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阴影里的南方建筑,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新展“影之道”

澎湃新闻记者 黄松 实习生 叶紫
2023-07-15 08:56
来源:澎湃新闻
艺术评论 >
字号
“新文化制作人”第二季“活性建筑”先导片。 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01:57)

20世纪杰出艺术、建筑和设计史学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纳曾说“自行车棚是建物(building),林肯大教堂是建筑(architecture)。”事实真的如此吗?

7月14日,“新文化制作人”第二季“活性建筑”获选方案《影之道》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影之道》由建筑师陈东华策划,聚焦中国南方、讲述基于在地智慧的建筑“活性”,也是对佩夫斯纳“建物”与“建筑”分类的质疑。

坐落于老城区中的连州摄影博物馆。摄影:张超

 “继‘手艺再新’后,今年‘新文化制作人’将目光投向了城市建筑和人,这不仅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长期关注和研究的方向,也是城市人生活的基础。”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说,“陈东华以南方的气候阳光和生活方式为角度进行的建筑的研究和梳理,让我们感受到南方独特的建筑气质。”

陈东华是广东佛山人,在中国南方的生活经验让他对“影”有着亲身的体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三楼的展览现场,主办方巧妙地引入了南方阴影下的日常场景,如同市集一般——六个大小不一的伞形构筑物错落其间,伞与伞盖下的阴影随空气流转而微微晃动,伞下的竹椅邀请人们进入别样的、遮蔽空间内的观看视角,通过影像仿佛亲临展览所呈现的十个建筑现场。

《影之道》展览现场,营造出南方的生活场景。

在这些建筑案例中,“阴影”占了首层建筑面积的很高比例,并占领了项目的核心位置;地面底部与建筑内部转化成为了全天候的外部共享空间;这些“阴影”造价有限,接近日常,带有一种临时性或未完成性,却总是充满着烟火气。在这个意义上,“阴影”是关于日常使用和身体感受的回归,是南方日常打伞的缩影,也是一种建筑“活性”的反映。

“新文化制作人”第二季“活性建筑”获选者陈东华在展厅导览。

南方的“阴影”再造

回归南方的日常生活,从岭南村落的“榕树头”到岭南庭院的连房广厦,从近代的骑楼空间到农场大棚的黑色遮阳网等,从街边大排档到全天候开放的市集顶棚等,不同的情境建构起不一样的阴影,这些阴影本身并不需要过度的装修,它们更像是一种习以为常渗透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中。

展览现场播放的相关影片。

南方的阴影似乎更像是一个独立的空间,无论是炎炎烈日或是大雨倾盆,人们总能够在短时间内寻找到这些空间并享受其带来的舒适感,在不觉间阴影也仿佛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隅。同时,这些阴影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变迁、经济的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发生改变,这也带来了“南方阴影”在“城-镇-乡”不同地区的凸显方式及其方式本身所带来的复杂性与连续性,也更体现了它的活性所在。

展览现场,连州摄影博物馆建筑模型

在展览呈现的十个建筑案例中,坐落于老城区中的连州摄影博物馆以传统“连州大屋”为核心,新旧两幢建筑相互咬合构成,隐身于老城的博物馆将老城斑驳的屋面天际线和远处的层叠的山水重新组合起来。传统“连州大屋”意象象征老城区的复兴。新屋面的三个连续的坡面作为博物馆核心空间一系列展厅的覆盖和延展,展览和公共活动都发生在同一屋檐下,这一屋檐下的社区 “客厅”,将博物馆内部转化成城市的外部。屋檐下的“南方阴影”则借鉴了广州陈家祠。

广州陈家祠与连州摄影博物馆一层“灰空间”的比较

在通常的理解中,“阴影面积”=“核增面积”(公共性)+“通风阴凉的会空间内”(气候性)。而展览中所使用的“阴影”,关乎建筑回馈集体与城市、建筑适应亚热带气候的公共空间,更关乎日常使用和身体感受的回归。

在有别于传统菜场的黄涌市集中,一个奶黄色的钢结构拱顶将市集、民居、菜市场、篮球场、幼儿园、水果摊构成的关系做了重新统领。佛山黄涌市集与连州摄影博物馆同样处于一种城郊的小镇环境,建筑底下基本都是阴影面积。“作为一个高大、连通的市集空间。这个项目的特别之处在于纪念性与日常性的交融。包容的是一种混沌的、杂糅的流动商业。摊贩、商品、市民的无序与日常,反而与这个建筑的秩序与纪念天然地结合在一起。”策展人说。

黄涌市集。 摄影:吴嗣铭

展览现场,黄涌市集建筑模型

从为城市带来一抹凉快的福田增量美术馆、龙华观湖中心公园S云廊,到重塑了街镇共有地面空间的连州摄影博物馆、顺德黄涌市集、罗东文化工厂,再到重振乡村质朴公共性的和平县桥上书屋、吴川父母之家、发昌村文化活动中心、古劳水乡木桥、游溪瑶客共生广场。“这些项目虽然造价和规模有限,却能深入民间,粗中有细,以小见大,在开放的和无形的阴影中展现出惊人的活力。我们总是比较不同项目、不同‘南方’之间的内部与外部、个体与集体、主流与边缘、自我与他者、相似与区别之间的关联,尝试寻找一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差异世界。”陈东华说。

观湖中心公园 S 云廊。  摄影:黄志坚

“用”赋予建筑“活性”

展览开幕后,丁沃沃(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冯原(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阮庆岳(小说家、建筑师、评论家、策展人)、宇向(诗人)和陈东华进行了一场名为“五种让建筑活起来的途径”的圆桌讨论。

“五种让建筑活起来的途径”圆桌讨论现场

陈东华提及,“活性”存在于日常的市民生活中,是建造者对于施工方式的设计与使用,也是学科与日常之间的一种关系。对于“活性建筑”的讨论不能只是从传统的、大型的建筑出发,而是应从一些弱小的、微观的、看不见的一些东西开始。他以顺德清晖园为例,认为园林本身无论冬夏都是一个活性的状态。“从建筑物理的角度看,它的体形系数特别庞大,在不需要物理维护的同时能和南方的气候性融合在一起,它是一个非常热闹且具有日常性的空间状态。”

展览现场,古劳水乡木桥模型

阮庆岳在对民间日常关注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现代建筑与都市的关系。他认为,现代建筑越来越被单体化,与都市越发脱离了关系,它更像是一个雕塑、一个艺术品,对于城市没有发言权。应该思考单体建筑如何能够与城市同路相结合。在他策划的《朗读违章》中,讨论了如何观察与学习民间自发的建筑,以探索差异、自发、多样与可变的特质,破解建筑过度菁英寡断的自我狭窄化现象。“人类的建筑(城市)发展史,一直就是人类与现实斗争与辩证的漫长纪录过程。”阮庆岳说。

瑶客共生广场。 图片由有限设计工作室提供

宇向认为,所有的艺术门类在深层都有一种紧密的关系。安藤忠雄用清水和混凝土作为建筑语言在大地上写诗。《影之道》有一种接地气、平民的诗意,阴影作为一种庇护,实际上就是留白。将留白交给使用者,这种不同关系的产生就将原来边缘化的建筑变得具有“活性”。造园如造诗。

发昌村文化活动中心。  摄影:朱雄毅

冯原认为,人性是由人类的建筑和文化生产所推动的。人性与建筑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呼应的关系。人与建筑的关系可以回到自然选择的演化关系中。“爱德华·威尔逊的《社会性征服地球》提到‘真社会性’,生物演化出真社会性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与建筑师有关,其次就是社会分工。从古代皇宫的琉璃瓦与平民所住的房屋,实则是一种阶级的分化。而从反光到不反光(即哑光)则是对阶级的一种重塑,现代与后现代就是哑光和不反光。”

展览现场

丁沃沃认为,“用”赋予建筑“活性”。当建筑不再被使用时,它则仅仅变成了艺术品而不能称之为建筑。建筑是有生命的,它为公用而生,自然、文化、悟性和生活赋予它品质,这个品质的高下在于理解自然、文化、生物、生活的人。人用其素质与建筑进行交流,因此他出手的建筑品质也映射了其自身悟性与理解。汉画像砖,人在自然中活动,而房子则是遮风避雨的地方,体现着人与房同在的理念。

“使用与持续使用让建筑充满活性,当建筑能被使用并被使用得很好才能称之为优秀的、美的建筑。美的建筑不仅仅在于它的物质性,同时也跟人的舒适产生了关联与交往。中国建筑有500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缺少理论与话语。当下讨论建筑的话语实际上是站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我们应该用西方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东西,自下而上、打破常规变成中国的,日常的。埏埴以为器,中国建筑中‘空’的部分才是人能够使用并能接受光。空间文化的建构应该扎根于大地,以古人的诗文营养自己,真正体会人们活生生的使用空间。”丁沃沃说。

黄涌市集。 摄影:吴嗣铭

据悉“新文化制作人”于2021年9月启动,每年向相关创意领域的观察者、研究者、实验者、实践者公开征集并实现优秀群展方案,以激发中国当代手工艺和建筑领域的崭新理念和焕新实践。第一季聚焦“手艺再兴”,以双展并行形式,于2022年11月5日至2023年2月5日期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

第二季“活性建筑”的征集时间从2022年8月至12月,通过公开招募及定向推荐通道,共收到方案32份。投稿人的职业分布广泛,包括建筑师、策展人、杂志编辑、大学教师、设计师、艺术家等。由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丁沃沃,建筑师、建筑评论家阮庆岳,非常建筑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以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组成的评委会与8组入围“制作人”进行线上面试后,在提案的创新性、学术性、实践性以及延展性等多方面进行了审慎讨论,最终陈东华以其方案《影之道》,获选为本届“新文化制作人”。

此次展览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与香奈儿文化基金携手举办。展览将持续至10月8日。

附:参展建筑团队与项目

1. 岚·建筑设计/程博、李博:增量美术馆;2. 图岸工作室/朱亦民:颐园养老社区接待中心;3. 广州土人景观/庞伟、季晓玲:观湖中心公园S云廊;4. 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何健翔、蒋滢:连州摄影博物馆;5. 多重建筑工作室/靳远:黄涌市集;6. WAU建筑事务所/吴林寿:父母之家;7. 罗宇杰工作室/罗宇杰:古劳水乡木桥;8. 东西影工作室/朱雄毅、王照明:发昌村文化活动中心;9. 有限设计工作室/陆嘉鸿、薛轶文:瑶客共生广场;10. 李晓东工作室/李晓东:桥上书屋

 

    责任编辑:陆林汉
    图片编辑:张颖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