紫石崖如屏扆;面对馒首、桃花二山如门户。远望村树如荠,城郭如町畦。东南海岸,沙冈蜿蜒如白龙。风帆出没,点点如凫鹥。目之所极,尺寸千里,园外之景,皆园有也。)背后群山环抱如画屏,居高远望,县城、山前平原的村庄树木尽收眼底,再远处的东南海岸绵延数十里的沙山如白龙横卧,大海上点点白帆如水鸟翔集,真是美不胜收。昌黎最美的景象汇聚于此(园外之景,皆园有也)。止园之美,近在园内,远在园外,内外一体,萃聚天地造化,浑然于自然之中,构为大美,也与作者的心灵交融一起,遂成斯文。

接下来的一整段是作者将园林命名为“止园”之过程,及对其取意的巧妙论证。文中假托一客人与主人对话,以辩论关于止园之“止”的理解,来说明取名“止园”的意义和“止”的真正含义。园中的房屋建成后,作者与客人坐在石头上,此时正是山花盛开、鸟儿飞鸣的时节。“两人”屏气静听,唯恐将鸟儿惊散,其后主人感慨“乐哉,鸟乎?”二人遂引用庄子“濠上观鱼”的典故进行对话。此时,作者灵感顿发,园子的名字即刻闪现在脑海(余遂取“绵蛮黄鸟,止于丘隅”之义,名之曰“止园”),紧接着,就是“主客”之间关于“止园”含义的辩论。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是《诗经》中的一首诗《绵蛮》里的一句,全诗为: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大意是羽毛茸茸的小黄鸟止于山的一角茂密的树林中栖息,反兴一个长途跋涉、极其困苦的人,渴望有能力的人给其饮食、指其方向、车载其前行。也像小鸟那样有一个自己的归宿。隐喻地位卑微的人渴望地位高贵、有权力、掌握资源的人对其困苦的命运的提携或帮助。文中的“客人”认为:“特《绵蛮》之诗,一曰‘岂敢惮行’,再曰‘岂敢惮行’;三章之末,俱谆谆焉致意于‘后车之载’。是其心有不甘于止者”。是说‘绵蛮小鸟’之“止”并非本意上的止,而是“暂且等待”,等待有能力的人给其“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的惠顾和待遇,以便走得更远。故“岂敢惮行”——怎敢独自行走呢?因此强烈渴望“后之车载”,喻为不甘于“止”。既然渴望被“车”载至远方,暂时的“止于丘隅”还是真正的“止”吗?“客”人的质问是很犀利的。随后的问题更尖锐,“果如诗言,则此园将为终南捷径;子亦不免北山之移文也。”这里道出了两个典故,一是终南捷径:唐朝进士卢藏用没有官职,他来到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隐居以扩大影响,后来朝廷终于让他出来做官。司马承祯想退隐天台山,卢藏用建议他隐居终南山。司马承祯说:“终南山的确是通向官场的便捷之道啊。”卢藏用深感羞愧。这一典故是说,终南山是历代高人隐居的地方,通过到终南山隐居而宣示自己的修为引起朝廷的重视,可谓是一条规避艰难科考的捷径。《北山移文》创作于南朝(480年),是对假装隐居山林而真心向往荣华富贵的所谓隐士加以尖锐的讽刺所作的文章。大意是写南朝周颙先隐后仕的经过。文章先用几个典故,揭露他冒充隐士,又写他凌驾一切,自命清高。妄自尊大。一旦朝廷派使者进山征召隐士,他就得意忘形,急不可待地想外出做官了,显露出庸俗的神气。第三段写周颙出仕后在官场上的活动。以至于当上了本郡最大的县的县官,后又做了山阴县县令。于是整天忙于官场事务,处理文书,处理案件,还一心想超过历史上著名的能吏,甚至还想效仿治理三辅的能吏,名扬四海,声传九州。以前是那样热衷隐居,从衣着到风度。都装作隐士的模样,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政府官员,而且还一心想往上爬,做大官。这一段和前边隐居生活相对照,变化之大,前后判若两人。后被世人所不齿、所嘲笑。

这两个典故都说明一个道理:有些人畏惧求取仕途上的坎坷,通过像小鸟一样的隐居,引起外界的重视,冒充世外高人,以达到谋取世俗名利的目的。“客人”以两个典故质询“主人”借“绵蛮黄鸟,止于丘隅”而名曰“止园”是不是想借此炒作自己,提高身价进而获得晋升仕途的捷径呢?

“主人”超然作答。“方今,天下多故,网罗遍宇内,吾以僻处海滨,得享山居之乐,是即黄鸟之丘隅也。鸟尚知止,何况于人?余之名园,犹《大学》之断章取义,慎勿以辞害之。子不观夫凤凰之翔千仞,鹪鹩之栖一枝乎?彼各有适也。使易地而失所凭依,则皆将不适,且安见凤凰之乐于鹪鹩一枝之卑于千仞耶?老子曰:‘知止不殆’。我于此,盖思之熟矣,子何虑焉?”这里有多层意思:其一,当时,大清朝正处于“多故”的动乱年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态势越来越强,政府腐败无能,各地的起义风起云涌,内忧外患,皇权摇摇欲坠,作为学养深厚的文人,史梦兰在思想深处不可能不存在深刻的忧患意识,正如唐山学者石向骞在《史梦兰集》序文中写道“在晚清的京东地区,围绕史梦兰形成了一个数量庞大的传统士人群体。这类人士与朝廷洋务、维新派人物有着微妙的互动,但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始终未能突破制度化儒家的政教框架,没有形成现代国家的观念,建立不起新的学术范式,因而缺乏必要的思想资源以重新筹划中国的制度安排,其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亦往往流为一种悲酸苍白的激愤之情”。因此面对“天下多故,网罗遍宇内”的现实,也只能有意或无意地感觉自己就像柔弱的“黄鸟”,止于“避处海滨”的碣石山之“丘隅”,得享山居之乐是极其明智的选择。其二,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将“绵蛮黄鸟,止于丘隅”断章取义,将“黄鸟的行为”定义为“止于至善”,与原诗的含义截然不同了。作者反问,朱熹能够断章取义,我为什么不能呢?不要用原诗的含义来理解命名“止园”的意图,这里追求的是“止”的最高境界,绝对没有“终南捷径”“北山移文”之类的概念。其三,人各有志,物有所适,“凤凰之翔千仞,鹪鹩栖于一枝”,各有各的追求、各有各的快乐。如果将两者“凭依”的空间或环境相互交换,“凤凰”与“鹪鹩”就都不适应,双方也都无快乐而言了。因此,“我”在此建园名曰为“止”也只是找到属于我的精神上的归宿而已。其四,“止”应该是人类精神或行为的最高境界,“知止不殆”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不殆,意谓适可而止,才能避免危险。认识到主客观世界真善美的源泉与自己应有的正确生活与行为的方式,才不会失败。止,止境,最高境界。包括人类对于客观世界之本原,本质与未来的正确认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对于自身主观方面朝着真、善、美之境界的积极创造自我实现。《大学》提的是“止于至善”。具体内容是: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为国人交,止于信。皆为人修身立德的目标要求。人若知止,则不至于因盲目无节制地追求名利而陷入迷误与罪恶的深渊。

史梦兰的“止园”对于当今的社会风尚应该是有所“启示”的。在市场经济、社会转型、世界快速融合又竞争激烈,地球环境受到人类活动挑战,有的人物欲膨胀、道德滑坡、精神贫瘠、沙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乱象频出,贪污腐败、制假售假造假、侵占公共资源、富而不仁,贫而无德等等现象俯拾皆是,让人深感忧虑。倡导“止”之精神,在挖掘利用优质文化资源、让人在享受山水美景,品味先贤留下的文化财富的同时,引发对历史未来和社会人生的思考,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读《止园记》,遥想史梦兰,我为家乡曾经的文化辉煌而骄傲。也愿有识之士保护、传承、弘扬这一优秀的文化资源极其深厚的精神内涵。(常兴忠)

文图:100个视角看昌黎编委会

原标题:《【100个视角看昌黎】读“止园记” 遥想史梦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