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古城往事|从前,车马慢,且看,穿越一个世纪的奉城客运史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今天,让我们一起回到曾经的岁月,了解一下奉城客运的发展。
脚划船
“脚划船”始见于清末,时有少数绍兴“脚划船”来本地从事客运。该船形似芦叶,备有左右双桨,行驶时,船员手脚并举,故有“脚划船”之称。船较小,仅载客五、六人。时往来于奉城、高桥、青村港等地。
客货两用船
民国十六年(1927),浙江籍船民马玉生和其他船民将自己的货运船改为客货两用船,开辟奉城经高桥、泰日桥至闸港(即沿古运盐河)的一条客运航线,并于闸港与平湖客货轮交接,组成联营航线。
柴油机器船
民国二十年,马玉生又合股将两只木船改制成柴油机器船。一名荣兴轮经高桥、青村港至南桥;一名华牲轮,仍沿古运盐河经闸港直抵上海关桥码头。两轮均每日往返一航次。荣兴轮十二马力,满员十二人,由南桥鼎丰、荣大厂商具保,华生轮十四马力,满员二十五人,由奉城天生堂商店具保。
阿荣船
其时,周浦镇惠南轮船公司又辟浦经新场、奉城、高桥至青村港一客货航班,促使本地商业更趋繁荣。随着西埠高桥镇工商业的竭起,一只专开高桥、奉城、新场的货运船(阿荣船)亦应运出现。抗战爆发,荣、华两轮一度停航,客运几乎停顿。一年后,虽继续开航,但沿途常遇盗匪劫掠,乘客稀少,时停时航,断断续续延至解放。
公交客车
民国三十五年六月,私营浦东地方建设公司利用大团至奉城的里护塘正式通公交客车。每日往返一次。川沙江镇和奉城为起讫点。后延长至柘林,衔接沪杭国道之客车。但因塘面未铺石子,故群众谓之“土公路”“烂泥公路”,一遇天雨路滑,客车就得停驶。似此,勉强维持至解放前夕停业。
人力黄包车
解放前夕,奉城的沈再郎、周郎等人曾置人力黄包车运送客人,来往于奉城、四团、钱桥之间。
二等座
解放初,私营浦建公司的公交客车停驶,奉城东向旅客往来,仅靠几辆能放前就有的二等车(自行车)运送。直至1962年奉城至团东的公共汽车通车才结束。1968年,市直、财贸、工交等干校相继设立,社办企业亦迅速发展,客流量激增,公交事业一时无法跟上。为此,县派员来奉城组织二等车队,以应急需。时营行范围:南至干校、五四场部,西至塘外、钱桥,北至头桥、蔡桥,东至四团。营行额除百分之五留作保险费外,其余分摊。该车队后因奉干线、塘四线等陆续通车而自行解散。
汽油船
解放初,奉城北向、西向旅客仍靠客轮运送。北向有航线二:其一,仍由周浦惠南轮船公司的客轮来往于新场、奉城、青村港之间,至1953年秋因旅客稀少而停航,其二,由县协记轮船公司的华轮从奉城出发,经高桥、梁典、泰日、鲁家汇出闸港至上海。西向由县协记轮船公司的荣兴轮来往于奉城、南桥之间。荣兴、华兴两轮船埠均设奉城西门,每日往返一次。由于船小(满载三十人)客多,超员拒之,群众深感脱班之。后荣兴轮加拖木船一只,仍无济于事。直至1957年底,南奉公路通车,华牲、荣兴两轮才停航。
公共汽车
1956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拨款兴筑南奉公路。1957年12月31日正式通行公共汽车。初期每日三个班次,日客流量二百人次。1958年增至二十多班,其中六班跨越浦江,经闵行直达上海市常熟路江苏路长途汽车站。1962年,南奉线延伸,形成西(渡)团(东)线,直达上海之客车停驶。1967,增辟奉钱线,1972年增辟奉干线,1980年12月增辟塘四线、西燎线,1982年10月,又新辟奉柘线。至此,以奉城汽车站为中心,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公共汽车从奉城出发,可分别直达团东、五四农场、燎原、柘林、西渡、塘桥等地,客运事业空前发达。
奉城汽车站
该站始设于1957年12月,时在奉城南门里护塘涵洞桥西堍建造简易车站(草棚)。日作候车室,夜作汽车库。1962年,为适应客流量日增的形势,将草棚改为平瓦房。夜间停放客车二辆。1981年春,经市计委批准,在南门里护塘外侧建造新的奉城汽车站。1982年10月竣工。新站占地十四亩二分,拥有候车室、调度室、售票房、办公大楼、宿舍、食堂、澡堂、油库等;中间还有大型水泥停车场,四周围墙高筑,进出口各有警卫室一间。被列为二级汽车站,是上海市郊公社集镇中最大的汽车站。每天有一百九十九个班次从奉城出发,有三千余人从奉城上车,日客流量曾达八千至一万人次。
报送:季雨诞(奉城镇)
原标题:《古城往事|从前,车马慢,且看,穿越一个世纪的奉城客运史》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