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早安·世界|厄尔尼诺加持,全球经历有纪录以来最热10天

澎湃新闻记者 张同泽 综合报道
2023-07-14 08:55
来源:澎湃新闻
快看 >
字号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一名男子在喷泉旁降温。随着全球热浪的蔓延,7月出现了有纪录以来温度最高的10天。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数据,7月3日全球平均气温首次突破17摄氏度,直至本周气温一直位于该水平之上。极端高温凸显出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碳排放不断增加所引发的危险。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加剧了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势将推动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巴基斯坦白沙瓦,年轻人跳进游泳池降温。今年夏天北半球的高温已令数百万人的生命暴露于危险之中。随着气温逼近45摄氏度,各国政府已发出健康警告,鼓励人们远程工作。出于对干旱的担忧,印度据悉考虑禁止部分大米品种的出口。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水族馆里,一只熊狸正在洗冷水澡。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持续的干旱和热浪,极端天气已经影响到西班牙民众,世卫组织在2022年报告说,有4000多人死于热应激。

美国死亡谷温度达49摄氏度

当地时间2023年7月9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当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气温达49℃。死亡谷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热、最干燥的地方之一。  美国国家气象局12日称,全美有超过1.11亿人处于极端高温预警之下。美国国家气象局表示,从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到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居民都接收到了极端高温警告,该警告预计将持续到本月16日。

伊拉克遭遇极端高温天气,畜牧养殖业恐遭重创

当地时间2023年7月8日,伊拉克纳西里耶,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严重破坏,河流和沼泽因高温干旱水位下降。畜牧业是当地人的唯一收入来源,如果极端高温天气持续,民众的日常生计将面临进一步威胁。

环球速览

德国联邦政府公布首个“中国战略”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德国柏林,德国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在德国智库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会议上介绍“中国战略”。当地时间7月13日,德国联邦政府通过首个全面对华战略。战略中提到了与中国所谓“系统性竞争”和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必要性,同时指出,中德也应在经济贸易和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保持合作。德国总理朔尔茨随后重申,德政府无意对华“脱钩”,将继续与中国合作。

泰国总理选举第一轮投票远进党党魁未获多数票,新一轮投票下周进行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泰国曼谷,泰国议会投票选举总理后,泰国远进党党魁兼总理候选人皮塔在议会向媒体发表讲话。皮塔所在的远进党(Move Forward Party)在泰国5月14日的大选中获得第一名。他在国会上下两院联席会议上被提名为总理,但未能获得赢得该职位所需的多数票,预计下周将进行新一轮投票。

俄南部军区副司令遇袭身亡,下榻酒店遭导弹击中

俄南部军区副司令奥列格·措科夫中将(资料图)。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2023年7月12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代表安德烈·古鲁廖夫在“俄罗斯-1”频道的节目“60分钟”里透露,俄南部军区副司令奥列格·措科夫中将在乌克兰南部的别尔江斯克遇袭身亡。

韩国保健医疗工会举行无限期总罢工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韩国首尔,来自韩国保健医疗工会的约2万人聚集在市中心世宗大路一带举行罢工大会,要求政府扩充人力、全面扩大护理看护综合服务、扩大公共医疗服务的范围等。

捷克:民众在吊唁簿上签名,纪念已故作家米兰·昆德拉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捷克布拉格,一名男子在捷克出生的作家米兰·昆德拉的吊唁簿上签名。作家米兰·昆德拉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米兰·昆德拉在共产主义捷克斯洛伐克的异见作品使他成为一名流亡的极权主义讽刺作家。

印度即将发射“月船3号”,或成为第4个实现受控落月的国家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印度安得拉邦,搭载“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的火箭在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等待发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日前宣布,“月船3号”月球探测器将于当地时间7月14日发射。如果此次任务成功,印度将成为继美国、苏联和中国之后,第4个实现受控落月的国家。“月船3号”耗资约7300万美元,是印度第二次尝试进行月面软着陆的探测器。

德国考古人员发掘四枚16世纪古金币

当地时间2023年7月13日,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在前Himmelpforte修道院的考古发现中,发现了农民战争时期的四枚弗洛林金币之一。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古迹和考古保护办公室的项目经理、考古学家菲利克斯·比尔曼说:“这些金币价值不菲,很可能是一个修士在危急时刻藏起来的。”奥古斯丁修道院Himmelpforte在1253年之前由下层贵族Hartesrode家族建立。1516年,马丁·路德(1483-1546)来过这里。在宗教改革期间修道院被废弃后,这些建筑年久失修,后来几乎被完全拆除。

本文图片 新华社 人民视觉  澎湃影像

 

    责任编辑:史训锋
    图片编辑:张同泽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