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大唐梦=长安梦?
弃·长安
7月8日由追光动画出品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式上映,上映仅五天票房就突破3亿元,在一众电影中,成绩表现相当亮眼。
有人说,“从《长安三万里》里看到人世沧桑人情冷暖,大唐盛世背后这一群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勾出了大唐盛世的另一番景象。”
有人说,“看了这部片子人人都想有一个大唐梦,想琴棋书画诗酒花,意气风发疾仰头策马,想看长安的诗、长安的景、长安的熙熙攘攘、长安的断壁残垣……以及那自三万里外吹来长安的风。”
这其中,除了追光一贯高水准的动画创作功底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片子背后展现的国人独有的情怀和故事。
该片以盛唐为背景,讲述安史之乱后,整个长安因战争而陷入混乱,身处局势之中的高适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过往。两人从惺惺相惜到命运分歧,再到晚年政治立场相悖的冲突,个体的命运被历史的洪流所裹挟的无奈与悲凉。看完之后让人如鲠在喉,很想痛哭一场。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张明扬的一本书《弃长安》!
《弃长安》是张明扬2022年初在天喜文化出版的一本非虚构历史作品,不是小说,却比小说还好读的历史作品!
同样讲的是安史之乱后的大唐,这本书除了讲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这些诗人,同时还有,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颜杲卿、哥舒翰、杨玉环、李亨、张巡等人的“弃长安”经历。
这些被大时代浪潮吞没的芸芸众生,在时代丕变中又会做出怎么样的挣扎与选择。
《弃长安》的创作初衷
张明扬说,“我不想写一本安史之乱的简史,这不仅超越了我的学力,并且瞬间让我没有了写作激情,用所谓诙谐的现代语言复述历史并不是我的兴趣点。”
我更感兴趣的是大唐盛世在天宝十四载的轰然倾圮,是长安这座世界之都在渔阳鼙鼓声中的脆弱与窘迫无计,是李隆基君臣从自负颟顸到仓皇辞庙的骤然切换,是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两位宰相的逢君之恶,是杨玉环的“明眸皓齿今何在”,是太子李亨的隐忍与浮夸表演,是安禄山的胡旋舞与曳落河,是血色残阳中的张睢阳齿与颜常山舌,是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的盛世求不得与乱世离散……这群经历了从盛世到乱世转换的非常之人。
唯有读懂他们,才能更好解释“盛世何以出现”与“变乱何以爆发”这两个问题。
盛唐才子们的乱世浮沉
和《长安三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弃长安》更多关注的不是那段大历史本身,而是其中的人。张明扬把天下大乱与才子的遭遇放在一起写。盛唐诗人的传世诗文,一句句还原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背景中。陌生与熟悉,战火与悲歌,可能这就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
“天才总是成群而来”,在开元盛世,画圣、草圣、诗圣、诗仙、诗魔全来了,大家伙儿一起都达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顶峰。
然而,天才们生逢盛世,又遭逢乱世。祖宗基业千斤鼎,乱世文章九转肠。
天宝元年(742年),仗剑走天涯的李白,受天子诏入京,有幸接近玄宗,狂喜吟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此时,李白刚刚进京,杨贵妃刚刚封了妃子,唐玄宗刚刚开始腐败。一日,玄宗贵妃在沉香亭看牡丹花开,美景美人不能没有好诗相伴,于是招来了翰林李白。那真是雄才君上、绝代美女、浪漫诗人定格在怒放的牡丹丛里。
李白喝醉了酒,提笔写下《清平调》,杨贵妃的风华绝代可能没有哪首诗写的更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云想做杨贵妃的衣裳,花想做杨贵妃的容。在这个时候,真是盛唐风华绝好。
然而李白在长安梦安睡了两年,就被皇上“赐金放还”,想想也是,像李白这种只有酒与诗,没有政治和阴谋的诗人,怎么能在长安官场混得开?
在李白弃长安这一年,44岁的李白在汴州一带遇到了33岁的杜甫,这可能是唐诗世界无可比拟的一次相遇,“晴天里的太阳和月亮碰了头”。当李白弃长安而去,杜甫开始了他长安寻梦的蹉跎十年。这时候距离安史之乱爆发也正好还有十年。
然而此时的长安不同往日,李林甫正在专权。前面说了,此人嫉贤妒能,世之罕见,比他自己有才的人,一概不用。一次,朝廷面向全国遴选人才,杜甫高高兴兴跑去了,结果所有去参加选拔的人,全被李林甫划了不合格,皇帝就问怎么回事啊?李林甫说,“野无遗贤”,意思就是能人早就选在朝中了。一句话,扼杀了杜甫长安的政治运命。
后来安史之乱打响了,杜甫就开始了自己的流亡岁月。在流落的过程中,杜甫的表侄骑着马,带着他们全家跑。跑着跑着,突然发现杜甫不见了,就拨马回头,在乱军丛中,杜甫已经摔倒在泥潭里起不来。他的表侄就把他拽出来,拿着刀一路带他突破重围。但还是没救成,在逃亡路上,杜甫被俘了。好在杜甫当时是个小人物,人家也不拿他当回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的被俘感言。
后来,安禄山被杀后,杜甫找到一个机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窜至凤翔”。那时候肃宗在凤翔成立了流亡政府,打游击战,所以杜甫跑到肃宗身边的时候,肃宗很感动,就给了杜甫一个左拾遗,一个八品谏官。结果他在左拾遗的岗位上只干了三个月,就因为直言进谏。肃宗说“查他”,杜甫从官位上下去了。下去了的杜甫,再也没上来过。
而李白呢?安史之乱爆发,在政治上吃过大亏的李白,记吃不记打,还想着怎么入世为用,便入了唐玄宗另一个儿子,永王李璘的幕。李璘想要拥兵自重,割据江南,最终被肃宗弄死了,李白也因此入狱,后被判长流夜郎(今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
杜甫挂念流放中的李白,不顾利害地为他发声:“世人皆欲杀,我意独怜才。”安史之乱造成杜甫飘零一辈子的悲剧,但杜甫走到哪儿就是放不下李白。
不过,李白逆长江而上,行至白帝城,突然接到肃宗大赦天下的通知,这一下心情又激动起来。李白一激动,诗写得就贼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单看诗作,谁能看出这出自一位历经仕途坎坷的垂垂老者?
被安史之乱糟蹋的大诗人,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王维。
王维少年神童,20岁出头就拥有了别人渴望的一切。中年,他选择隐居,恍然看透生命。没想到,晚年却碰上安史之乱,诗名鼎盛的王维没能逃出长安,被安禄山携至洛阳任伪职,“服药取痢”不能,沦为“贰臣”。失节的王维虽然后来被免罪,但山水抹不去心中懊悔,晚年文章翻来覆去反省:当初为何不自杀殉国?日本学者有一张说法是,王维死于懊悔与自责,或至少促其早亡。了解这一切后,再去看王维的“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真是更觉其中味。
李白、杜甫、王维……千载以来,他们的诗篇谁都能背上几句。可作为真实的生命,在由盛转衰的世道之下浮沉一生,其中味道,更与何人说?其实他们还算幸运,文采与风骨煌煌不灭,而更多本应抟盛世扶摇而上者,其多舛命途,只是挥一挥手,留不下一片云彩。
除了诗人,《弃长安》里还有天子、储君、宰相、宠妃和边将
盛世崩溃下,不同人物有不同取舍,没有一个人想要导致盛世的衰败,即便是安禄山也不是一开始就想造反的,但随着皇权、相权、各地藩王甚至于太子之间权利的斗争与制衡逐步加剧,每一个人着眼于自身利益所所做的选择造成的涟漪最终导致了盛世的衰败,每个人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可能就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
翻开《弃长安》的目录,可以看到其中重点为引的八位人物,他们各自对应的标题隐含其一生命运的关键。宛如风暴来临之时惊恐的鸟兽,盛世崩塌之时,就是李白、杜甫这等当时的政治边缘人物也感受到了恐惧和焦虑。这种恐惧的冲击和影响不亚于战乱本身。除了朝堂君臣,李白、杜甫、高适、王维等一些盛唐标志性的诗人们,作为变乱中底层的那些亲历人一一登场,以他们的视角讲述其中的惨痛,展现这场时代剧变中个体的选择与挣扎。
得奸相之称、为人唾骂却实际上在开元盛世中执政最久、真正意义上的盛世宰相的李林甫,直至死前他还想抓住一去不返的圣宠和权力,不知他闭眼那刻是否感到陡然轻松;
依靠姊妹快速进入皇帝视野、执政能力却比不上李林甫的杨国忠,他预言了安禄山的叛乱,甚至为他叛乱证明自己的正确感到窃喜,然而不久后就在马嵬驿为他的所为付出代价;
在范阳敲响鼙鼓、迅速席卷河北、攻占洛阳的安禄山,最初他也曾忠心侍君,但唐朝臣工达到一定高度就无法自保的危机渐渐“逼”得他无从选择;
在胡骑遍野的河北振臂一呼、抵抗安禄山叛军的颜杲卿,被俘怒骂至断舌仍不绝口,是叛乱漫延、万马齐喑中的一束微光,是坚持抵抗的忠君将士的一个缩影;
张巡的争议是巨大的,文天祥语“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他的抵抗之功毋庸置疑,甚至得到敌人的赞赏,却因食人之举为人诟病;
还有一代军神,最后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哥舒翰……
张明扬曾直言:“之所以书写那个特定历史下的这些人,是因为不同于其他盛世的结束,‘弃长安’的那一刻很多人都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这里面包括皇帝本人,也包括代表着中低层知识分子的诗人,他们是盛世的既得利益者,对盛世的感情很深,这样的一群人在面对盛世的结束时措手不及,他们是如何寻路突围,又付出了哪些代价?通过对这些个人物的刻画能够更好复原安史之乱的图景。”
“长安”,不仅是地理名词,更是一个带有历史性的名词。它不仅是指唐朝那座帝都,那座世界性的都市,更可看作当时人类文明的一个代名词。“弃长安”,弃的不仅是那座城,还是当时的君臣、良将、诗人们与中国文化的一个华彩篇章的仓皇道别,即便后来又回到长安,却也再回不到“长安”。
最后,以《弃长安》这本书的的最后一段话作结:
诗人、盛唐与长安,一起凋零,失落在唐诗与历史记忆之中。
在大时代的丕变中,帝王、宠妃、储君、宰相、边将、诗人、宦官、枭雄、叛将、贰臣……每个人都深陷于走不出的盛世困境,每个人都在寻路突围,每个人都付出了自己的代价。
每个人都回不到长安。
原标题:《大唐梦=长安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