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1
    56

风从海上来|封闭70年的场所成网红地,上海正提升内在品质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2018-09-03 17:02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原来环境脏乱差,乱停车严重,但去年夏天三个月的改造后,上海市长宁区金钟路平塘路路口如今成了带木椅的小广场,色彩亮丽,空间井然有序。

上海金钟路平塘路路口东南角金和平广场。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图

广场设计师、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华霞虹自己就生活在这片区域,她的孩子在中学读书时,每天都要经过这个路口。“虽然这里生活氛围良好,但是缺乏物理空间,”她回忆,因为空间上的不足,加之人行道停车严重,这个路口在上下学高峰期总是一片混乱。

在路口东南角,华霞虹团队缩小了超市门前的台阶,留出了更多的步行空间。小广场整体抬升了30厘米,隔离人行道,杜绝了乱停车。类似的设计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新增的6把长凳是迎着中学放学时的人流方向摆放的,采用木质,冬季也不会影响坐感。

整个改造工程得到了上海市规土局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事实上,正是通过官方搭建的平台,华霞虹参与到了北新泾社区的改造中。

更大的背景则是,明确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负增长,上海未来城市的生长越来越多需要在存量空间做文章,即基于“旧底片”,进行修补、改造和重塑。

近年来,上海不断探索城市有机更新规划新方法,先后推出《上海市社区规划导则——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等。城市告别“大拆大建”,上海市民开始越来越多感受到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

位于延安西路的“上生·新所”。界面新闻 图

今年5月,经历了709天的改造后,位于延安西路的“上生·新所”甫一对外亮相,就迅速蹿升为新的网红打卡地。园内的游泳池柱廊环绕,地坪铺满彩色马赛克,湖蓝色的碧水仿若自带滤镜,每日都吸引着大量游客的到来。

此前,这里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空间对外封闭了近70年。改造后,这片拥有多座历史风貌建筑的园区变身文创产业为核心的公共空间。

有机的城市更新不仅延续了城市文脉,对居民而言,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对企业而言,则是转型升级的助力。而对政府而言,以此为重要载体的精细化管理,同样在迈开新步伐。

今年1月,上海发布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13项重点任务、42小项实施内容,包括架空线整治、生活垃圾分类行动等。以架空线整治为例,这是对原有城市环境的修补工作,但从横亘空中到潜伏入地,不仅是空间上的转化,原有的粗放式管理同样在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3月,南京西路上就率先完成了架空入地工作,与此同时,取代了原来的多杆林立,集合了信号灯、指示牌、监控等的全新综合杆也同步竖起。上海市住建委主任黄永平介绍,综合杆设计还考虑了后续的智能化管理,它可以自动感知倾斜等状态,受到冲击或者荷载过重,都能及时预警。

浦东新区张杨路世纪大道路口改造后。 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图

7月,在浦东新区世纪大道,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也看到了“同款”综合杆纷纷装设完毕。据相关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杆上留有统一接口,未来新的标示牌等可以方便安装,无需再立新杆。

在有机更新为城市发展注入全新活力的同时,上海的城市管理也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越来越近。而追溯目标,许多上海人都会不约而同提起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的信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责任编辑:徐晓阳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56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9)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美股持续暴跌,纳指跌入熊市
    • 贸发会议警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
    • 反腐深入舞蹈领域:三人同日落马
    • 2025年清明档票房(含预售)突破2亿元
    • 多国发声:美国关税政策破坏全球贸易体系
    • 被誉为“活化石”的中国特有树种是
    • 被誉为地球之肺,位于南美洲亚马逊盆地的雨林是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