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几代上海人的记忆,50岁以上才看得懂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上海制造」享誉海内外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蝴蝶牌缝纫机、凤凰牌自行车
上海牌手表、回力跑鞋...
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都是
上海的骄傲,上海人的自豪
这些“老字号”承载着
上海整座城市的记忆
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
叫做“Made in Shanghai”
——上海制造
Made in Shanghai
数数
上海制造“大佬们”
江南造船厂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大门旧照
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虹口开设。1867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迁至城南高昌庙。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车床,自行建造了第一艘蒸汽推进的军舰“惠吉”号和第一艘铁甲军舰“金瓯”号,研制了中国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磅无烟火药,炼出了第一炉钢。
到19世纪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东亚技术最先进、设备最齐全的机器工厂。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车间
1905年,造船业务正式从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划分出来,史称“局坞分家”。江南制造局成为专门制造军火的兵工厂,江南船坞专营造船。江南船坞采取商务化经营,生产业务大有起色,仅1905年至1911年的6年间就造船136艘,总排水量达到21000吨,而且所造舰船“船式美观,工程坚实”。1912年更名为江南造船所。
1911年的江南船坞(江南造船厂前身)
1918年,江南造船所与美国签订了建造四艘万吨轮的合同。这是当时远东地区所造最大吨位的船舶。而且还都是全遮蔽甲板、蒸汽机型货船。
这四艘万吨巨轮分别被命名为官府号、天朝号、东方号和震旦号。这一时期,江南造船所声誉大增,进入自江南制造局创办以来的全盛时期,中外客户前来定造的、定修船舶的络绎不绝。
江南造船所交付美国的万吨运输舰“官府号”
1953年,江南造船所更名为江南造船厂。1961年,江南造船厂成功制造了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为我国锻造事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时也激发了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有困难找江南”成为了当时的俗语。
我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除了江南造船厂,上海还有“沪东造船厂”(前身是1874年开设的赉赐洋行和1928年开设的马勒机器造船厂)、“上海船厂”(前身是英联船厂和招商局机器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前身是1926年开设的大中华造船机器厂)、“求新造船厂”(前身是1902年开设的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
福新面粉厂
苏州河畔的“面粉帝国”
荣氏兄弟(荣宗敬和弟弟荣德生)于1912年底来到当时已是全国工商业中心的上海,在苏州河北岸筹建近代上海最大的私营机器面粉厂——福新面粉厂。
福新面粉厂的机器全部从美国进口,还设计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商标图样:一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铁甲舰船,作为自己的产品商标图案,并为该商标取名“兵船”牌。兵船牌面粉质量明显优于市场上其他面粉品牌,受到用户青睐。
到1921年,福新面粉发展到有8家面粉厂,统称福新面粉公司。当年苏州河沿岸的工厂一家接一家,面粉厂、纺织厂、化工厂、机器厂等各类工厂有700多家,每天有数十万工人在这一带进出。
福新面粉一厂旧址就位于苏州河畔的光复路和长安路上
上海永安纺织公司
位于杨树浦的永纱一厂
上海永安纺织有限公司第一厂(简称永安一厂),1921年4月由郭乐、郭顺、郭泉、梁创等四人开始筹备,1922年6月正式创立,厂址在杨树浦路西湖路140号,占地面积50余亩。1935年在永安一厂旁,建造大华印染厂,1945年8月更名为永安印染厂。
到1930年代,永安纺织公司纺机从3万锭扩充到25万锭,织机从510台扩充到1542台,还增建一个每天生产色布5000匹的印染工厂。
永安纺织有限公司第一厂大门
上海制皂厂
1979年起,上海制皂厂以获国家银质奖的蜂花檀香皂为主导,形成优质系列产品。
上海制皂厂创建于1923年2月15日,原名为英商中国肥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1955年7月1日定名为上海制皂厂。
上海制皂厂拥有着“蜂花”、“上海”、“扇牌”、“固本”、“美加净”等一系列品牌。其生产的蜂花檀香皂于1979年荣获国家银质奖。
上海药皂原名利华卫生药皂,1925年6月21日注册于当时的中华民国实业部商标局,1959年改名为“上海药皂”,最初皂体呈八角型,1970年6月改为长方形,历经多次改良,才成为现在的模样。除了上海药皂外,我们最为熟悉的还有上海硫磺皂。
上海水泥公司
上海水泥公司
1920年,刘鸿生创办了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华资第一家湿法水泥厂,水泥商标为著名品牌“象牌”。1930年代,上海海关大楼等多幢标志性建筑都是选用“象牌”水泥建造。
1954年更名为上海水泥厂
上海火柴厂
上海火柴厂广告
上海火柴厂位于光复西路2521号,前身是燧生火柴厂,创设于1923年。1928年,瑞典火柴公司借助美商招牌兼并燧生公司,并于1931年将其更名为美光火柴公司,建造锯齿形六连体的车间,安装“火柴自动连续机”,称为大车间。
1953年由华光工业公司承租改名为上海华光火柴厂,1966年更名为上海火柴厂。1990年,上海火柴厂又从国外引进一套制盒、装盒、印磷和包封等为一体的自动流水线。
然后,在短短几年间,苏浙乡镇企业生产的火柴便抢走了大部分火柴市场。随后,产自浙江、广东的各式各样打火机,几乎一夜之间走进了千家万户。21世纪初,上海火柴厂关闭。
Made in Shanghai
“上海制造”你用过几个?
01
上海牌手表
20世纪70年代,上海牌手表要凭票购买,妥妥地是当年的奢侈品。作为“老三件”之一的上海牌手表,至今仍是品质和经典的象征。
02
永久/凤凰自行车
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40年,永久牌自行车是上海永久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自行车品牌。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可是高档的代步产品,很多人以拥有一辆永久自行车为豪。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凤凰牌自行车,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源于1897年中国首家自行车车行同昌车行。
1958年,以同昌车行为核心组建成立上海自行车三厂,并于1959年1月1日创建“凤凰”品牌,1991年,凤凰牌商标被评为首届“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凤凰自行车
03
蝴蝶牌缝纫机
“蝴蝶牌”源自创建于1919年的“协昌铁车铺”,期间制造厂几经波折数次改名,最终在1982年取得“上海协昌缝纫机厂”的厂名,并一直沿用下去。
比起厂名的更迭,“蝴蝶牌”的商标更有故事。20是世纪20年代协昌创立之初,先后用过“红狮”“金狮”等品牌。
1946年,“协昌”决定将其产品商标重新命名。受“无敌”牌牙粉启迪,协昌公司将“金狮”牌商标更名为“无敌”牌,意谓“天下无敌”。
也就在这一年,协昌缝纫机产品“无敌牌”使用了“蝴蝶”造型图案,品牌名称不变。
有趣的是,“无敌”和“蝴蝶”在沪语中的发音完全相同,使得此次品牌设计转换更加流畅平稳。因为文字和造型的“双关”,在上海人的口耳相传之中更具传播效应。
1949年3月18日《申报》刊登的“协昌缝纫机器厂有限股份公司商标公告”中明确列出了该公司注册的4个商标,为首的就是蝴蝶造型图案的“无敌牌”。
20世纪50年代,外贸宣传册上的“无敌牌”缝纫机广告。当时的英文品牌名称已改为“Butterfly”。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蝴蝶牌”缝纫机与当时的“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一并成为青年男女结婚的“三大件”,再加上“红灯牌”收音机,合称“三转一响”。购买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是许多家庭的梦想。
04
海鸥牌照相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鸥牌照相机风靡一时。在当时,谁家要是有一台海鸥牌照相机,那完全就是时尚的代名词。
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以美能达SR-2型(约1958年)为蓝本成功试制了135单反相机。这款产品在1966年以“海鸥”为品牌投入市场,产品型号则以代表『单反』汉语首字母的『DF』为开头。
1978年,原上海照相机厂和上海照相机二厂、五厂合并成立了上海照相机总厂。1987年又通过并入上海照相机三厂等单位成立了上海海鸥照相机公司。
05
大白兔奶糖
大白兔奶糖的前身源自1943年上海“爱皮西糖果厂”。该公司的商人尝试过当时英国的牛奶糖之后,认为味道不错,经过半年后便仿制出自家品牌的国产奶糖。包装则使用红色米奇老鼠的图案,并名为“ABC米老鼠糖”,所以广受民众喜爱。
直至1950年代,该糖果公司被收归国有,米奇老鼠被视为崇洋媚外的符号,于是包装图案改成白兔,并于1959年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十周年的献礼产品。
起始时,制作大白兔奶糖的工厂每天只能生产800公斤,也依赖人手制作。不过由于当时物资短缺,大白兔奶糖凭着“七粒大白兔奶糖等于一杯牛奶”的宣传广告,被视为营养食品,伴随着一代人的成长。
06
英雄钢笔/墨水
英雄钢笔在很多人心里是文化人的象征,那时候谁的衣袋里夹着一支英雄钢笔就让人感觉这个人特别有文化。
07
金星牌电视机
上海电视一厂前身是1933年建成的金星金笔厂,1978年,金星金笔厂更名为上海电视一厂。
1964年,上海广播器材厂分设东厂(上海新华无线电厂)和西厂(上海广播器材厂)。1965年,黑白电视机产量1307台。1970年,上海广播器材厂制成国内第一台晶体管19 英寸彩色电视机。1971年,制成二套彩色摄像机。1974年,制成国内第一辆彩色电视转播车。
08
上海民光床单
这条印着大牡丹的床单被网友称为“国民床单”,几乎每家每户都有或者曾经有过,有的直到现在还在使用。
1935年6月,项立民创办民光织物社,床单是该厂的主力产品。1979年,纺织工业部第一次评选优质产品,民光被单光荣入选。
在80年代甚至“一单难求”,求购的人流始终在厂房外排成长龙,产品刚一下线就被抢购一空。
聊一聊
除以上罗列的外,另有回力鞋、光明冰砖、紫雪糕、龙虎清凉油、六神花露水、三五牌台钟、水仙牌洗衣机、鹅牌汗衫、恒源祥、414毛巾……还有小编没有讲到的,欢迎一道留言回忆回忆!
部分资料来源:上海静安、东方网、新闻晨报、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
转自:“东犁退休俱乐部”公众号
原标题:《几代上海人的记忆,50岁以上才看得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