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江苏设区市党政主官:“70后”占比过半,多有苏南工作经历
江苏南通、淮安等5个设区市近期完成党政主要领导调整。目前,江苏“70后”设区市党政主官占比已经过半,今年新任命的6名设区市政府主官均为“70后”。履历来看,这些党政主官大多都有苏南工作经历,有的还曾主政昆山、江阴等苏南强县。而从擢升路径来看,由设区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升任市政府“一把手”,比例相对较高。
年龄结构:“70后”占比已过半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梳理发现,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26名党政主官中,已有14位“70后”,占比过半。
14人中,设区市市委书记有3位,即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曹路宝,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以及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其余11位均为设区市市长。也就是说,相比设区市市委书记一职,江苏设区市政府主官已经接近实现全员“70后”。
目前江苏最年轻的党政主官是杜小刚,出生于1976年6月。杜小刚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曾长期在苏州工作,2013年以来历任太仓市市长,昆山市市长,昆山市委书记,2019年底任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初“去代转正”,2021年7月任无锡市委书记。
还有出生于1976年1月的顾坤,7月初新任淮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顾坤早年曾长期在江苏省委台办工作,2017年任淮安市副市长,2020年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如今再进一步成为市政府主官。
江苏今年新上任的6名设区市政府主官均为“70后”,其中不乏“准75后”,比如出生于1974年的南京市市长陈之常和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潘国强。
擢升路径:四名常务副市长升任市长
目前江苏13名设区市委书记中,有10人都是由市长就地转任而来。相比之下,市长一职的任命思路更显多元化。
有的属于“地厅换阵”,比如无锡市市长赵建军,2021年7月由江苏省商务厅厅长转任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3月“去代转正”。还有新任南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彤,此前系省人社厅厅长。
有四人都是由设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升任市政府“一把手”。除了上文提及的顾坤,还有今年5月,泰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浩跨市升任宿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宿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明康,同样跨市升任盐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还有王剑锋,2021年7月由徐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就地升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次年3月“去代转正”。
被视作正厅级“候补梯队”之一的设区市市委专职副书记一职,转任市政府主官的案例不算多见。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江苏13个设区市政府主官中,仅泰州市市长万闻华,由连云港市委副书记转任而来。资料显示,万闻华曾任共青团江苏省委书记,后调连云港工作,任市委副书记(正市级),并曾先后兼任过市委组织部部长,海州区委书记。
过往履历:不少有苏南强县主政经历
江苏是东部经济强省,但内部也存在发展相对不均衡的情况,具体表现为“南强北弱”,苏南地区经济实力较苏中、苏北地区更强。
因此,江苏历来有苏南干部“北上”的传统。澎湃新闻注意到,目前江苏各个设区市党政主官中,有不少曾主政过昆山、江阴等苏南强县,苏中、苏北八市的党政主官,一半以上都有苏南工作经历。
比如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和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此前都曾担任昆山市委书记。昆山被誉为国内“最强县级市”,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长期位居国内各类百强县榜单头名。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和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此前都曾担任江阴市委书记,2019年底陈金虎由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赴常州履新,正是王进健“接棒”陈金虎主政江阴。2022年,江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754亿元,经济总量在县域层面仅次于昆山。
另外,泰州市委书记朱立凡和扬州市代市长潘国强,此前都曾任张家港市委书记。张家港是苏州下辖的苏南强县,在各类百强县榜单上常年位居昆山、江阴之后,列第三位。
还有盐城市委书记周斌和淮安市委书记史志军,早年都曾担任常州市武进区委书记。武进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之一,工业底蕴深厚,1995年设县级武进市,2002年撤市设区。2022年,武进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01亿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