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 +1

一本还没上市就被打一星的书,来了

2023-07-18 18:58
北京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标题并非耸人听闻。

上周,我们在豆瓣公布了《我,厌男》的出版消息,在试读本都还没有寄出的情况下,短评区多了一些标记“看过”的一星评论。虽然想到过这本书的书名会引发讨论,但我确实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昨天,在预售开启的前一天,它出分了,从评星的分布和评价来看,一星评价基本上都是因为书名。

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也并非第一次。2020年8月19日,在它的出版国法国,这部首印只有450册的小书因为书名受到了来自法国性别平等部一位官员的下架威胁。

《我,厌男》这个书名并非我们为了博人眼球而取,它的法语原书名叫Moi les hommes, je les déteste,翻译过来就是“我讨厌男人”,在其它十几个国家引进出版的封面上,不同的语言诉说着同一句话,表达着同样的意思。

当时发出威胁的官员没有读过这本书,却在给出版商发出的邮件中写道:“很明显”,这本书是“对憎恶的颂歌”。就像每当性别议题讨论出现时,总有人抱怨“厌男”是另一种形式的性别歧视,如果要平等,就应该像“厌女”那样受到谴责。

但只要读过它的人,就会明白书里所写的并非意在挑起性别战争。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厌男”与“厌女”两个词表面上虽然对立,很多时候、很多女性所说的“厌男”,与“厌女”的意义并不相对。

我们的试读本

“厌女”是一种对女性本身的厌恶,是在历史、文化及官方的推波助澜之下形成的,是一种如今已司空见惯的系统性压迫。即使是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都有可能会产生厌女情绪,尤其是对自己的厌恶:发育时期被人议论的尴尬,好像加入男生群体就会显得更酷,常年处在身材、容貌焦虑之中,下辈子想当男的因为他们好像活得跟轻松……是以男性为主的社会让女性有了这样的想法。男性的“厌女”则更为普遍,除非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否则我们必须承认,女性遭受的种种暴力(从语言骚扰到谋杀),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男性所为。

而我们所说的“厌男”,是针对某一些特定的人——那些行使男性权力的人,那些觉得自己天生高人一等、野蛮地躺在特权环境中坐享其成的人。

将二者相提并论,波利娜·阿尔芒热说:“就是在不动声色地恶意掩盖性别压迫的形成机制。”因为前者正是对后者的回应。

目录

这本小书只有短短的104页,不是艰深的学术专著,也不是充斥着怨气和歇斯底里的情绪宣泄,它更像是一部宣言,每一句话都能完美地对应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现实(我们把它做成了小32开平装,非常适合随身携带)。波利娜·阿尔芒热用她热情、理性的语言向全世界告白:厌男,究竟是什么,它的表象背后又是什么。

不仅仅是这些,贯穿全书的关键词除了“厌男”之外,还有“团结”。

“我真正希望的,是女权活动家贝尔·胡克斯口中的女性情谊与政治团结,是让老学究们心神不宁的女性意识转变,是我们彼此间(终于?再度?)培养起来的同理心,这些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每当我们中有人感到疲惫时,应当有数十只手伸出来把她扶起,将她抚慰,让她重新振作。”

让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站在周围女性身边。

不是理论,而是态度

一本好读、耐读、金句频出的女性主义宣言

女性主义实践的有力注脚

是对男性特权风趣辛辣的讽刺

也是对姐妹情谊的直白赞美

内容简介:“你是不是厌男?”每当女性就性别歧视、性暴力等发声时,就会遭到这样的非议。但,厌男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我,厌男》为厌男发声,探究背后的心理文化机制与社会背景,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厌女导致的系统性压迫与厌男造成的轻微自尊伤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长期被污名化的 “厌男”和“厌女”不同,它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对性别歧视的回应,是对男性特权的愤怒,旨在呼吁女性摆脱羞耻与禁锢,关注作为武器与后盾的女性愤怒所能带来的政治团结与女性情谊,“想象一种全新的存在方式”,按自己的方式追寻自由与解放。区区104页的小书,却蕴藏着无穷大的能量,波利娜谈论厌男而不止于厌男,将日常生活经验与实际数据串联起来,书写女性处境,是一部四两拨千斤,揭露男性特权、呼吁改变厌女现状的振聋发聩之作。

原标题:《一本还没上市就被打一星的书,来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8)
    发表
    热评论
    比亚迪亮了
    2017-08-31 ∙ 浙江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 习近平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
      • 国台办回应美国务院更新美台关系现况
      • 多地自然资源部门回应土地收储涉及的“企业土地成本”:包含出让金及企业投入的各项税费、利息等直接成本
      • 加拿大官员:将对美国加征关税作出“有力回应”
      • 国漫之光,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一;现暂列世界影史票房榜第九
      •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哪个文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