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零到一,乃至无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与文化传承发展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求是特聘教授 何欢欢
2023-07-13 12:21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这项长期的基础性国家文化工程,以从零到一的突破助力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力量又赋予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无限可能。

“零”是指浙江大学没有收藏任何清代以前的绘画,却用6000多个日夜走出了从“零”到“一”的关键一步——集万千之巨完成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纂出版。而当“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时,厚重的图书居然魔术般地变成了1700多幅挂在墙上“下真迹一等”的精品画作、“指点江山”的特效灯箱、体验画境的沉浸式空间、等比例3D打印的石窟造像……从杭州西溪校区狭小的库房到雄伟高阔的国家博物馆展厅,一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被激活了,在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中,在时代与思想的解放中,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新面貌。

一个缩影:聚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古代绘画蕴藏着中华文明赓续传承的基因密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种元素。“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收录的12405件(套)藏品中,广博精微的题材、朴素直观的细节、淡妆浓抹的色彩、观照历史的写实、绵长曲折的递藏,无不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

爱国、民本、天人合一等思想主题贯穿历代绘画,展示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我们现在把“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以此纪念屈原的品格和精神,在“虽九死其犹未悔”“吾将上下而求索”等诗句中感受2300多年前的家国情怀和探索精神。与此同时,许多名家圣手倾心于用绘画表达对屈原的敬仰,其中《九歌》尤受青睐,宋人李公麟,元人赵孟頫、钱选、张渥,明人文徵明、陈洪绶,清人罗聘、周璕等等都流传有以《九歌》为题的名画,连续不断地演绎着从上古至近世的自然之情与生命之思。绘画和文字共同构成了理解屈原为世人所尊崇的文化基因与历史脉络。

各朝画家描摹的大量日常器物及其演变细节,可以管窥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以现代人最常用的“椅子”为例:上古时期,人们主要跪坐在席子上,这从直到近代仍保持“正坐”的日本人用古汉语“主席”翻译英文chairman可见一斑,“出席”“入席”等词汇也间接显示了上古时期的正式社交礼仪通常发生在席子上;而《韩熙载夜宴图》的6件靠背椅,《无准师范像》的曲彔,《蚕织图》的长凳,《唐五学士图》的鼓墩等等,画中形式各异的坐具让人误以为从“席地跪坐”到“坐椅子上”是人类文明的共通趋势,殊不知只有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民族才能实现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发展。

在没有相机、视频的年代,绘画起着记录当下的重要作用,丰富多彩的叙事画,见证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所作《步辇图》,细绘唐太宗李世民坐于步辇之上会见吐蕃求亲使臣禄东赞,周围有典礼官、翻译官及宫女等陪同,用幕后场景讲述了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通婚联姻的佳话,歌颂了汉、藏民族友好交往交融的情谊。又如,“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所绘《职贡图》,描画了边疆少数民族进京朝贡的情形,九溪十八洞主、渤海、契丹、吐蕃、西夏等十一支队伍,彰显了中华民族自秦汉以来的“大一统”理念。

在3000多幅释家题材绘画所呈现的“佛教中国化”全景图式中,可以饱览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灵瑞、功德、教化、人文、山水”五大类型佛教呈“宝塔型”层累式发展:敦煌藏经洞和西夏黑水城出土的单尊或成组佛菩萨像,以灵验和祥瑞收摄人心;唐末五代的经变图、供养人画,用儒家传统礼法改造着外来的功德追求;流行于两宋的十王图、罗汉画,融入了大量源自道教和民间习俗的内容造型与器物背景;独领风骚于宋元的文人画,打破宗教的神圣属性,在表现纯粹之美的同时隐逸着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思考;山水画中的塔刹寺阁既是“点景”的范式,也是佛教融入自然与日常的真实写照,天地之大,包容万物。

就传统技法表现来说,一幅佳作要把各种复杂甚至矛盾的物象和美地统一起来,因此绘画本身就意味着和谐,而以“和”为内容的画作就更加明确地昭示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明成化帝朱见深的《一团和气图》,粗看好似一个体态浑圆的笑面弥勒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着冠道士,右为戴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中间的光头和尚臂搭两人肩上,手捻佛珠;以儒释道融和共处的绝妙构思,祈愿国泰民安。再如,南宋梁楷的《寒山拾得图》,用水墨“大写意”泼洒出寒山与拾得形影相依的和合之美,由二位禅僧发展而来的“和合二仙”与“和合文化”则进一步表达了中华民族对和平的至上追求。

一种典范:引领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

真金何惧锤炼,典范出自实践。“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一路走来,并非到处都充满了鲜花与掌声,也有着意想不到的曲折和艰辛,甚至还有来自美术学者的冷语:艺术只认真迹,与其拍回来全部照片,还不如买几张真迹收藏;来自校内同事的不解:浙大不是艺术院校,建成图像数据库又不能新增几个A+学科;来自“吃瓜”群众的诧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凭什么把自家宝贝拿出来给你们拍摄存档?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组17年如一日不畏艰难、全力以赴,完成了编纂出版,参与的专家学者、工作人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唯一不变的是项目组始终不渝的初心。

成为火爆全国的“现象级”展览的国家博物馆“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至今已展出八个多月,尽管前4个月受到疫情影响,参观人数仍已超过了200万,近3个月每日参观人数达1.8万左右。众所周知,国家级博物馆都恪守被称为“博物馆伦理”的国际惯例——所展出的物件必须是真品原件,不得已出现的复制品或仿制品的比例必须尽可能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前从未举办过全部都不是真品原件的艺术展,而打破国际惯例的“盛世修典”展览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更是刷新了国博展览历史的多项纪录。

那么,是什么让国家博物馆敞开了大门?是文化自信。中国古代绘画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诠释者、弘扬者。长久以来,许多国宝级名画历经浩劫,深藏罕现,只有少数专业人士才具备跑遍全国甚至远赴重洋一睹真迹的条件与幸运,即便如此,在暗淡的灯光下、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中而可见寥寥,行程匆匆之余徒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懊恼。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迫切需要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丰富养料。通过数字化手段,不仅可以让最广泛的人民群众欣赏到最多的传世名画,还可以通过还原放大等特殊手段,满足最严苛的研究需求,清晰度“高真迹一等”,解决了“藏用两难”的历史难题。科技进步了,艺术不能固步自封;时代发展了,文化也应与时俱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观展流量则是检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另一个金标准、硬道理。看到国博展厅中来自全球260多家文博机构的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高清打样稿、对照排列的“多胞胎图”、从北宋至晚清的六幅《西园雅集图》、散落四处首次齐聚的石溪《山水四景册》、惟妙惟肖的云冈石窟“文殊问疾”屋形龛、《光影丹青》的沉浸式“踏春”,专家们不再问难、同事们不再疑惑、网友们不再揶揄,展厅内外听到的最多评价是异口同声的“太震撼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经受住了200多万各类观众的零距离亲眼所“鉴”,已然被公认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典范。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以坚定的文化自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出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探索出了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形式,重新定义了艺术与人的关系。

一个试点:探路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建设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新世纪之初,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了六个年头,亲自擘画实施“八八战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的第一阶段项目《宋画全集》是文化领域的重大抓手。

宋代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名家佳作灿若星河,但这些瑰宝距今已有1000年左右的历史,出于保护考虑,相当多的作品已不适宜打开。然而,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编纂出版《宋画全集》的最初想法就是要用现代技术做出精美的出版物做替代物,让更多人能深入、全面、清晰地了解和研究宋画。

2008年7月,项目组赶制出《宋画全集》样书稿,书面向习近平作了汇报,同时呈上序言稿请他审定。习近平审定序言并批示:“《宋画全集》编纂工作开展很好,向你们表示祝贺!望再接再厉,善始善终,完成好这一光荣历史任务。”

为什么编纂出版《宋画全集》能成为一件“光荣历史任务”?

直到多年以后,每个项目组成员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中,才越来越真切地领悟到“光荣历史任务”这六个字的特殊意义与巨大分量!原来,从一开始《宋画全集》就绝不仅仅是出版成精美的当代画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也绝不仅仅是浙大和浙江一省的文化项目,而是关系到历史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建设的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之举。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在文化传承发展这张蓝图上,《宋画全集》是其中一个起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浙江担负赓续历史、再创辉煌的一个先行试点!从2005年到2022年,17年来奇迹般地汇聚起《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皇皇巨制60卷226册,“天方夜谭”变成了“中华传奇”。从画像收集、图书出版再到数字化展览、海外交流,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化建设的前列,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探路。

从零到一,是艺术的创新、科技的革新;从一到无穷,是文化的力量、使命的必然。

 

    责任编辑:黄晓峰
    图片编辑:张颖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