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来论|对当前“全球南方”热的几点思考
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南方”成为国际社会炙手可热的话题和各方竞相拉拢的对象。美欧日领导人频繁到访南方国家,加紧布局“全球南方”。欧洲领导人称需同“全球南方”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慕安会专门设置“南北合作”议程,强调西方要争取“全球南方”。日本2023年版《外交蓝皮书》首次提出深化同“全球南方”合作。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专门邀请巴西、印度、印尼、越南等南方国家参加,推出多项举措诱拉“全球南方”。印度年初举办“全球南方国家之声”线上峰会,宣称“全球南方”时代正在到来,印应代表南方国家“争取共同未来”。笔者认为,针对当前“全球南方”热,需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1日,日本广岛,七国集团峰会最后一天,七国集团领导人以及其他嘉宾国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一起出席。
何为“全球南方”?
在国际政治中,“南方”“北方”的概念可追溯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摆脱殖民统治、走上独立道路的发展中国家开始明确使用“南方”,表明与工业化国家代表的“北方”之间存在系统性不平等。“南南合作”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追求自主发展的重要国际议程。
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浪潮勃兴,“全球南方”概念进入人们视野,相对“全球北方”而言,主要指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西方主导治理体系中处于弱势的国家群体。根据南南合作金融中心的定义,“全球南方”包括77国集团和中国,涵盖广大亚非拉地区。学界往往将关于“第三世界”“发展中世界”的研究均归类为“全球南方”研究。
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深刻演变,“全球南方”日益成为包含多样化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发展水平以及多元化利益诉求的国家群体。但总体而言,“全球南方”依然具有鲜明的非西方、反霸权、谋发展、求正义的共性。“全球南方”国家大多具有悠久的反殖民、反霸权、反干涉的政治诉求和民族情感,反对“全球北方”主导的不公平的国际秩序以及不平衡、不充分的全球化,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首要任务,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全球南方”为何受到热捧?
“全球南方”受到各方追捧,首先和南方国家自身取得的巨大发展进步密不可分。政治上,“全球南方”崛起为国际格局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更加自主自信、联合自强,成为影响人心向背和国际秩序演变的关键变量。外媒评称,全球安全与秩序话语权正在“南移”,“全球南方”影响力上升是2023年国际政治最有意义的趋势之一。经济上,“全球南方”与美西方力量对比升降态势明显。G7成员国GDP占全球比重不断下滑,2022年降至43.67%,创历史新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8年金砖国家GDP占全球GDP比重将达33.6%,G7将降至27.8%;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发展中国家,“全球南方”将成为“新全球化”重要驱动力量。
另一方面,美西方加大对“全球南方”拉拢力度,反映出其维护既有霸权和秩序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在俄乌冲突中,美西方国家竭力争取南方国家挺乌反俄,但多数南方国家持中立态度,在对俄制裁上并不盲从西方,给西方敲响了警钟。许多国际观察人士指出,乌克兰危机凸显国际社会“去西方中心化”趋势,越来越多南方国家对美西方说“不”。法国总统马克龙承认,“全球南方”国家正在迅速对西方失去信心,西方需要重新平衡全球秩序,重新争取各方信任。新形势下,美西方将争取“全球南方”视为秩序竞争成败关键,既加强与“全球南方”合作,又遏制打压、规制同化“全球南方”,维护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G7集团成员国各国国旗。
美西方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意欲何为?
需要警惕的是,在美西方政策精英和学界的语境中,“全球南方”并不包括中国。这反映出美西方将“全球南方”视为大国竞争和地缘博弈战略工具的深层次考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全球南方”视为东西阵营对抗特别是中美博弈的“第三方力量”,构建中国不属于“全球南方”的叙事,质疑否定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实质是为了拉拢更多发展中国家“选边站队”、联手抗华。
为此,美西方国家针对“全球南方”积极做牌打牌。一是打“发展牌”,推出系列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发展倡议,与中国“一带一路”竞争。二是打“援助牌”,抛出增加发展援助诱饵,在绿色、粮食、能源等领域加强合作并兑现援助承诺。三是打“产供链牌”,将南方国家作为产供链“去中国化”替代选项,通过产供链的重新布局,以“减少依赖”为名推进与中国“脱钩断链”。四是打“债务牌”,利用部分南方国家债务困境,强调解决债务问题紧迫性,推动债务问题“武器化”,削弱中国影响力。
“全球南方”对美西方拉拢是否买账?
应当看到,多数“全球南方”国家对美西方刻意拉拢保持戒备,不会甘做其博弈棋子,能立足本国利益坚持独立自主,拒绝“选边站队”,拒绝加入“新冷战”。
政治理念上,美西方与“全球南方”志不同道不合。对广大“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多数曾深受殖民统治压迫和冷战对抗威胁,对曾经有着殖民历史的西方国家抱有天然警惕和怀疑,对其干涉他国内政的恶劣记录、在人权主权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对战后国际秩序“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嘴脸有着清醒认识。许多南方国家不结盟思想根深蒂固,主张积极中立的“新不结盟”立场,坚持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追求多极化世界秩序,反对“民主对抗威权”的“价值观外交”,反对单极或集体霸权。G7峰会期间,巴西总统卢拉明确反对阵营对抗,主张打破排他性联盟和虚假的“文明冲突”逻辑,追求尊重差异的合作,维护基于国际法和多边主义的国际秩序。印尼总统佐科表示世界需要的不是两极分化而是团结合作。越南总理范明政称越南不会选边站,只会选择正义与公平。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2日,日本广岛,巴西总统卢拉出席七国集团峰会后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
现实利益上,“全球南方”急难愁盼的是发展,但美西方无意也无力真正解决其根本诉求。南方国家对美西方为后发国家制造发展壁垒,“口惠而实不至”“画饼充饥”心知肚明。据报道,慈善机构乐施会估计,G7国家欠南方国家约13万亿美元未兑现的发展援助和应对气候变化支持。该组织批评称,G7国家不仅没兑现援助承诺,反而要求南方国家2028年前每天偿还2.32亿美元债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不仅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南南合作框架下资金援助最多、派出专家最多、开展项目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还是G20“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中缓债金额最多的国家。外媒评称,中国对南方国家注资多于所有西方国家总和,美期待的遏华全球同盟并不存在。
针对“全球南方”战略博弈中国如何破局?
中国同南方国家合作具有政策、理念和情感优势,是“全球南方”当之无愧“领头羊”。中国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破除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促进了“全球南方”的觉醒。“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持续落地生根。中国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促成沙特伊朗复交,赢得南方国家高度赞誉。
中国应着眼国际秩序塑造和大国战略博弈,拉紧南方国家天然“同盟军”,抢抓“全球南方”话语权和主导权。一是打造中国版“全球南方”叙事,占据道义制高点。正本清源,强调“全球南方”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大家庭,坚决捍卫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高举团结合作旗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打造和平共处、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南方伙伴关系。二是加大全球发展资源投入,强化中国在南南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多边层面,用好“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推动国际议程重新聚焦发展和减贫议题,敦促北方国家切实承担责任,继续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双边层面,抓住发展和民生是南方国家重点关切,统筹资源向粮食、能源、卫生等领域投放,拓展合作新亮点,促进产供链深度融合。三是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全球南方”联合自强势头。持续推进金砖、上合“扩员”进程,加强与东盟、非盟、海合会等区域组织合作,在联合国、G20等多边框架下加强沟通协调,不断增强南方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以南方共识反击美西方阵营对抗与零和博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