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印度701天,够了解这个国家了么?

2018-08-29 15: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钱成熙

郭菲曾是一位高校思想政治讲师,现在则是四川小凉山某贫困村第一书记。2014年8月,一个阴错阳差,他被外派印度,成了中国派驻印度的大学汉语老师,就此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了《我的印度701天》,于近期刚刚出版。书里,他试图用日常的视角,揭开这个这个在中国社交网络上被冠以各种“奇葩”之名的国家神秘面纱。

本书书影

澎湃新闻:在申请外派之前,你的国外旅行经历如何?当时为什么会申请去巴基斯坦这个在外界看来比较动荡、混乱、不太安全的国家?

郭菲:我以前是思想政治老师,我在给学生们讲中国外交这一章的时候,会提到很多与巴基斯坦相关的话题,因为它与中国的关系很好。据说,如果你在巴基斯坦,当地人如果得知你是中国人的话,会很热情地邀请你去他们家做客。所以我对这个国家很有好感。

澎湃新闻:所以你在教学过程中就对这个国家有了一些了解,而且是正面的了解?

郭菲:对,没错。而印度的话,反而是作为一个不那么正面的例子了解的。

澎湃新闻那后来阴错阳差,去巴基斯坦教汉语的职位变成了去印度教汉语,那您当时心里是怎样的感想呢?有什么期待或是担忧?

郭菲:如果也从政治角度看,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就不是那么好了。所以当时,我觉得去印度会更有挑战性,这种挑战性也让我觉得,这种工作很有意思,对这份工作的兴趣,甚至比巴基斯坦还大一些。要说担心的话,治安方面倒是没有,我唯一担心的是他们说的英语。

澎湃新闻:是啊,很多印度人说的英语对于外国人来说确实很难听懂,看到你的书里也有专门的章节分析印度人的英语教育问题。

郭菲:对对。所以刚去的时候还是确实有些问题,不过经过一段时间后还是慢慢地熟悉了他们的腔调。

澎湃新闻:去印度前做了哪些准备?除了你在序言里提到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和你的信仰,当时对印度都有哪些了解呢?

郭菲:其实在去印度之前,我对印度的了解与广大网友一样,都是从互联网上对印度有一些了解。在中国互联网上,它是一个类似“网红”的存在。

澎湃新闻:但是这个网红可能是要打双引号的,因为据我观察,中国社交网络上有许多对印度的负面描述,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恒河的浮尸都成了一个梗。你觉得这些描述真实么?

郭菲:对,比如大家对恒河的印象可能是被污染的河水,或是飘过的一具具尸体。还有“开挂”的火车。刚开始,我以为印度真的是那样的。去了之后,恒河和火车两者我都经历了。

我是在冬天去的恒河,说实话,河水确实不是特别干净,但是也没有那么夸张。我认为网上对印度的一些描述,肯定有真实的地方,但不是一种常态。我们再说火车吧,它也仅仅是在南部的一些邦,在某一个宗教节日时,很多人朝同一个目的地而行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澎湃新闻:我知道你在得知自己要去印度时,便有了计划,要多走一些地方,多访问一些人,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写作成书,而今天书已经出版,它和你当时所计划的和期待的,有什么差别么?

郭菲: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想写一些和旅游相关的内容。我读了很多和印度旅游相关的书,去了一些景点,也见到很多人。但后来我意识到,我其实是站在一定的高度看这个国家,因为我工作的地方,是印度理工学院,它是印度最好的一所大学。如果我站在这样的高度,却用一种不负责任的心态去描写这个国家的话,那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别人对我的信任。所以我觉得应该尽量地介绍一个更加客观、中立的印度,而且通过一些表面的东西去挖掘印度背后教育、宗教、人文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后来写作的重点。

澎湃新闻:对,能够感到你的书中有一个情绪变化和沉淀的过程。

郭菲:经历了两个春夏秋冬,哪怕我不去主动发掘一些题材,它们也会不约而至。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一开始也是嬉笑怒骂的,慢慢地,我就开始随着这个国家和他们的人民一起喜悲。

澎湃新闻:看到书中,你南至郑和的埋骨之地喀拉拉邦,北到喜马拉雅山麓,几乎去遍了印度。

郭菲:24个城市。

澎湃新闻:大概用了多久?

郭菲:我是利用假期去的,每个假期去两三个地方。大概出去了六七次。有时也会为了找一个人去一个地方。

澎湃新闻:能聊聊你最喜欢哪里么?印象最深的是哪里?

郭菲:是两个很极端的地方吧。一个是叫昌迪加尔的城市,它是三个邦共同的首府,在印度的北面,离喜马拉雅还挺近,是印度平原板块最后一座城市。

澎湃新闻:是什么使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菲:它的环保。可能大家对印度的城市环境印象不是很好,可是昌迪加尔的规划相当现代化。城市里还有一个岩石花园,花园里所有的雕像都是用废旧的酒瓶子或者是塑料袋制成的。环保的理念被植入了城市建设,让我们看到印度的未来。印度这样的城市有两座,另一座便是我工作的地方,甘地讷格尔。

昌迪加尔的岩石花园

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阿姆利则,它的特别之一在于,它大概是印度唯一的一座没有乞丐的城市,因为它每天会24小时不间断地向在阿姆利则的所有人提供三餐。

金庙一天都在施舍食物  视觉中国 图

澎湃新闻:这是在他们的金庙是吧?

郭菲:对,这是锡克族的寺庙。这个邦在印度的现代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曾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在此打死了一千多人。这也促使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使印度走向独立。尤其是在距离阿姆利则不远的地方,就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边境,一道墙将两个国家隔开。两国的军人隔着墙挑衅对方,这对游客也是开放的。

澎湃新闻:这是给游客看的,还是真实的挑衅?

郭菲:我觉得他们内心一定十分欢乐吧。正是这样一种冲突让我觉得这座城市很有魅力,让我看到了现代印度的转型,和印巴分治的悲剧。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