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东盟地区论坛告一段落,专家:密切合作是经济复苏基本原则
7月14日,来自二十几个国家的外交高官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会议。除了东盟成员国外,参与这场东盟地区论坛的国家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
据路透社7月14日报道,东盟地区论坛议程广泛,但有时会被地缘政治冲突“劫持”议程。
“日益尖锐的竞争继续分裂着本地区。我们的地区也有许多潜在的热点。这一调整正变得更加复杂。这种复杂性要求我们更好地管理潜在冲突。我们必须利用东盟地区论坛作为积极推动和平的工具,防止该地区出现任何潜在的冲突。”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尼外长蕾特诺14日在峰会开幕致辞时说。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4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第13届东亚峰会外长会举行。图为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蕾特诺发表讲话。IC photo 图
因缅甸问题险些难产的声明
自2021年2月持续至今的缅甸政局危机显然是东南亚地区的“热点”和“冲突”之一。东盟外长原定于7月12日推出联合公报,但该公报一直持续到7月13日下午都未能取得进展。据法新社报道,在早期版本草案中,出现空白的部分是关于缅甸政局的内容,各方对涉及缅甸的内容和措辞一度争论不休。
据路透社13日报道,当日晚些时候,东盟外长终于达成联合声明,再次谴责缅甸境内发生的暴力事件。声明强调,缅甸冲突局势加剧了对东盟的考验。
“我们强烈谴责(缅甸内部)持续的暴力行为,包括空袭、炮击和对公共设施的破坏。”声明中,东盟多国外长“敦促缅甸有关各方采取具体行动,立即停止不分青红皂白的暴力行为,谴责任何升级行为,并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包容性全国对话创造有利的环境”。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研究员伟珍玉(Veronika S. Saraswati)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说,东盟需要为解决缅甸危机积极投入,但不应以任何理由去干预。“缅甸危机应由缅甸全体人民自行解决,无需任何一方干预。”
在如何介入缅甸局势、多大程度的介入会被认为是“干预”、如何应对缅甸军方等问题上,东盟显然还未达成共识。一直以来,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国对直接接触缅甸军方持消极态度,泰国、柬埔寨等国则相对积极。
7月12日,泰国官方透露,该国看守政府外长敦·巴穆威奈已于近日访问缅甸。尽管敦·巴穆威奈见到了军方领导人敏昂莱和被监禁的原国务资政昂山素季,但这种直接与缅甸开展官方往来的姿态,并未得到印尼等其他东盟成员国的欣赏。东盟外长13日推出的联合声明提到,一些东盟国家(而非全部东盟成员国)认为泰国最近在缅甸问题上的活动是“积极的发展”。
除此之外,声明特别提到,外交努力应该要“与东盟主席国协调”。《日经亚洲》14日报道称,这是要告诫泰国尊重东盟的领导地位。在东盟以及以此为基础上开展的区域外交中,东盟中心地位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经济发展不能排他
据越通社14日报道,印尼佐科·维多多当日重申了承诺:东盟要进一步加强团结统一,东盟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4日,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维多多在东盟外长会议上发表讲话。视觉中国 图
从11日到14日,东盟国家及其伙伴国外长举行了18场部长级会议,讨论了多个领域的合作。这些活动包括推动2023年东盟首要任务之一:实现《东盟印太展望》(AOIP),并为此达成共识。
据人民网早前报道,东盟在2019年公布的《东盟印太展望》中表明,东盟主张在维护东盟中心地位的同时,建立开放而非封闭、包容而非排他、合作而非对抗的地区架构。
据越通社报道,在13日发表的第56届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声明中,东盟对该地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表示担忧,并强调了《东盟印太展望》对东盟和平、安全、稳定与繁荣等的意义。东盟将与合作伙伴通过具体的项目和活动进一步推动《东盟印太展望》的实施。东盟鼓励合作伙伴根据《东盟印太展望》的目标和原则,在海上合作、互联互通、2030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经济和其他合作领域上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
“各方需要对《东盟印太展望》展开更全面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全面研究表明《东盟印太展望》能带来的益处。”伟珍玉对澎湃新闻表示。
在伟珍玉看来,在区域主义(regionalism)的多边理念下展开密切合作,这是经济复苏和实现美好未来的基本原则。
尽管东盟地区论坛前一些西方媒体炒作了南海领土争端问题,但据路透社报道,13日的东盟外长会议联合声明虽然提到了南海问题的讨论,但并未直接点名任何国家。
“南海问题必须由域内国家自行解决,以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外部势力介入只会威胁地区稳定,不利于地区和平。经济不确定性是东盟地区论坛的背景,加强区域主义和包容开放的多边主义,才能应对世界重大的经济危机。实现共同繁荣的精神必须继续成为东盟与中国合作的基本原则。”伟珍玉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