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孔窑洞,一抹乡愁!你是否还记得它的模样

2023-07-13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庆阳窑洞,黄土高原千年文明与梦想的基因

qingyang yaodong

庆阳窑洞

与人类文明相伴相生的庆阳窑洞,数千年来,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陇东人,而且寄托和成就着人们朴素的生活梦想,形成了久远深厚的精神文化和文明基因。

今天,随着人类文明的极速发展,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进步,窑洞作为居住场所,已逐渐退出现代人的生活场景,走向了历史的记忆,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却已深入了无数代黄土高原人的血脉,永远留存在庆阳人的灵魂深处。

庆阳窑洞属于中国窑洞的陇东窑洞区。因境内的董志塬被誉为“天下黄土第一塬”,是世界上黄土层最厚的地方,为营造窑洞提供了先决条件。

早在夏商时期,周先祖公刘十多代人曾在这里挖窑洞、建村落,教民稼穑,开创了我国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诗经》称“陶复陶穴”。

这种从远古时期延续至今的人类居住建筑形式,因其施工简便、便于自建、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被国际建筑学界誉为中国五大传统民居建筑形式之一。

清道光年间庆阳籍进士惠登甲曾写诗赞扬窑洞的妙处:“远来君子到此庄,休笑土窑无厦房;虽然不是神仙洞,可爱冬暖夏天凉。”

2008年,庆阳市“窑洞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修窑

千百年来,庆阳当地居民利用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势,以一把镢头、一张铁锨、一身苦力为备料,凭借一股愚公移山的毅力就地取材,建成穴居式建筑。

庆阳窑洞在修建时因地制宜,主要有三种形式:崖庄院、半明半暗庄、地坑庄。

修窑的手艺世代相传,成熟的匠人不需要量尺等工具,全靠眼睛和手围着一根绳子转,不出一个月就能修好一孔窑。

窑洞开一门一窗和一高窗,门窗和高窗便于上下空气对流和采光,也可随时关闭保暖。

家园

窑洞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不仅仅是民居的体现,更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家园。

因为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家立业。每当清晨,鸡叫了、狗吠了,庄稼汉们扛起工具到田间劳作;地坑院里,伴随着推门声、泼水声,女人们在灶火旁把风箱扇得“呼啦呼啦”作响,为一家老小忙乎出可口的饭菜。

每到逢年过节,在那火热的炕头上,定会盘坐着一位心灵手巧的老妇人,借着窗外的透亮,绣香包、剪窗花……小小窑洞浓缩着黄土大塬上别样的风情,凝聚着庄户人家一生的喜怒哀乐。

乡愁

炊烟袅袅的窑口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更是游子们挥之不去的乡愁。

窑洞里面有母亲挑灯为家人缝补衣服的身影;有父亲辛劳耕作,忙碌一生的汗水;有孩童们捉迷藏、过家家的欢声笑语;还有热闹的皮影戏、高亢的唢呐声,在这片黄土地上千回百转。

乡村娶亲、农事丰收、耍社火……窑洞里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传承

窑洞是庆阳文化的“根”,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由穴居窑洞派生出来的挖窑技艺、窑洞皮影戏、窑洞生活、窑居装饰、窑洞民俗等文化符号,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一批批旧窑洞在风雨中倒塌,一批批新窑洞又在生活中诞生,庆阳老区人民像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一样,热爱着窑洞,迷恋着窑洞。

如何将历经数年洗礼的窑洞民居文化传承好、发扬好、发展好,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道新课题。

原标题:《一孔窑洞,一抹乡愁!你是否还记得它的模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