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云南绿孔雀案”今天开庭,请关注野生动物保护!
袁晓岑先生画作《孔雀之乡回忆》
“孔雀孔雀真美丽,
穿着一身花花衣,
花衣一抖真艳丽,天上的彩霞比不上你呀,比不上你”。
这首儿歌伴随着云南女孩长大、出嫁,姑娘的嫁妆上也是孔雀的身姿。
绿孔雀,曾是遍布中国南方的“百鸟之王”,如今却难求一片宁静的栖息之地。
绿孔雀濒危了
中国科学家通过数年调查研究,摸清了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的家底。有关研究成果今年五月份发表在国际期刊《鸟类研究》上。
绿孔雀雄鸟绿孔雀雌鸟研究结果显示:绿孔雀在中国60%的分布区消失,目前仅存于云南的22个县,除了有两个县的绿孔雀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并略有增长外,其他分布区的数量呈下降趋势。
论文第一作者、昆明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孔德军说:“我们通过调查,共记录到绿孔雀数量183-240只。考虑到绿孔雀可能存在未调查区域等因素,估计中国绿孔雀种群数量不足500只;同时,绿孔雀的群体数量也由每群8-20只下降为每群3-5只。”
研究还发现,绿孔雀面临的威胁主要包括栖息地转变、偷猎、毒杀和修建水电站等,但影响范围和时间不同。
近日,环保NGO组织自然之友收到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寄送来的关于绿孔雀案将于2018年8月28日进行开庭审理的传票。此案为全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从2017年3月开始的绿孔雀保护行动有了新的进展。
案件始末回顾
1
2017年3月,环保组织“野性中国”在云南省恐龙河保护区附近的野外调查中发现绿孔雀,而其栖息地恰好位于正在建设的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淹没区,该水电站的建设将毁掉绿孔雀最后一片最完整的栖息地。为此,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野性中国”向环保部发出紧急建议函,建议暂停红河流域水电项目,挽救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2
召开绿孔雀保护协同行动的讨论会2017年5月,环境保护部环评司组织了由环保公益机构、科研院所、水电集团等单位参加的座谈会,就水电站建设与绿孔雀保护展开交流讨论。
3
小江河河谷原本保存完好的河谷季雨林已经因为施工被破坏。摄影:张程皓鉴于项目已经开始建设,自然之友于2017年7月12日向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请求判令“被告一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和被告二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消除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水电站建设对绿孔雀、苏铁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以及热带季雨林和热带雨林侵害的危险,立即停止该水电站建设,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该水电站淹没区域植被进行砍伐等”。
4
戛洒江一级电站从2017年8月开始停工至今该案于2017年8月14日获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后该法院将本案报请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经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云南绿孔雀栖息地保护案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5
图片来源:野性中国微信公众号2018年3月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原告自然之友与两被告进行了证据交换。原告提交的证据主要证明红河中上游戛洒江水电站建设施工和淹没区域的生态价值极高,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该水电站所在的红河流域中上游为我国绿孔雀种群密度最高的地方。两被告的证据证明戛洒江水电站项目手续合法,认为其作为本项目的环评单位和总承包方,不是本案的适格被告。对此,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自然之友法律与政策倡导总监葛枫称,“该工程本身对绿孔雀生存产生重大威胁,所以我们认为被告应该消除危险。被告二作为环评单位和总承包商,我们认为其环评里有重大问题,且施工行为直接影响了绿孔雀栖息地,因此应该承担责任。”
6
摄影:庄小松2018年云南省“两会”期间,民革云南省委在一份集体提案中建议,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绿孔雀保护区,改善绿孔雀栖息环境,开展栖息地恢复、建设生态廊道等。加强对省内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评审批,防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淹没或因为环境条件改变影响其生存繁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7
图片来源:@自然之友微博2018年8月14日上午,自然之友收到云南省楚雄中院的立案通知书,持续近半年的挽救绿孔雀行动,进入了司法程序。这是自然之友首例获得受理的预防性公益诉讼案,其诉讼目标是避免绿孔雀种群关键性栖息地毁于水电站工程。此案以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被告,自然之友的诉讼请求是停建计划今年11月大江截流的戛洒江水电站。
8
关于绿孔雀案将于2018年8月28日进行开庭审理9
未完待续……
拯救绿孔雀他们一直在行动2017年3月30日,三家社会组织——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野性中国”,联名向环保部发出紧急建议函,建议暂停红河流域水电项目,挽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仅存的栖息地。2017年5月8日,环保部主管部门主持绿孔雀保护研讨会,参会方包括:新平嘎洒江一级电站项目的投资建设单位、环评单位和社会组织(自然之友、野性中国、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研究机构(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北京大学自然和社会研究中心)以及云南省环保厅相关部门、恐龙河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代表(楚雄州、双柏县)。
张伯驹自然之友总干事
绿孔雀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是具有古老、独特和丰富生物多样性的亚热带季雨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而红河流域的亚热带季雨林更是生物多样性的诺亚方舟,贵州赤水河无坝之河的经验值得借鉴。
闻丞博士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红河中游的哈尼梯田已经于201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文化景观),而红河流域的哀牢山也已经列入国家申报世界遗产预备名录。然而红河流域的季雨林和绿孔雀仅在分布区的北部边缘有极少残留,红河流域的绿孔雀又是云南残存绿孔雀的主要部分,亟需邀请专家和专业组织对绿孔雀栖息地及其受到的影响开展细致调研,地方也应该把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机遇,重新思考当地经济发展模式并协商制定寻找根本性的解决方案。环保部代表红河干流曾经有11级电站规划,后来因为生态保护在内的各种原因,改为9级电站规划,最后搁置5个,保留4个。目前已经建成3个,红河州的南沙电站和马堵山电站、楚雄境内的大湾电站、嘎洒江一级电站在建。
挽救绿孔雀取得的成效
从3月打响孔雀保卫战第一枪以来,在各环保组织、科学工作者和户外运动人士等社会各界长达一年多挽救绿孔雀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实质性成效包括:
1.小江河一级电站已拆除临时施工工棚,正在清运建筑垃圾和渣土、开展厂区及周边区域植被恢复工作。小江河二级电站于2017年5月停止建设,正在开展项目区内的施工渣土及厂房外200吨过期水泥清运处理、周边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2.云南省已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方案(初稿),将绿孔雀等26种珍惜物种的栖息地已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下一步,云南省还将展开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修订并制定《云南省自然保护区调整管理规定》。
3.最令人担忧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已经暂停施工。
类似环境污染事件预防机制如何建立?
1
科学看待物种保护和人居发展的关系
在之前的系列报道中,我们已经知道,人为因素干扰和外来物种入侵才是造成绿孔雀栖息地丧失、种群减少的重要原因。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野生动植物种保护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从来就不矛盾,恰恰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保护问题,人为对立二者关系,单纯就保护谈保护,才是最容易走偏方向的事情。
于光远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
要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保护环境,人类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何区别真、假环保,如何把科学环保、理性环保做好,都是值得深刻研究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沈晗耀
华顿经济研究院院长
科学环保必须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自然为本”或“以动物为本”的环保;必须是按科学规律,而不是由主观臆测或情感驱策进行的环保。
2
“保护一个濒危物种最有效的力量,是距离他们最近的人们”
陈明勇教授云南大学生命学院
绿孔雀的致危因素有很多,最核心的是盗猎和栖息地被破坏,绝不仅仅是一个电站的问题。
对于原住民的帮扶,需要通过对林区少数民族原住民家庭进行贫困帮扶解决其日常的生活开销,减少他们因生计问题造成对濒危物种栖息地的干扰,同时通过科普宣传,使其减少对极度濒危物种绿孔雀的栖息地争夺,树立保护意识;对于林区的一线人员,则需要支持他们在林区内进行专业调查及监测,确定绿孔雀核心保护地,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对自然资源的科研和监测、原住民社区发展等工作。
负责人中国绿化基金会绿孔雀濒危物种抢救专项基金
一位动物学家
在物种保护领域,要么人群迁走,要么人口脱贫,只有当野生动物对人的生活没有负面影响的时候,周边的人口才会参与到保护中来。
3“物种保护与人居发展共进,早有朱鹮案例在先”
我国享誉世界的朱鹮保护工作,开创了物种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举的先河,从7只到2600只,是科学的救护方法以及目光长远的战略实施,最终攻克了这一世界级的难题。
“1981年,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教授在洋县姚家沟发现了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为了充分保证朱鹮分布区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和当地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妥善解决了朱鹮保护和群众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1986年开始,保护区先后投资600余万元扶持社区发展多种经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对受损农作物进行补偿,引导农村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产业。
2003年以来开展的“朱鹮大米”种植项目,在从根本上改善朱鹮栖息地环境质量的同时,为当地群众发展绿色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极大地推进了朱鹮保护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
正是因为采取了这些改善人居条件,提升经济发展的措施,30多年来,洋县通过走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同步发展的道路,使得朱鹮数量迅速增长,成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范例。目前,全世界朱鹮已经生活在中日韩3个国家,国内种群数量达2600余只,其中野生朱鹮及放飞朱鹮突破1800只。
可以看出,“野外保护”和“人工繁育”是完成朱鹮拯救的两个重要措施,而改善人居条件、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专家谈绿孔雀保护管理
对于绿孔雀的保护,如何加强信息透明度,满足环保组织等各类人群的需求,一些专家学者也纷纷建言。
(1)加强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建议在掌握科学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绿孔雀保护小区或保护区,改善绿孔雀栖息环境,开展栖息地恢复、建设生态廊道,将孤立分散的小种群栖息地连通起来,打造保护链条。
(2)在野外重点分布区、北京动物园、昆明动物园等地,建立救护繁育中心,重建绿孔雀圈养种群。
(3)待绿孔雀圈养种群发展壮大以后,及时开展绿孔雀重引入生物学研究。另外,在绿孔雀分布区开展保护宣传教育,加强管理,严厉惩治偷猎行为;在绿孔雀分布区禁止饲养蓝孔雀,防止其逃逸导致绿孔雀种群基因污染。
(4)减少水电站建设对绿孔雀栖息地的破坏。加强新建水电站的环评审批,更加强调水电工程对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影响分析,防止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受到淹没或因为环境条件改变影响其生存繁殖。已经建设的水电站要采取相应措施弥补对生物生存环境造成的影响。
(5)加大对绿孔雀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提升现有楚雄恐龙河州级自然保护区级别,加大对保护区的投入和建设,从人财物各个方面加强对绿孔雀的保护。
(6)加强与国内外鸟类学研究机构的合作研究关系,开展绿孔雀生存状况调查研究。对绿孔雀种群数量、分布范围、生存状况及栖息地调查。同时,深入开展绿孔雀种群监测、栖息地选择、繁殖生物学、遗传结构及致危因素研究,为制定绿孔雀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从我做起,从我们做起!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也许我们不能像奚志农老师那样用影像的力量去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也不能像顾伯健老师那样深入自然保护区做课题研究,更没有力量去阻止大型工程建设。但希望“绿孔雀保卫战”能够为拯救其他野生动物带来积极的启示,让我们用更科学的方式去对待我们和野生动物的关系。当我们走进户外,我们能做到的是:
●NOFEED 不喂食
不要让动物获得任何人类的食物或者垃圾,让它们保持野性。如果人类给了他们从天而降的食物,他们就会克服对人类的警觉,有可能做出具有攻击性的乞食行为,威胁人类的安全。同时,依赖不稳定的人类食物来源,造成营养失衡,甚至影响后代的生存能力。
●NO APPROCH 不靠近
请用双筒望远镜或长焦镜头远距离观察野生动物,这样可以避免惊扰他们。“比起野生动物,你可以选择的行动路线总是更多。”如果动物停止了它的正常活动或离开,就说明你离的太近了。
●NO TOUCH 不触摸
请保持与野生动物的距离,不要接触甚至试图抓住或者抱住野生动物。否则有可能遭到动物的攻击,也有可能让母兽会因为幼崽身上或巢穴中有人类的气味而抛弃幼崽。
拯救绿孔雀,我们在行动!来源:云南观察综合新华社、界面新闻、中国周刊、自然之友、野性中国、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北京时间等
主办:云南省委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法制日报》云南记者站
编辑:朱虹
投稿邮箱:fzynwtg@126.com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