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书速递 | 《当代美国的不平等: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一项研究》

2023-07-14 16:2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著名国家治理理论专家詹姆斯·罗西瑙认为,相较于统治,治理的内涵更丰富。治理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随着治理范围的扩大,各种人和组织均可凭借这些机制满足需要、实现愿望。学术界多采用罗西瑙的观点,将治理视为多种主体为实现公共利益或共同目标而通力合作的活动。国家治理则是政府、政党、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主体在一定的制度及体制机制下,采用一定方法使国家和社会达到一定状态的活动。国家治理的客体包括整个国家和社会。根据国家治理的主体和客体,结合美国不平等状况,以下谈论美国国家治理危机加剧的情况。

国家治理危机加剧

一 美国国家治理存在主体困境

很多人认识到,正是政府的政策安排使美国不平等状况加剧,因而对政府丧失信任,政府的合法性也因此丧失。“2020年以来的疫情危机加剧了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不信任度。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2020年,美国公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程度已迫近历史最低点。在参与调查的成年人中,高达80%的人表示他们不相信联邦政府,其中14%的人对政府行为感到愤怒。《华尔街日报》刊文指出,美国政治体制在社会信任度下降这一问题上难辞其咎,政治腐败、种族歧视、经济不平等,也对美国社会信任水平的降低起了一定作用。美国政府长期被外界诟病其腐败合法化,大企业利用政治献金‘订购’政府权力更是人尽皆知的秘密。这种官商勾结的政治风气和广泛存在的裙带关系,使得普通民众对政府逐渐失去信任。有外媒指出:‘拜登政府面临的政治挑战,可以说比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0年代面临的挑战更大。这位总统不仅要应对肆虐的流行病,还要应对种族正义、明显的阶级分化、环境危机,以及——最重要的是——广大选民对政府失去信任。’不难看出,拜登政府想要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政府只有获得民众信任,其颁布的法令以及制定的政策才能够被遵守并执行。反之,民众则会违反政府规定,拒不执行甚至抗议政府的决策,美国政府的执行力因此下降。美国政府执行力下降不仅与丧失民众信任有关,还与党派分歧、党争有关。国家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矛盾也是国家治理主体困境的表现。经济不平等加剧了政治极化。美国两党之间的撕裂,破坏了政治程序的正常运转,使得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诸多议题上升为政策并落实为行动困难重重。

比如,在控枪议题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就没有达成一致。切罗基族活动家、历史学家、政治专栏作家阿尔伯特·本德2022年6月2日在《人民的世界》网站发文指出:“得克萨斯州19名小学生和两名教师在临近假期时被屠杀,这给人们带来了难以言喻、难以想象的悲伤和愤怒。很难想象那些失去生命的家庭所感受到的巨大的、永无止境的伤害。桑迪胡克小学的记忆再次浮现。孩子被枪杀得如此多,以至于需要进行DNA鉴定。直到最近在新闻节目中看到AR-15对人体造成的巨大伤害,笔者才知道这种可怕的武器应该立即被禁止销售。面对再次发生的大规模枪击事件,美国政府处于‘道德瘫痪’状态。国会处于无所作为的状态。整个世界都惊呆了,因为屠杀在美国继续有增无减。在最近这一可怕的悲剧发生之后,媒体……发表了通常的平淡无奇的声明。但这个国家的许多人已经厌倦了‘思念和祈祷’‘默哀’等大量的哀悼。……至于与全国步枪协会对抗,问题在于说客收买的代表们为了钱而为这个可恶的组织卖命。反对枪支改革的众议员和参议员已经被收买了。全国步枪协会向共和党代表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的竞选捐款。……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和得克萨斯州总检察长肯·帕克斯顿(Ken Paxton)敦促为教师和更多警察提供武器,这是共和党人持续假装的愚蠢行为的例证,他们建议通过增加枪支数量来打击大规模枪击事件。这些都是荒谬的论点。这简直是愚蠢至极,因为现在有报道称,在乌瓦尔德,即使执法人员到达,他们也等了一个多小时(77分钟)才进入大楼阻止屠杀。然而,愚蠢的克鲁兹和帕克斯顿想要武装教师,在学校增加警察;他们只是想取悦他们的全国步枪协会,因为他们肯定不会那么缺乏智慧。”

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的治理主体,也正在丧失凝聚力和号召力。社会组织的衰弱无疑是社会资本耗散的一个表现。贫富差距扩大,团结社会的纽带也岌岌可危。有学者研究指出,美国人的社会关系网正在由外向内塌陷,即社会关联越来越少,越来越内聚,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局限于家庭内的血亲。虽然所有阶级内部都呈现这一趋势,每个人都在成为一座孤岛,但是下层阶级受到的负面影响尤为严重,这种状况使阶级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 美国国家治理存在客体困境

如前所述,国家治理的客体包括整个国家和社会。由于美国不平等问题,当前美国国家治理的客体困境在国家层面主要表现为政治认同困境加剧。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存在多个族群,随着不平等程度的加深,各个族群在政治认同上呈现出更为明显的隔离、固化、对抗、排他等特征,对“非我族类”的不信任感和敌视情绪不断加深、加重,国家政治认同整合的难度因而加大,政治认同困境会引发政治和社会分裂。近年来,移民难民问题在美国引发身份认同危机便是典型案例。不少移居美国的移民难民虽然获得了美国国籍,并且在政治和法律上成为美国公民,但是在心理和文化上仍然更多归属于所在族群,并且与母国及其政府具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或因政治观点等而怀有复杂情感。移民难民因此在个人身份、族群身份和公民身份的认知上产生了分裂。移民难民问题是美国争论不休的话题,加剧了社会动荡,说到底,这还是身份认同和身份政治在作祟。

此外,由于不平等问题,一部分人产生了强烈的被剥离感,另一部分人则凭借优势地位企图依靠灾难发财,这势必又会导致社会治理困境,枪支滥用、毒品泛滥便是如此。以枪支滥用为例,枪支暴力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顽疾”,这一问题近年来引发人们激烈争论。不管是国家统治者层面还是公民层面,围绕控枪问题都存在巨大的分歧。贫穷本身就容易滋生犯罪,美国贫穷的黑人社区长久以来治安状况差便足以说明。美国法律虽然允许公民持有枪支,但是军工联合体对枪支弹药价格的操纵,使得贫穷的黑人不太可能持枪。根据《每月评论》,“建国伊始,美国作为欧洲定居者-殖民扩张主义实体,便嵌入了白人民族主义。美国经济的基础是暴力盗窃土地和实行种族奴隶制,在其整个历史中,定居者全副武装。美国当前有3亿多人口,这与美国民间所持有的枪支数量相当。然而,只有1/3的人口拥有这些枪支,而3%的人口拥有平民手中50%的枪支。拥有枪支的绝大多数是白人,他们是原始定居者的后代,或者假装是原始定居者的后代”。近年来,美国的枪支暴力主要是白人所为,穷人、黑人更可能死于枪支暴力。另外,在全国步枪协会等利益集团的作用下,美国一些地区盛行“枪支文化”,数以百万计民众生活在恐惧之中。近年来,族裔之间的仇恨犯罪在美国呈上升趋势。

三 美国国家治理的重要思想基础

新自由主义理论遭受严重冲击

新自由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美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它鼓吹个人主义和市场原教旨主义。新自由主义崇尚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形成的所谓“自发秩序”,并认为政治和经济制度应以“自发秩序”为基础,在社会领域和国际关系领域也推行自由市场原则。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新自由主义独占鳌头,成为美国国家治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一如斯蒂格利茨所言,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致富”理论,新自由主义统治美国社会长达40年之久。该理论认为,“顺其自然”是发展经济的最佳方式,让市场或完全或接近“自由竞争”。该理论的支持者就像杰出的魔法师一样,致力于塑造人们所关注的事物,而将人们真正需要的事物藏匿。但是,2008年以来,新自由主义遭遇历史性危机,该理论和发展模式的弊端广受诟病。美国一些正义学者就明确指出,不能让市场放任自流,因为美国并不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而是存在市场垄断。市场不愿意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政府去解决,市场原则不能运用于国家治理。同样,身份政治由于强调个体对特定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而成为批判基于单子式个人观的新自由主义过程中的主力。但身份政治不是马克思主义式的宏大叙述和宏大体系,而是局限于小群体,没有勾画美国未来的美好愿景,不利于团结美国民众为美好社会而奋斗。具体来说,身份政治不关心人类未来、国家未来等长远的事情,而关心当下的女性权益、同性恋权益、环境权益、宗教徒权益,等等。一个人是否参与政治运动全凭身份决定,其不关心也没有资格参与与自己的身份无关的运动。比如,男性不关心女性权利和女权运动,非同性恋者不关心同性恋者的权利和同性恋运动,非基督徒不关心基督徒的权利和基督徒运动,某种族裔的人不关心其他族裔的政治运动。再者,身份政治通过政治运动获得身份认同而不是致力于获得民主权利。基于身份政治发起的政治运动的另一个称谓是街头政治,街头政治不是民主政治的代名词,也不是民主政治的主战场。

除去身份政治对新自由主义的攻击,还应看到金融危机激发了人们对主流思想之外的思潮的兴趣。“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可以用该诊断分析美国统治阶级为维护资本利益而在指导思想上表现出的投机性、善变性。

节选自《当代美国的不平等》第六章 第三节;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书籍信息

当代美国的不平等:

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一项研究

刘小兰 著

2023年6月出版/定价98.00元

ISBN 978-7-5228-1902-0

内容简介

不平等是世界性挑战,在世界各国具有普遍性。当今美国处于金融资本主义阶段,不平等问题在这一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研究美国不平等问题成为透视美国资本主义困境,甚至透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困境的一个重要窗口。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深入剖析美国社会不平等的表现,认为这种不平等的产生源自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文化原因,且三方面原因相互作用,总体上使美国不平等问题呈现阶级性和种族性、总体性和多维性、极端性和关联性。本书研究认为,美国不平等将会延续并且加深,不平等加重将破坏美国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威胁美国全球霸主地位,并且客观上将在美国国内催生社会主义导向的变革。

作者简介

刘小兰,法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意大利《21世纪的马克思》杂志及网站特约作者,美国《人民的世界》网站兼职翻译。主要研究领域为不平等问题、共同富裕问题、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意识形态安全。在《党建参阅》《国外社会科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岭南学刊》等报刊上发表文章4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美国不平等的概念界定

第一节 不平等定义的几种理论视角

第二节 美国不平等的具体意蕴

第二章 美国经济不平等的表现

第一节 收入、财富、资源占有不平等

第二节 经济操纵和剥削

第三节 经济结构失衡

第四节 被掏空的中产阶级和所谓“中产阶级”

第五节 贫困问题

第三章 美国政治不平等的表现

第一节 政治寡头化和金钱化

第二节 特殊利益集团政治

第三节 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及其效果

第四节 法治实践中的不平等

第四章 美国文化不平等的表现

第一节 白人种族主义

第二节 媒体播报中的不平等

第三节 广告在文化中的强势地位

第四节 文化需求满足和文化权利实现的不平等

第五章 美国不平等的根源分析

第一节 美国不平等的经济原因

第二节 美国不平等的政治原因

第三节 美国不平等的文化原因

第四节 三大根源的相互关系

第六章 美国不平等的基本性质、趋势与影响

第一节 美国不平等的基本性质

第二节 美国各领域不平等的趋势

第三节 国家治理危机加剧

第四节 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

第五节 美国施政方针封闭化影响全球治理

第六节 美国不平等问题催生社会主义导向的变革

参考文献

( 向上滑动浏览 )

了解更多书籍详情及购买

请保存下图,打开淘宝

策划:王小艳

原标题:《新书速递 | 《当代美国的不平等:基于马克思主义视域的一项研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