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
  • +1
    680

马上评|女医生自杀:网络暴力在寻找下一个"猎物"

澎湃特约评论员 栗中西
2018-08-28 18:3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01:56
女医生自杀,5天前与男童及其家长冲突【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四川德阳的一个女医生不堪压力自杀了。

起因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女医生在游泳池游泳时被13岁的男孩冒犯了,男孩拒绝道歉还做鬼脸、吐口水,女医生丈夫一怒之下教训了男孩,孩子父母得知后,先是在更衣室打了女医生,后又到医院闹事,要求开除女医生。女医生不堪压力,躲在车里,自杀了。

这是一起表面看来并不值得的死亡,令人喟叹。然而其中细节耐人寻味,男孩的家人曾经散布过男孩被打耳光、按进水里的视频,视频被一些自媒体转载报道后,网络上声讨女医生夫妇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现在该追问的是:到底男孩家长逼死了女医生,还是声讨女医生夫妇的“网络暴力”杀了人?

在畅销书《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作者平克·斯芬克斯检视了从史前到21世纪的暴力发展史,试图证明人类社会的暴力是在持续降低的。只要是稍有观察力也会发现,当今世界中直接的暴力对抗是在减少,但是暴力也在不断衍进出新的形式——钝刀子割人的极端舆论暴力,既伤人于无形,又难以找出可以定罪的祸首。

与以往的网络暴力事件不同的是,这个案件中涉事男孩的家人,扮演了主动召唤网络暴力的角色,而且是在现实中和网络中双管齐下。

他们剪辑了游泳馆现场视频发布到网上,直接将经过复杂、各有过错的私人纠纷,简化为“成人打孩子”甚至是“水务局官员打孩子”。要说没有意识到网络舆论会汹涌而至,恐怕没人信。相反可以推断,正是因为意识到网友口诛笔伐的威力会比派出所民警的调解更解气,能让医生夫妇道歉的姿态更低,他们才会做出这样的“公报私仇”的选择。“成人打孩子”的新闻标签,恰恰是前段时间舆论敏感所在。

为了确保暴力的有效性,他们还为“复仇”加了码——去女医生的单位闹事。至此,现实环境中的舆论暴力和虚拟网络环境中的舆论暴力同时到位了。

如果说以往公共事件中的网络审判,是因为法律和制度介入不足、介入不及时,触发了社会自我修复的机制。那么,这个案例则向我们展示了,如果不加控制,极端的网络暴力会越来越如失控的“野兽”:不为公义只为私仇,不为重大由头只为在芝麻绿豆的纷争中占个上风,有心人可以很有“技巧”地掀起惊涛骇浪。

换言之,屏幕前的人,在网络发言时一定要更加谨慎,你敲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可能成为别人泄私愤的工具。自媒体时代,信息的量在暴涨,真实性、可信性却越来越难考证,如果不愿意花心力或者没有能力去交叉求证、辨别真伪,“君子寡言”倒不失为一种宝贵的品质。

暴力,并没有随着女医生的死亡而消亡:男孩家长和涉事自媒体正在遭受新一轮的网络暴力,他们私人信息和家人情况被“人肉”,新的审判席虚位以待。

据说,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网络暴力这头“野兽”一再证明,一旦它被召唤出来,谁也难以预料到它的胃口有多大。期待法律的缰绳能将它制伏,避免悲剧再发生。

    责任编辑:沈彬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68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40)
    发表
    已经到底了
    • 古典美学对话世界
    • 中越发布联合声明
    • 官方:加大“开盒”挂人等处置力度
    • 北约秘书长:从未许诺把乌克兰入约写入俄乌和平协议
    • 免税概念局部异动,欧亚集团涨停
    • 第一个用望远镜观测星空的是意大利科学家
    • 一种又名副热带季风气候,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的中纬度气候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