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观展攻略|“实证中国”的10个彩蛋,你发现了吗

2023-07-24 14: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是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系列大展的第二展,展览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的长江下游地区,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文明第一个发展高峰中最伟大的成就,以考古实证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发展史。

本次展览由上海博物馆策划主办,由上海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共同指导,是国内首次举办的、规模最大的长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展品汇聚全国19家博物馆、考古机构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90%以上为珍贵文物,三分之一以上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

除了文物传达的长江下游史前文化艺术魅力,展览中还埋藏着诸多巧思,向大家奉上10个观展彩蛋,帮助大家更好地“看懂”展览!

温馨提示:

本文涉及“剧透”,建议配合观展阅读

01

·单元名称旁的艺术装置

古国文明——夯土层

稻作文明——稻杆

手工业文明——麻布彩绘纹饰

玉器文明——玉料

展览在古国文明、稻作文明、手工业文明、玉器文明四大单元的单元说明旁都设计了一些通俗易懂的艺术装置,分别以夯土层、稻杆、麻布彩绘纹饰、玉料作为本单元丰富精彩内容的“预告”。

02

·帷幔上的鸟图腾

第一单元“古国文明”的平面近似一个八边形,仔细观察会发现这是一个形似琮王的展开图,中间的圆柱可以理解为玉琮的圆孔。

帷幔在功能上可以起到隐藏灯具,使展厅见光不见灯的作用;在内容上,集中展现先民对鸟的崇拜。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鸟儿被认作是沟通天地的精灵,又因为与太阳最为接近,神鸟也被视为太阳神的化身。展览中有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造型凶猛的玉鹰,也有良渚文化中器形小巧精致、身躯娇小、性情温顺的鸟类形象。它们或以玉鸟、玉鸟形片的形象独立出现,或刻在玉璧上侧立于高台,还有的与兽面纹一同出现在琮王和钺王上。

你能找到它们都来自哪些展品吗?

03

·来自良渚古城的垫石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以古城和水利系统闻名。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面积超过50平方千米。古城的规划营建和结构布局开创了新模式,反映了良渚社会强大的社会组织和管理能力,可谓世界早期城市文明的典范。而良渚古城遗址、中心性聚落和普通聚落共同组成良渚社会的网络结构,构成了地域国家的形态。

在这个版块,除了独木梯、木骨泥墙墙块等文物展品,我们还展示了良渚古城的沙盘模型,并结合筑城动画进行循环播放。特意使用小窗口观看的模式,既能适配小观众的视角,又能激起观众探索的欲望。地面上陈列的六块垫石是从良渚古城运来的,周围还辅以仿真的垫石来烘托展览氛围。

04

·凌家滩遗址燎祭投影

燎祭是一种祭祀方式,通过燎柴焚烧所产生的烟与天或自然神进行沟通。

在凌家滩遗址中心偏北位置发现一处祭坛残迹,复原起来或近长方形,面积约1200平方米。祭坛由人工铺垫而成,最下面为纯净土层,中间是小石子和粘合剂合成的致密层,上面是小鹅卵石、小石子和黏土的混合层。在祭坛的东南角有红烧土和很厚的草木灰遗存,在东南方向祭坛和居住区之间还有大面积的红陶土块建筑遗迹分布区,发掘者推测前者属于燎祭遗存,后者可能是“神庙”遗存。

为了秉持上博展览以文物展示陈列为主、多媒体手段作辅助的风格,这一版块将真实的文物通过定制支架置于等比复原的场景中,用投影渲染出场景周围火焰燃烧的氛围,让观众可以既无空间违和感又能艺术化地直观感知凌家滩文化中的燎祭场景。

05

·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

走进“稻作文明”单元,大家就仿佛穿越至良渚时代,走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之上,脚下的沙沙麦浪源于施岙遗址古稻田遗存的俯瞰图,远处展示了广富林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遗存,近处陈列了植物种子遗存。风吹过,稻子熟了,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的海洋。

施岙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文化序列最完整、证据最充足的大规模古稻田,是史前考古的重大发现。古稻田的发现表明,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是养活众多人口的主要食物来源。

06

·广富林遗址中的动物们

古稻田、粮仓等遗存的考古发现帮我们部分解答了“古人吃什么”的难题。那除了植物,古人能够获取和利用哪些动物资源呢?

这个版块展示出的动物骨骼均来自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的考古发掘。在展陈时为每一块骨骼量身定制了金属支架,并将它们精确地定位在动物剪影的相应部位。地面上铺设的白色颗粒不仅美观更具有功能性,是保护这些动物骨骼的调湿剂。

除了动物骨骼,展厅中还有很多和动物相关的文物,欢迎大家找一找。

07

·可以摸一摸的玉石

触感是最真实的索引,感知即真实。

“手工业文明”单元陈列的这组玉石欢迎大家亲自触摸,体验一下山料与籽料、玉石与水晶之间微妙的差别。大家在沉浸式观展的同时也请保护好展陈道具哦!

08

·玉包裹中的“玉为神驱”

崧泽时代,玉从简单装饰用途向着代表身份、等级的玉礼器发展。

良渚文明对于玉器的热爱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形成了一套不同阶层人群的用玉制度和社会规范。

可以说,长江下游早期文明的最重要特征就是玉器文明,其开创的礼玉制度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借助展厅中央层高的优势,利用杜邦纸朦胧的肌理感,将玉器放大后的纹理质感展现到极致。在玉温润质感的包裹下,为“玉为神驱”版块营造出简洁高级的氛围。

09

·观赏友好的视觉盛宴

这次特展玉器部分的陈列充分考虑了现场观赏效果,希望将文物的色泽、质感、形制、工艺、纹饰等各方面清晰细致地呈现给观众,为大家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悬挑陈列的方式充分展现出文物的立体之美,同时采用鱼线固定从而实现最小的视角干扰。

10

·量身打造的展陈方式

每件展品都拥有为其量身定制的精品展柜、文物支架、专业打光和文保设备,并辅以科普绘画及多媒体内容。将光、色、形、材等多种形式要素在特定的空间中突破与创新,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实用、美观、经济、创新等多方面的需求。

本次特展在打光上尤其下功夫,进行了专业的照明调试。整体氛围采用了更适玉器展的4000K色温。“古国文明”和“手工业文明”两个单元采用平均照明加重点照明的组合照明手法,底部有暗藏的型材灯带来提亮器物的底部和细节,部分重点文物顶部增加了迷你射灯对其进行重点照明。“稻作文明”和“玉器文明”单元为了充分呈现文物的精美,采用一物一灯的照明方式,纹饰和重点部分再用切片灯对细节层次进行效果提升。按照我国博物馆照明规范对不同种类文物的标准,经过不断地试验和调试,达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通过光让文物活起来,为观众在有限的展览空间中提供最佳观展体验。

展览名称

实证中国:崧泽·良渚文明考古特展

The Proof of Early China: The Civilizations of Songze and Liangzhu

展览日期

2023年6月20日-10月8日

From June 20th to October 8th, 2023

展览地点

上海博物馆第一展览厅

No.1 Exhibition Hall

编写丨石佳

学术支持丨杜超

初审丨石维尘

终审丨汤世芬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原标题:《观展攻略|“实证中国”的10个彩蛋,你发现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