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长三角议事厅|什么影响了流动人才的居留意愿?

王珩 龚岳
2023-07-20 19:40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吸引和留住人才是重要的全球性议题,并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欠发达地区面临人才流失的困境,即使是发达城市和国际机构,都存在人才流失的挑战。

人才频繁流动一方面会对个体造成迁移成本过高等问题,另一方面会影响城市和区域人力资源储备和配置,一些长期居留的高端人才的离开可能对其造成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创新发展。因此能否留住人才,对城市发展乃至国家兴衰都意义重大。

本研究针对流动人才,即高学历流动人口,对其居留的意愿、实际状况和影响因素等问题展开比较分析,并刻画流动人才在城市中的居留时长和意愿的空间分布状况。

各地流动人才的居留情况

研究发现,中国人才流动性很高,实际居留状况与未来居留愿望之间高度不匹配。

流动人才实际短期居留的中等及以上水平的城市数量占全国城市总数量的比为86.78%,实际长期居留占比仅为4.41%,而长期居留意愿占比高达77.63%。

大量人才不满足短期居留现状,希望在流入地长期居留,有长期居留或定居意愿。有必要满足大量人才长期居留意愿,促进人才定居。

流动人才实际居留时长和居留意愿的空间格局如下(图1)。

图1  流动人才实际居留时长和居留意愿的空间格局(本文地图底图审图号:GS(2019)1825号)

流动人才实际长、中期居留分布的低水平地区面积较大,高水平地区面积很小;实际短期居留的高水平地区连绵分布于长江流域附近,呈现出“北-南”递增趋势。

与实际居留分布情况相比,流动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分布的高水平地区面积显著扩大,集中分布于环渤海地区、川渝地区,稀疏分布在直辖市、省会城市及周边发达城市,以及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整体格局呈现 “西-东”、“南-北”递增的趋势;中期居留意愿分布的低水平地区面积略有扩大;短期居留意愿的高水平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呈现“北-南”递增格局。

基于主观评价的人才居留原因

人才对其居留影响因素的主观评价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选择各类居留原因的人才比例有较大差异。

图2  人才主观评价的居留原因 (不含港澳台数据)

第一,影响居留意愿的各类原因极化现象明显,与之相比,影响实际居留时长的各类原因占比则比较平均,对比实际居留时长,更高比例人才认为自身的居留意愿受经济原因影响,更低比例人才认为其受舒适物(公服设施)影响。

第二,流动人才有意愿长期居留或考虑延长居留时,会倾向于重视流入地的舒适物(公服设施)因素而降低对经济因素的要求。

基于客观因素的人才居留原因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个体因素与流入地特征对流动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和实际长期居留的影响均存在明显差异(表1)。

第一,与实际长期居留相比,长期居留意愿受到更多个体特征的影响,且部分个体特征对两者呈反向影响。

其中,年龄、配偶为本地户籍、就业单位性质为公有及家庭成员数均会促进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和实际长期居留。性别为女、户口性质为非农及月工资收入均能显著促进人才长期居留意愿,但对实际长期居留影响不显著。

高端人才具有强烈长期居留意愿及其高流动性,即流动人才学历越高,其长期居留意愿更强,实际长期居留发生比更低。能支付更高住房成本的人才收入更高,有更强长期居留意愿,但迫于住房支出高涨的压力,难以完成在流入地长期居留。

第二,人才居留时长及意愿受到不同种类经济因素的影响,两者相比,较高工资水平是促进人才实际居留的关键,而行业发展前景对长期居留意愿有更显著的影响。

第三,长期居留意愿和实际长期居留均受到社会包容度的正向影响,但受到其他类型舒适物(公服设施)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数量上的差异。

相比较而言,城市医疗资源、商业设施(高端购物中心)和包容的社会环境能更有效地提升人才长期居留意愿,而自然因素(夏季低温)、中小学教育资源和文化设施环境(绿地及图书馆资源)能更有效地促进人才实际长期居留,且实际居留受到更多的舒适物(公服设施)影响。

主要结论

第一,流动人才居留意愿与实际居留时长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现南北差异。

第二,流动人才的居留意愿和实际居留时长差异明显,大量人才虽然在流入地短期居留,但多有长期居留意愿。

第三,随着人才主观居留意愿和客观居留时长增加,舒适物(公服设施)对人才居留的影响在增加。

第四,影响流动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和实际长期居留的主要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流动人才长期居留意愿受到人才自身特征更大的影响,而实际长期居留受到流入地因素更大的影响

政策建议

中国欠发达地区面临人才居留意愿低、居留时长短的困境,即使是发达地区都存在人才流动性高的挑战。因此需要分区域促进人才长期居留。

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城市,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人才居留意愿普遍较高,但实际居留情况不佳。这类地区具有经济优势,可以通过高工资水平、良好的教育基础以及建设高质量的城市文化设施促进人才长期居留。

长江中上游流域、东北及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人才的居留时长和居留意愿普遍较低,可以从提升其居留意愿入手。与发达城市相比,这类地区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低,因此,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城市形象、依托良好的生态禀赋建设宜人的自然因素、加强商业和医疗设施建设以及营造包容开放的社会氛围,提升人才居留意愿,更好地推进人才高地建设。

 

作者王珩系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硕士,龚岳系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文章详细内容见王珩、龚岳.(2023).中国流动人才居留意愿和时长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地理科学(01),61-71.】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责任编辑:朱玫洁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